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至今重大刑事案25」:福建“3.29”特大绑架案始末

“一颗火热的心深藏于冷峻的外表,挟带着一柄扬善惩恶的利剑,奔走在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上。”

——题记

「八十年代至今重大刑事案25」:福建“3.29”特大绑架案始末

2006年4月28日,中共福建省闽清县委、县政府在台山假日酒店隆重召开大会,表彰福建省闽清县公安局成功侦破“3.29”特大绑架案的有功人员,并颁发奖金。受害者家属张先生在大会上向解救其子的闽清县公安局全体民警致谢,并送上“救命恩人,终身难忘”的感谢牌匾。他说:“钱可以再赚,生命却只有一次,儿子只有一个,是警察把我儿子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会上掌声不断。

「八十年代至今重大刑事案25」:福建“3.29”特大绑架案始末

时间回到3月30日晚11时许。张先生心疼地看着一脸憔悴、满身疲惫的儿子大口大口地吃着民警特意准备的苹果和“太平蛋”,喜极而泣,回想之前恶梦般的二十四小时,只有悲伤、恐慌与煎熬……

儿子被绑,一个不眠夜

张先生是个生意人,独子张亮,20出头,长着一幅清秀的脸庞,是个听话老实的孩子,正在为高考全力冲刺。为了孩子的学业,张先生在城关租了套房子,还雇了位保姆,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不幸的是,临近高考只有两个月,却要经历一场生死浩劫。3月29日晚9时20分左右,张亮同往常一样晚自习结束后,沿街步行回到租住处,在租住处旁边的一条阴暗小巷里,突然窜出三名陌生男子将其强行拖上一辆黑色桑塔纳轿车。“你们干什么,救命啊!”夜幕下,求救已经苍白无力,小轿车绝尘而去……

29日晚10时13分,在福州办事的张先生手机响了,13*********,是儿子。刚一接通,电话里传来一陌生男子恶狠狠的声音:“听着,我们绑了你儿子,赶快准备100万元来赎人,报案必杀!没钱必杀!明天中午12时再打电话给你!”晴天霹雳,张先生顿时手足无措,一时也不敢报警,急忙打电话给亲朋好友。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再三咨询与斟酌,当晚11时11分拨打110报了案。

等待中,警方在行动

接报后,福建省闽清县公安局迅速向县委、县政府及市局领导报告案发情况。当晚,闽清县公安局刘伟光局长和分管刑侦的林心淦副局长按照大案侦破机制,迅速启动相关预案,召集刑侦大队全体民警,着便衣、携便装集中县局会议室,成立了专案组,设立了指挥部。为确保人质的绝对安全,一切侦控工作都在“内紧外松”的秘密情况下进行。一是立即秘密约见人质家属。专案组将从福州赶回的张先生秘密接到公安局,详细了解情况。通过家庭背景和社会矛盾关系的分析,初步排除报复性作案动机,初步确定绑架人质应是为了勒索钱财;同时根据绑匪对受害人及其全家活动情况比较熟悉,判定熟人或预谋作案可能性较大。二是立即秘密排查关系人。主要从张先生及其家属的社会关系入手,对其提供的人员逐一排查,从中挖掘可疑线索;同时,考虑到“高危人群”作案的可能性,连夜对城区及人质家乡池园等重点乡镇展开秘密清查,围绕刑嫌可疑人员、吸毒人员及外来人口进行大量的摸排,扩大侦查视野,收集各类信息。三是立即设计与绑匪通话方案。针对绑匪以电话为联系方式,专案组连夜迅速设计多套与绑匪周旋的通话应答方案,从中分析、甄别人质状况、绑匪生活的地域、年龄和文化素质等,同时以尽可能拖延时间,赢得战机。

此外,还要稳定受害人家属的情绪,避免受害人家属过于紧张,泄露报警信息,危及人质生命安全。四是立即开展技术等多方面的侦控工作。30日一早,通过市局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专案组对受害人所有亲属及其主要社会关系进行多方联络布控,确保实时掌握绑匪和家属的联络信息,从中跟踪分析掌握作案成员数量及活动地点,为侦控措施提供依据。同时为确保工作绝对保密及当事人的安全,专案组在某酒店租用了两个房间,用于当事人的生活起居及侦查民警的实时联络掌握情况。

张先生在恐慌中等待着。

30日11时45分,一个无声的电话。

“我孩子没事吧……是不是真的没事……你们要守信……”在被多次催问人质安全状况后,对方一声不吭挂断电话,显然这是一次试探。

12时35分,电话再次响起。

“100万元钱备齐了没有?”

