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彝族民族文化藝術的“珍珠”搬上舞臺

把彝族民族文化藝術的“珍珠”搬上舞臺

阿烏獨奏《哀牢情思》 何新聞 攝

11月2日至3日,雲南楚雄彝族經典音樂舞蹈服飾展演《彝鄉之戀》作為2018少數民族地區藝術院團晉京展演項目之一登陸北京民族劇院,這同時也是2018七彩雲南民族賽裝文化節系列活動、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建州60週年北京成就展系列活動的收官之作。

楚雄州民族藝術劇院在《彝鄉之戀》裡帶來了原汁原味的彝族民歌、民舞、民樂。整場演出在樂舞《虎之舞》中拉開帷幕,分為“彝家火塘”“彝山戀曲”“彝鄉歡歌”三章,三絃演奏《火塘》 、阿烏獨奏《哀牢情思》 、四弦齊奏《彝家樂》 、舞蹈《火把》 ,以及彝族民歌《放羊調》 《阿色調》 《梅葛討奶調》 ,彝族服飾歌舞《中國彝鄉》 、民俗樂舞《娶新娘》 、彝族歌舞樂《歡樂的節日》等先後亮相。

豐富的節目內容,展現了彝族人民生動的生活場景、獨特的民族風情和優秀的民族文化。首都觀眾也在這場演出中認識了三絃、四弦、阿烏、小二胡等民族樂器,欣賞了彝族的左腳調、酒歌、三跺腳、老人舞等具有民族風情的歌舞,以及有著“指尖上的藝術、心靈上的花朵”美譽的楚雄彝繡服飾。

“ 《彝鄉之戀》把一顆顆遺落在千里彝山的民族文化藝術的‘珍珠’搬上舞臺,讓首都觀眾品味彝族歌舞、欣賞精美彝繡、感受彝風彝韻,引領大家走進多姿多彩的‘七彩雲南’ ,領略‘中國彝鄉·滇中翡翠·紅火楚雄’的無限魅力。 ”楚雄州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曉梅表示,楚雄州成立60年來,沐浴著黨的民族政策的陽光雨露,各族人民開拓進取、奮發圖強,在改革開放進程中砥礪前行,實現了由落後走向進步,由貧窮走向富裕,由封閉半封閉走向全面開放、闊步邁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

為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和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建州60週年,中央民族歌舞團在今年4月走進楚雄彝鄉,歷時12天,送上了11場慰問演出。中央民族歌舞團黨委書記黃耀萍介紹,“演出團每到一地,當地群眾都身著盛裝來觀看演出,在節目開演之前載歌載舞,讓藝術家們深受感動,也讓他們真正感受到了藝術來自於人民,紮根基層、紮根人民,才是藝術創作的源泉” 。她表示,此次《彝鄉之戀》的演出只是一個開始,未來還將進一步加強和楚雄以及雲南的聯繫,將各民族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呈現在首都舞臺。

據悉,為了弘揚和發展我國少數民族的優秀歌舞藝術,提高民族地區藝術院團和歌舞藝術傳承人的演藝水平,讓首都觀眾更深入地瞭解我國各民族優秀的文化藝術作品,增強各民族之間的交流、瞭解與文化認同,由國家民委主辦,中央民族歌舞團承辦的“少數民族地區藝術院團晉京展演項目”於2015年啟動,每年會在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徵集10臺優秀節目晉京展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