小小紅柿撬動村莊發展,東爐亮出“柿子風貌”景觀帶

鶴盛鎮東爐村在村兩委的帶領下,利用村中農產品紅柿做文章,帶動村民增收的同時,也為村莊的今後發展提供了堅強的保障,如今東爐村依託柿子打響村莊名氣,不斷提升村莊亮點,破蛹成蝶,書寫東爐鄉村振興的美麗藍圖。

小小紅柿撬動村莊發展,東爐亮出“柿子風貌”景觀帶


小小紅柿撬動村莊發展,東爐亮出“柿子風貌”景觀帶


小資本帶來大效應

東爐村地處偏遠山區,從山腳到村口有五公里遠,村中交通不便,青壯年大多在外務工,使得村裡都是一些留守老人和小孩,成為集體經濟不發達、村民低收入的貧困小村莊。

“以前村民會把成熟的柿子全摘下來售賣,但由於運費高,銷售價格低,使得賺來的錢基本上無盈利。”村委會主任周紅宵說,2016年,村黨支部成員周丐和個人出錢2000元,買了村集體所有的1千多棵柿子的銷售權,周丐和不採摘柿子,將柿子留在樹上供遊客觀賞,供攝影愛好者拍攝,沒想到此舉產生了大效應。


小小紅柿撬動村莊發展,東爐亮出“柿子風貌”景觀帶


“去年9月至11月柿子成熟,從買柿子變為“賞柿子”後,來這裡看柿子的人很多,不僅僅有溫州地區的人,還有來自杭州、寧波、台州等地的遊客,雙休日人均流量高達二百多人,大多數都是帶著小孩來拍照合影。”周紅宵說。

遊客們在拍攝合影之餘,還會購買番薯棗、雞蛋、芋頭等本地的農副產品。通過售賣農副產品,村民集體經濟收入也有所增多,整個柿子成熟週期,帶動農產品銷售金額達10多萬元,實現了集體經濟從無到有的突破,大大增強村兩委利用柿子帶動村莊發展道路的信心。

周紅宵說,如今的東爐村成了一個“網紅”打卡地。眼下,柿子還在逐漸成熟,就已經有許多遊客趁著週末來這裡觀賞。未來東爐村還會打造柿子攝影基地,打響紅柿品牌。

不斷提升村莊亮點


小小紅柿撬動村莊發展,東爐亮出“柿子風貌”景觀帶


“村暗桑枝合,林紅柿子繁。”從東爐村村口向下望,能夠看到一株株柿子樹錯落有致地立在田地裡,枝頭上掛滿如拳頭般大小的紅柿子,吸引了許多遊客來一睹芳容。但由於田間地頭路難走,配套基礎設施單一,服務能力薄弱,遊客能夠體驗的項目少,成為制約東爐村發展的短板。該村發展起步晚,配套設施還在慢慢完善。

據悉,該村鄉村振興提升改造工程規劃投資392萬,將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包括精緻門頭、廣場、百姓舞臺和景觀帶等項目。村口設置以柿子為主題的小品廣告,宣傳柿子文化;建造街頭散講廣場,放置石桌供村民閒談與娛樂;設置百姓舞臺,為村民搭建舞臺欣賞表演,豐富業餘生活;修繕公廁、健身設備、長廊座椅等設施,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質。


小小紅柿撬動村莊發展,東爐亮出“柿子風貌”景觀帶


同時,為了方便遊客欣賞柿子林,東爐村特意規劃了一條景觀帶,景觀帶長500米,將村頭與村尾連接,地面鋪設鵝卵石、花崗石,路兩旁將建造綠化帶,種植香樟、金桂、紫玉蘭、石榴等花木;沿公路內側進行山體整治,新建石牆並繪製與柿子相關的藝術作品。將來走在景觀帶上,可以將東爐村的“柿子風貌”一覽無遺。


小小紅柿撬動村莊發展,東爐亮出“柿子風貌”景觀帶


記者 吳南傑 李伊曼 汪學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