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开启一个全新品牌,从哪里出发,又在哪里落脚

在中国开启一个全新品牌,从哪里出发,又在哪里落脚

在中国开启一个全新品牌,从哪里出发,又在哪里落脚

Common Gender 首店 8 月于北京开幕。这是一个以音乐为轴心、从经典出发的商业男装品牌,由已成功运营 MO&Co.、Edition 等品牌的中国本土时尚集团 EPO 创立。除了以音乐现场代替秀场外,在 Common Gender 的声明中,还分别出现了社群策略、品牌出版、线上电台、超越季节框架的发布方式等信息点。

再走近 Common Gender,我们选择一种更加私人的方式 —— 不必一上来就谈论「在 2018 年的中国,打造一个男装品牌究竟意味着什么?」于 EPO 集团创始人、创意总监 Jenny Kim 与 Xander Zhou 二人而言,他们更愿意将 Common Gender 首先视作个人创意生涯的自然结果,以及十余年友谊后的一个奇妙交叉点:「到了今天,做品牌、做设计不再必然意味着我是有具体的不满、明确的动机,也不想对着报表数据去做产品。现在,我们需要的是一些更加真实的东西,在当下和过去时态中去梳理出一种自然的状态。其实回归到衣服本身来讲,它紧贴身体,通过不用力的设计找到舒适感和功能感是很重要的。」Jenny 说。从名字的争端、设计的直觉一点点展开,本期「交锋」于细碎之处讲起,还原 Common Gender 作为一个品牌、一个事件、一个立场的前后线索。

在中国开启一个全新品牌,从哪里出发,又在哪里落脚

2004 年,Jenny Kim 于广州成立 EPO 集团下首个品牌 MO&Co.。今天,EPO 集团已打造包括 MO&Co.、Edition、little MO&Co.、REC、Common Gender 在内的立体化全品类品牌矩阵

Jenny Kim:其实,在为品牌命名的阶段我们就有过一些争论。可能也是因为先后打造过几个品牌,我对名字这件事没有那么在意。我们在男装、男孩、着装的身份认同和表达诉求上做文章,想去做一个真实、直接、自由的当代男性衣橱,「Common Gender」这名字好像就成了一个很自然的选择。

Xander Zhou:但我所处的文化场景给我一个潜意识的信息,「Gender」(性别)这个词是敏感的、流行的,所以我一开始有点介意。Jenny 很多时候就扮演着一个给我松绑的角色。在我自己的品牌,我天马行空地去建构未来;在合作中,我们可以碰撞出一些更真实的场景,去用形象和人群与生活达成共识,而我作为男生的穿着经验也加入到对设计的考虑中来。

Jenny Kim:我觉得很大程度上独立设计师是有「人设」的,这不是一个消极的说法,比如,你于你的观点、你的文化态度来说都是有代表性意义的,也是一个标签。但包括 Common Gender 在内,EPO 的品牌与背后那个我究竟是谁并没有关系,因此我们就有空间去表达更多东西。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做这个牌子,倒不是因为我对中国男性着装「看不下去了」,也不是因为商业的考量做出的决定,更没有为这件事情赋予多么大的意义 —— 其实我决定去做一件事通常很随意,没有那么具体的「动机」。

Xander Zhou:这种「动机」也是很多设计师、媒体、消费者也愿意去抓取、去迎合的,所以到处都是夸张的、省事的标语和包装。我有点受够了充斥着多余表达、多余设计的氛围,当然,商业品牌做的那些「先锋」伪装也是多余的一种。所以,我很早就和 Jenny 说,不如我们做一个「不创造」的品牌 —— 不「创造」不存在的东西,这是我们的概念。

在中国开启一个全新品牌,从哪里出发,又在哪里落脚

对于 Xander Zhou 来说,他的同名品牌绝不仅仅关于时装。内容上,他讨论东方与文化印象、科幻与技术焦虑、想象与自我认同;形式上,他从内容核心延展出的合作产品、跨界派对等也向来致力于挑战所谓的品牌边界。这样的好奇心及其驱使下的尝试为各类创意合作中的丰富可能性奠定了基础

Jenny Kim:我觉得「不『创造』不存在的东西」根本不是一个概念,它就是一个态度,一个立场。年代对我来说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也是一代代人主观的集体记忆,「经典」作为载体同时记录着这种客观与主观,构成了它的丰富意义。每个年代都有它自己的内容和独特性,让每个人得以在其中追求内心的感应和共鸣 —— 经典一直是我做设计很重要的切入点。

Xander Zhou:比如说,准备第一个系列时,Common Gender 的设计团队就在全世界各种 Vintage 中古店和 achieves 里面找灵感、看版型,看到的都是男生衣橱里很经典的、曾经流行过但被人遗忘的单品、材质、廓形,我们用现在的感受和现在觉得合适的材料、印花再去重组、重造、复刻。尊重经典的位置就是「尊重存在」的一种体现,比猛力「创作」更重要、更真实。在看版会上,我会想到一些生活中具体的朋友:「这个外套挺怎么怎么怎么的。」「谁谁谁去音乐节也会这么穿。」这种方向让我感觉很「对」,与刻意的设计感无关,而是一种可靠的直觉。我觉得很有趣的是,我自己的品牌和 Common Gender 像是两个极端,极度创造,极度「不创造」,我讨厌「中间」。

Jenny Kim:最后都是关于这种直觉,直觉开始在我们做设计时、我们讨论时变得很重要,而不是美或者不美、好或者不好。

Common Gender 2018 秋冬系列从「摇滚音乐」出发,为「摇滚」从风格记号、明星单品的惯性维度中松绑,关注其对主流形态的反叛、对时代面貌的拥抱,借此,也将「Common」所指向的时代共鸣、自由多元表现出来

Xander Zhou:包括我们为品牌做刊物、做派对、做很多其他尝试,我们去反思一年两季的节奏……之所以要创新,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我会感觉到原先的规则不符合、不满足我对时装的想象和表达了,这就是很私人、很自然的感受。我个人品牌处于「未来时态」,Common Gender 则处于「经典与当下」时态,这两者之间没有什么是真实和必然的,也不存在虚拟,所谓的真实就是当前状态下你对这个事物、这个东西的认知极限。

Jenny Kim:所以真实就是一种状态。到今天,工作中最让我兴奋的还是去触摸真东西,毕竟自衣服诞生之初,它的基础功能,它的存在意义,它与身体的关系从来没有巨变过,而概念、形象都是这个层次之外形而上的东西。我想呈现那种不被压迫、不被过度定义的真实状态,就总是要回到面料、回到设计去确认这一点。但有些时候我又感觉到自己对很多正在发生的或者未来的事情不那么好奇了,Xander 填补了我好奇心的一面,他像是让我对很多新东西还保有好奇心的管道。一起工作只是一小部分,我们平常喝酒之后会有很多漫无目的的对话甚至争吵,这些最后带来了很多有趣的想法。

在中国开启一个全新品牌,从哪里出发,又在哪里落脚

相识以来,Xander Zhou 与 EPO 集团之间的合作跨越了多个品牌、项目的秀场造型、广告创意、推广策划等等,而其中多数,二人今天在对话中回忆,正是来自酒后闲聊时的灵感交换

Jenny Kim:哈哈,我更在意真实的人和真实的生活,比如像这一刻,喝酒,闲聊,be present。

未经tstyle.com.cn授权,任何单位、媒体、网站及个人均不得转载、摘编或者采取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已获得授权的内容,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对我方合法权益造成侵害的,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转载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