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藝術是如何誕生的?

Sam哥攝影將軍


攝影,其實最開始或者最深層次就屬於一個時空的問題。攝影可以把空間存儲,超越了時間。

在古代,把很多圖案畫在了石壁,用於記錄。過了幾萬年,我們可以通過石壁圖案來了解歷史的生活社會情況

人類是一個可以推動技術不斷進步的動物。攝影,只是一種記錄空間的先進工具。

人必須要活在記憶的,腦海裡很多記憶的畫面,人類通過攝影技術,把很多記憶畫面用實物(相片)形式存儲起來,現在技術基本可以做到永久保存。

譬如一個少女清純模樣可以通過攝影記錄下來,在人老珠黃時候可以翻看曾經年輕的樣子。所以現在很多女生都喜歡自拍,甚至去拍人體寫真






攝影旅圖


攝影藝術,顧名思義,就是造型藝術的一種,我相信拍照絕不是一瞬間的事,而是因為你過往所有的經歷、選擇與回憶,才會使你站在了被攝物的面前。一張照片因被觀看才變得完整,我們選擇的不同的觀看方式同時也在影響改變著被攝客的命運。

有攝影基礎的朋友肯定知道相機的三個要素決定了照片的曝光,他們分別是:光圈、快門、感光度,而利用不同的快門速度可以創作出不同效果而又令人驚歎的畫面。

一、飛鳥:

高空中飛行的小鳥速度很快,一般使用 1/2000秒 ​的快門速度,這樣可以保證鳥是清晰的

二、運動比賽:

在拍攝體育比賽時,快門速度來凝固高速運動的運動員,同時為了在球場外能拍到運動員的特寫,我們通常也需要藉助三腳架或者獨腳架,再配合高速快門進行拍攝。

三、風景

如果您要拍攝帶三腳架的風景照片時,不過就需要你考慮風力等因素了

四、煙花

拍攝煙花是一個技術活兒!較快的快門速度會拍攝出討厭的光斑;而較慢的快門速度拍攝的煙花就會變模糊,甚至是煙花過度。一般建議使用3-5秒的快門速度。

常人眼裡看似平凡的一花、一草、一景,在手機鏡頭裡卻呈現出萬種風情。 ​​​這或許有了攝影藝術的最大魅力








橴兒


攝影藝術是如何誕生的?

先簡要回顧下攝影術的誕生。1839年8月19日,法國物理學家、畫家達蓋爾宣告銀版技術攝影法誕生。1864年安東尼利用玻璃溼版法拍攝技術為林肯拍攝了人像照片。20年後,1884年,一項更加偉大的技術在美國柯達公司被研發成功,即:誕生了柯達膠捲,從此攝影器材和攝影技術被推廣到普羅大眾。20世紀70年代又一偉大的科研成果誕生於柯達公司,即:數碼電子感光元件CDD被薩森研發成功,數碼相機的誕生使攝影這項只有相當經濟勢力的人玩的技術向一般民眾開放,預示著攝影獲取個人、家庭紀念照片更加方便和普及,參與攝影文化藝術活動的人群日益龐大。





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為工業產品後,歐洲當時有兩種相佐的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攝影圖片雖然是由工具完成的,但人是掌控工具的主體,所以是藝術,持反對意見的人認為,藝術是藝術家主觀能動作用下的文化創作活動,與工業技術產品的參與無關,他們認為攝影不是藝術,這種無謂的“吃醋般”的爭論一直持續到現代攝影藝術風格地位的最終被認可、確定, 攝影術被研發出來後,人們只認識到它的真實記錄價值,在以後的攝影實踐活動中,攝影一直和繪畫糾纏狗鬥,繪畫作為西方藝術正統論佔有絕對的統治地位,至使攝影的藝術地位得不到承認,一些從繪畫轉向攝影的落寞畫家很是鬱悶!這當中的典型人物就是美國著名的現代派攝影藝術創立者:阿爾弗雷德.斯蒂格利茨,他決心要使攝影以及攝影作品成為和繪畫一樣的、受人尊重的主流藝術,他要造反了!



斯蒂格利茨最初也是學習繪畫的,以後又對攝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玩起了畫意攝影,就是強調構圖、光影、畫面感,說白了攝影作品的型式就是學習繪畫的視覺效果,讓人的覺得攝影作品“更像是繪畫”,這讓搞繪畫的藝術家非常的瞧不起,認為攝影再怎麼折騰都是繪畫的附庸,沒有藝術性可言,這怎麼可能呢?斯蒂格利茨受到德國攝影藝術家的啟發,思考攝影和繪畫的區別點,他認為攝影作品的真實、忠實性是繪畫不能比的特徵,他發現了攝影本體語言的價值,他和他的從事畫意攝影的一幫藝術哥們決心要用實際行動來證明攝影是藝術,他們舉辦了名為“攝影決裂者”畫意攝影展,並宣稱從此後徹底和畫意攝影決裂!這就是有名的攝影史上的“攝影分離運動”!



攝影人像:斯蒂格利茨攝,追求油畫的風格是畫意攝影的美學標準。



分離的目的是希望擺脫繪畫對攝影的影響和糾纏,不再做所謂藝術的陪襯,主張純粹的攝影,直接攝影!說幹就幹,他們不但積極向美國介紹歐洲的畢加索、馬蒂斯前衛藝術家的作品和著作,讓美國藝術界瞭解和接受現代藝術的概念。在實踐中他徹底摒棄了畫意攝影的慣性思維,遊走在街頭、田野,穿梭於民眾日常生活的場景中,拍攝了大量的人文紀實題材的照片,通過舉辦影展、投資創辦攝影雜誌,推動現代攝影藝術風格的成型、成熟,追求被攝對象的本來面目、品質是現代攝影藝術風格的核心,斯蒂格利茨的努力終於得到美國藝術界的的認可,攝影的確是藝術!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以後的新聞紀實攝影、專題紀實攝影、以及一切傳統的紀實類攝影都是斯蒂格利茨攝影藝術價值觀的延續!他的貢獻在於把攝影從繪畫的遮蓋中拽了出來,做了繪畫無法做到的事,使現代攝影藝術終歸本位!也許攝影從一開始就師從繪畫原本就是個笑話!



技術不等於藝術,但藝術又需要技術,技術一但承載了思想就變成了藝術!

非常有意思的現象:當下國內一批從事國畫藝術創作的畫家們用相機拍下名山大川或人物照片後,再對著著照片進行繪畫創作,當然這也省去了長時間坐在野外風吹雨淋日曬的苦惱!繪畫和攝影根本就是“親戚”關係!


喜歡老相冊


攝影藝術的魅力在於可以用真實的人、景、物加上自己的感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思想和反饋社會真實的形態,攝影是媒介,藝術才是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