“我这边已经在凑,你看这么短的时间一下子拿100万元现金确实困难,也没有这么多,我现在大概凑了近60万,你看能不能就60万……”。张先生按照警方的安排,以赎金太高,一时难以筹齐等理由与绑匪“讨价还价”,巧妙周旋,拖延时间;用闽清地方话和普通话交替与绑匪通话,来圈定绑匪的地域身份;并让绑匪相信其没有向警方报案,正在多方筹钱,使人质的安全得到保证,同时为排查布控解救人质和案件侦破赢得宝贵时间。最最重要的是听到了人质的声音,确定人质仍然存活。

通过这次通话,专案组判定:人质短时间内当无大碍,绑匪的确要钱,其中肯定有熟悉受害人家属情况的闽清当地人,而且从犯罪分工看成员至少3人以上。同时,通过进一步大量的调查情报数据分析,基本确定了绑匪有5人及基本身份,主要活动在塔庄、白中、白樟、坂东、省璜等地,人质被确定在坂东与塔庄交界一带的山上。刘伟光局长针对绑匪在多个乡镇移动情况,从30日下午4点开始,命令云龙、白樟、金沙、白中、池园、塔庄、坂东、省璜等派出所全警着便装,租用民用车辆,随时待命出击。

4个接头点绕行一百五十公里,心力交瘁

13时22分,张先生接到绑匪电话:“带上60万元现金,到省立医院四楼走廊交接,开你的奥迪车,一个人来!” 专案组迅速做出安排,由林心淦副局长扮成司机与张先生一同前往,另外两部车秘密跟踪。可恶的是,狡猾的歹徒暗中窥探,无论张先生如何解释,绑匪仍是威逼其只有独自前往才有活路。林副局长被迫无奈中途下车。

省立医院四楼走廊,没有人影,没有音信。张先生又一次感到撕心的痛苦,在他看来,只有尽快的交易,才可以尽快的见到儿子。

16时05分,手机又响了:“改在火车站碰头。”话音刚落就收线了。

火车站广场,仍是无声无息。张先生心力交瘁。

显然这是一群阴险、狡诈、狠毒的歹徒,而且犯罪分子早有预谋,计划周密,分工非常明确,具有很强的反侦查能力,特别善于通过变换通话和接头场所迷惑警方,快速运行,层层制造侦查障碍,警方不论是侦查还是追踪都十分困难。案件侦破举步维艰。

此时,张先生收到一条短信:20时到闽清白樟镇白洋村边路段接头。

「八十年代至今重大刑事案25」:福建“3.29”特大绑架案始末

接头点从福州火车站突然转回闽清白樟,而且用短信方式联络,刘伟光局长断定这回绑匪将不再变挂,因此根据绑匪的活动路线迅速调整措施,决定一旦天黑,一方面将警力重点秘密部署可能关押人质的山头附近,做好搜山出击的一切准备;一方面命令云龙、金沙、白中等派出所在绑匪可能途经的路线设立密哨,严密布控,追寻犯罪行踪。同时安排部分警力秘密监控已确定的绑匪住处。

死亡线上警察把我儿子拉了回来

经过张先生与绑匪几番周旋,时间带着一张逐渐铺开的法网和疲惫焦躁的绑匪一起太快进入30日晚。看来这一夜注定要黑暗一些,注定要有一场生死较量。

30日晚8时许,绑匪最后同意赎金60万元。

专案指挥部分析,钱一放出,必定会加快绑匪行动步伐,将导致三种后果:一是“盗亦有盗”,讲“江湖规矩”,绑匪收到钱后立即放人,这是大家所企盼的,也是侦破绑架案的一般“常规动作”;二是绑匪收到钱后,既不放人也不撕票,而是继续绑人质再索钱;三是绑匪穷凶极恶,收到钱后决定撕票。于是决定做好最坏打算,一旦出现第三种情况,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果断出击,采取要道堵截密捕、冲击绑匪住所和大兵团搜山等措施,并迅速对沿线的警力作紧急部署和调整,特别是将事先从市局紧急调来的警犬和县局机关的后备警力全部增援到人质可能所在的重点山脚,随时出击的准备工作基本成熟。

在人质家属的要求下,30日晚9时30分,张先生带着60万元赎金驱车到达了绑匪指定的白樟镇白洋村某路段,并按绑匪的要求将赎金从车窗外抛出。两名骑摩托车的绑匪取走钱后驾车往坂东方向逃离。考虑到附近还有其他绑匪在暗处望风,防止打草惊蛇,专案组用一辆不起眼的民用车循线跟踪观察。

放出赎金20分钟后,情报获悉绑匪拿到钱后准备挖坑活埋人质以杀人灭口,而且有迹象表明,几名绑匪正在往坂东靠近塔庄的一座山汇合。

「八十年代至今重大刑事案25」:福建“3.29”特大绑架案始末

最令人担心的情况发生了,专案指挥部和市局相关协作单位的气氛倾刻间凝固了,参战民警的心在承受一分一秒的煎熬。剑在弦上,不得不发。刘伟光局长沉重地感觉到案侦工作进入了分秒必争的时候。他说:“我们现在是无路可退,时间上不允许再有丝毫拖延,要主动出击,赢得生机!”随即按照既定的实施方案,果断下达指令:一路线上堵截追踪,在偏僻处秘密抓捕取款绑匪,切断与山头看守人质绑匪和其余人的联系,造成私吞赎金的假象,促使绑匪产生内讧或造成山上看守绑匪的迟疑,减少对人质安全的威胁;一路对已知绑匪的住处及可能所在的处所进行密控,见一人,密捕一人,全面封锁消息;一路立即向可能藏匿人质的山头组织大规模的突击搜山。同时,在最重要的关头,打心理战,威逼犯罪分子,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30日晚10时许,携款绑匪一路沿着塔庄镇黎家村方向驾车疾驰,获悉情况通报的林心淦副局长一马当先,带领堵截组民警抢在犯罪分子前5分钟在通往黎家村的山路上设点拦截,就在这时,忽见一辆摩托车截着两个幽灵般的人影向前驶来,民警大吼一声,犯罪分子刹时现出原形,一人当场被林副局长等民警压倒在地,束手就擒;另一名犯罪分子,被逼跳下路边60米高路崖,遗弃水迹淋淋的衣服、鞋子和手机,带伤落荒而逃。经突击审讯,当场抓获的绑匪叫黄道钦(男,27岁,坂东镇洪安村人),同时缴获用编织袋包装的60万元赎金,并在最快时间内获取人质所处的精确位置,从而为人质安全解救和全案突破撕开了关键性的口子。

在获知人质所在的具体山头地点后,专案指挥部通过特别手段切断了取款绑匪与山头看守者的联系,同时考虑到夜深路不熟,指挥部命令堵截组带案犯直奔人质所在山头指认,邻近的搜山突击组、警犬队迅速合围,近百名民警开展大规模地搜山营救工作。经过40分钟,当晚10时30分,终于在坂东镇洪安村一山顶的墓地旁发现现手脚被捆、双眼被蒙的人质,将其安全解救。

“爸爸,我获救了!一切都很好!”。大伙如释重负。

县公安局大门口,张亮热烈地拥抱着刘局长,感恩之心无以言表。

……

猎匪在继续

人质虽然安全获救,但还有4名可能狗急跳墙的绑匪未抓获,这对人质、对社会都是极大的威胁。为此,专案组对人质一家安全保护工作进行了专门安排,落实民警暗中保护。同时为抓住战机,乘胜追击,刘局长紧急调集武警闽清大队和雄江、下祝、桔林、东桥所民警增援一线,连续36小时,在316国道闽清收费站、云龙高速公路收费站、金沙高速公路收费站等八个通往县外的路口设卡,对出口的每一辆车和每一个可疑人员进行严格盘查。

「八十年代至今重大刑事案25」:福建“3.29”特大绑架案始末

专案组发动各方面力量,大面积、大范围地开展搜捕行动,营造大兵压境的声势。3月31日中午1时30分,在县委政法委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刘局长在坂东镇政府会议室召集9个乡镇分管领导紧急布控和协查会议,发动乡镇群众监控、举报,围捕漏网绑匪。同时,由刑侦大队组成主力搜捕力量,对逃跑绑匪所有可能的处所和落脚点进行拉网式搜捕,让漏网绑匪无藏身之地;同时发动老干部、老局长开展漏网绑匪家属的思想教育工作,敦促自首。在强大的声势下,4月5日下午,疲于奔命走投无路的绑匪黄后桂(男,30岁,坂东镇洪安村人)投案自首。

在县内如火如荼的开展搜捕漏网绑匪行动的同时,秘密战线的工作一刻没有停止。当从塔庄镇黎家村山路上跳崖潜逃的刘功健(男,29岁,坂东镇洪安村人)在马尾一出现,即获得情报,由刑侦大队长林宗颖带队的抓捕组,在马尾警方的协助下,于4月12日晚在马尾某出租房将刘功健抓获。

案件告破。查明黄道钦等5名绑匪从侧面得知人质父亲企业发达,家庭富裕且有一子在闽清一中读书好下手,便决定绑架勒索。3月29晚,刘功棉(男,29岁,坂东镇洪安村人,在逃)潜伏在闽清一中校门口附近,等张亮晚自习下课走出校门后,就保持一定期距离跟踪,并用手机联络预伏在张亮住处旁的同伙。21时20分左右,张亮被郑作松(男,27岁,白樟镇池埔村人,在逃)、黄道钦、黄后桂强行推上停在马路边的黑色桑塔纳小轿车,被用事先准备的猴帽蒙住双眼,刘功健等人驾车前往坂东镇。途中,郑作松用张亮的手机打电话给张先生,索要100万元。当晚,刘功健等人就将张亮绑到坂东镇洪安寨头顶山上看押。次日,由刘功健、郑作松、黄道钦三人在福州先后变换数个交接点,最后在白樟镇白洋村路段,由郑作松在附近望风,黄道钦和刘功健取到60万元钱。在与黄道钦和刘功健无法取得联系后,负责看管的黄后桂和刘功棉看见一时间突然从山下奔出大批警察和警犬,撇下人质仓皇逃窜。目前,刘功棉和郑作松正在警方的全力追捕中。

「八十年代至今重大刑事案25」:福建“3.29”特大绑架案始末

从家属报案、绑匪要钱、放出赎金、下令密捕到绑匪落网、人质获救、搜捕漏犯等9个时段已经成为过去,要说长也不太长,但因为有了“3.29”这个代号,让这段时间成为闽清公安民警太多太重的记忆,体会了时间中那一分一秒的重量!

感悟情怀

“3.29”绑架案在短时间内告破,警方以最快的速度安全解救出了人质,一分不少地追回赎金,回想起来,那生命之花依旧灿烂,是多少火热情怀的托举。案件的成功侦破——

靠的是领导的重视,市、县的联手。案发后,各级领导高度关注。省公安厅陈由诚厅长、王小洪副厅长和市委常委、福州市公安局长王鑫先后作出批示,要求迅速侦破此案,全力解救人质。县委书记池宁、政法委唐为民书记亲临专案组指挥部,听取案件侦查的进展和详况,给参战民警鼓励打气。池宁书记还特别了解破案过程中需要解决的装备问题,当即拍板解决。市局陈仪副局长率技侦支队、刑侦支队精干的警力和最好装备在3月30日中午2点前紧急驰援县局,全力组织和指导侦破工作。在人质获救,主要案犯抓获的36个小时里,县局刘伟光局长始终靠前一线指挥,分管的林心淦副局长、张兆青副局长、张朝晖书记等其他局领导分工负责,各尽其职,福州市局近50名民警、闽清县局100多位民警,共150多位民警参战,全力侦破。在坂东镇召开的九个乡镇协查漏网绑匪会议上,政法委唐为民书记代表县委专门到会强调工作纪律。人质获救后,县委、县政府专门发来贺信。这些都为破获全案提供了坚强保证。

靠的是专案指挥部的智谋决断。一是始终坚持把人质安全放在第一位,指挥部每下一棋都时时刻刻考虑人质的安危。刘伟光局长始终强调,凡是有利人质安全的无条件去做,凡是不利人质安全的决不做。二是反应敏捷,科学研判,决策果断。由于在绑架案件中,随时存在着案犯撕票的可能,使绑架案件侦破的时间要求远远高于其它刑事案件。专案组掌握情况渠道开辟的快、收集的快,情况研判快,问题分析准,为整个案件的迅速高效展开奠定了基础。三是始终盯紧绑匪的心理走,尽可能地捕捉绑匪对人质处理的团伙心理和每个个体心态,分析绑匪可能撕票的方式,这为突击赢得时间差。四是始终跟紧绑匪行踪走,而不被暴露。从圈定犯罪分子出没地带及人质所在位置开始,指挥部就随形就势,跟紧嫌疑人的行踪,部署设置的伏击圈,横跨十多个乡镇,临时定位20余个卡点,直至最终在塔庄镇黎家村设卡抓获取款者黄道钦。五是紧要关头一定要抢在犯罪前面走。指挥部在获知犯罪分子拿到钱正欲撕票的情报后,果断决策,靠着事先每一阶段准确的分析研判,迅速采取循线定点堵截抓捕打头断线、山头突击搜捕、住点密搜以及威逼犯罪心理等四大手段,为抢救人质赢得了先机。

靠的是民警良好的侦查专业素养和敏感性。专案组指挥部成立后,接连做出秘密约见人质家属了解案发和社会关系情况,深入分析刻划犯罪意图、成员构成、活动路线和心理特征,制定与绑匪通话方案,秘密地点训练人质家属与绑匪对话要领,假扮人质家属司机,一梯队秘密进驻重点部位,二梯队沿线派出所全警待命,三梯队县局机关警力整装待发,技术监控,实施密捕,就地预审,大兵团搜山,36小时设卡堵截,发动各方力量搜捕等一系列侦察措施,一气呵成,没有一刻懈怠和停顿,没有一点拖泥带水,动作变形。说保密时严格保密,说出手时强势威逼;特别在堵截、搜捕最后关头,一环扣一环,既可以说每一步都险象环生,又可以说每一步都双重保险。

最为可贵的是其中多少情怀、多少爱——

在解救人质的整整24个小时里,参战民警背负着沉重的压力,特别是张先生在录取报案笔录时,问记录的民警从警几年了,让参战民警更加感到“人质若因侦查失误被杀,我们那是愧对生命、愧对良知、愧对职责”。150余名参战民警本着对人质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情怀,无私无畏,一丝不苟地执行指令,不敢有一点闪失。林心淦副局长和张朝晖书记等局领导更是在第一线带领民警冲锋陷阵。参加36小时设卡的民警不管刮风还是下雨,是白天还是夜晚,始终坚守岗位。他们说,比起30日晚上的煎熬,就是再辛苦也没有什么。子夜时分,当县局专门为各卡点民警送上点心时,彼此都相知相怜,这就是战友的情怀。在看到人质张亮的那一瞬间,民警一哄而上,揉眼睛的揉眼睛,揉手臂的揉手臂,揉脚的揉脚;在张亮到达县局指挥部时,民警送了削好的苹果,端来了特别煮好的“太平蛋面”,都说张亮会长命百岁,这就是人民警察的情怀。

(福建省闽清县公安局 迪夫 艾紫 王志丹)

所有大案案例,纪实连载系列均取材于网络或扫描原书上传,

旨在警示世人后人珍爱生命,与人为善,遵纪守法!

「八十年代至今重大刑事案25」:福建“3.29”特大绑架案始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