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在沱沱河兵站那晚吹的啥牛?

沱沱河兵站是青藏线格尔木至拉萨段的第三站,1985年大裁军之前是第五个兵站,距格尔木419公里,是汽车部队上下行往返必须经停的食宿接待站。兵站所在的唐古拉山镇现在被人们誉为长江源头第一镇,沱沱河大桥被称为天下长江第一桥等。

老兵在沱沱河兵站那晚吹的啥牛?

沱沱河源自蒙古语意“平坦之境界,是长江源头的发源地,因此沱沱河大桥是名副其实的天下长江第一桥,也称通天河大桥,几乎所有上青藏线的游客都要参观此大桥照相留念。尤其是摄影爱好者,即使高原反应再强烈也要坚持到沱沱河大桥上多拍照,如果碰上好天气,就有可能拍到西边日落东边日出,光芒四射的奇特景象。可惜在90年代前摄照相器材没有现在先进和普及,一代代青藏线官兵的芳华更多的留在了岁月的记忆里。

2007年青藏铁路通车后,沱沱河铁路大桥建成,为长江源头再添一壮丽景观,铁路大桥全长1389.6米,42孔,跨越1300米的宽阔河床。

老兵在沱沱河兵站那晚吹的啥牛?

两座大桥修建时间横跨半个多世纪,2017年前青藏线退伍的老兵大多数没有实地见过铁路大桥,但却开车走过无数次公路大桥,有的甚至上百次驾车穿越过,桥面啥地方有个坑,什么时候减速换挡闭着眼都一清二楚。老兵们熟悉的不仅是公路大桥,而是青藏线的每一座山,每一段路,每一个兵站都有着他们刻骨铭心的故事和记忆。

最近战友群聊天,老战友们聊的热火朝天,勾起了大家对军营生活的无限回忆,只要有一个人发言,就像平静的湖面突然投来一块石头,溅起的浪花和涟漪久久不能退去。

老兵在沱沱河兵站那晚吹的啥牛?

青藏线当兵的一般都把聊天叫“吹牛”,但是吹牛大多是在车队安全,完成任务顺利的情况下才有心情吹。“吹牛”不上税,吹死牛不犯罪。虽然是海阔天空的吹,但是要想吹的让别人爱听,吹的让人相信,吹的让人不烦,没有两把刷子是不行的,这两把刷子靠的是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很好的口才以及辩论能力。在连队吹牛一般都是性格开朗的老同志居多,性格内向的和新兵听的人多,互动的少。听老兵吹牛能学到不少知识。汽车部队车队到兵站后一般是以排为单元20个左右人睡大通铺。吹牛吹的是否开心,是否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不但取决于老兵吹的水平,关键在于车队当天的安全情况。

老兵在沱沱河兵站那晚吹的啥牛?

安全行车是汽车兵的头等大事,只要车队每天安安全全到站,全连上下脸上都挂满了笑容,如果有个小的碰碰挂挂,轻的影响到站吃饭时间和情绪,严重一点的可能会一人得病大家吃药,遭到连队干部训斥,上上下下都像霜打了的茄子。总之车队到兵站后晚上睡觉前吹牛是汽车兵的家常便饭和习惯,有时吹的来得劲时,个个就像打了鸡血似的,能让新兵不想家,能让人忘记途中的疲劳和高原反应。

有一天晚上战友在群里聊到了有一次在兵站的故事时,一下子勾起了1987年4月份那次连队住宿沱沱河兵站晚上大家吹牛的事,这次吹虽然过去30多年了,但是我在群里轻描淡写接应了几句,竟然有几个老班长依然记忆犹新,滔滔不绝,回味无穷。记得那一年,前几趟连车队跑的安全顺利,那趟上行一路也很安全,车队到沱沱河兵站晚饭后,在二排的宿舍里有刘存义,高建平,鱼柏强,刘长富等老兵洗漱完后陆续趟在被窝里开吹啦。

老兵在沱沱河兵站那晚吹的啥牛?

先说说刘存义,甘肃临洮77年兵,高个子,大胡子。个子高是真,胡子大到谈不上,只不过烟瘾特别大,络腮胡由于长期高原紫外线照射,一天不刮,就显得比一般人稍多些,所以大家尊称他大胡子。他爱好书法,有时写点不很接官兵生活地气的小诗,连队车上的安全标语基本都是请他书写。他在炊事班当饲养员时,正值寒冬母猪产崽,为了防止幼猪冻死,他穿着皮大衣连续半个月每天晚上蹲在猪圈生火给幼猪取暖保温,在他的精心饲养下,幼猪不但全部成活,而且存栏的几十头肉猪养的膘肥体壮,为改善连队伙食做出了贡献,党支部为了褒奖他,当年给他报请了三等功。

再说刘长富,山东单县人,78年入伍,是连队有名的老玩童,绰号“济公”。有他在的地方处处有欢乐,有笑声。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车队出发上线,连队开展军民共建和爱站活动,他是帮兵站打扫卫生和做好人好事最多的。大家叫他济公,是因为在团里的文艺汇演中演的小品“济公”一炮走红,并且获得了最佳表演奖,为连队捧回了很多文体比赛方面的奖杯。

广告

去逛逛

还有高建平,甘肃天水人,79年入伍,身高近一米八左右,身材偏瘦但很精神。脾气有点暴躁,教徒弟学车是出了名的严,经常手里拿着一把大起子,徒弟如果有不规范动作或打瞌睡,就要挨他一棒,所以他教的徒弟个个开车动作都很规范。有次有个民工趁大家入睡钻到宿舍偷大衣,被他和段齐明抓住后一顿暴揍,而且还给人留了点彩。高班长聊到这事说说,回想起真是后悔当初年轻气盛,实不应该。其实在兵站偷大衣的民工是从内地到高原打工不了解高原的气候条件,带的御寒衣服太少,当地又买不到,被逼无奈才那样做的。如果是现在,我想他和战友们回把自己的大衣和衣服送给那些民工的。

最后说说 鱼柏强,甘肃西河县人,79年入伍,个子不高,很能吃苦,荣立过二等功,爱说笑话。有一年,我座他的车下西宁,车行走到日月山上时,有一头牦牛在公路中间大摇大摆的走,任你怎么按喇叭它都不让路。鱼柏强说了一句特别幽默的话,刻在了我的脑子里至今没有淡忘。记得他说,你看这牦牛是见过大世面的,汽车来了它也不怕撞,也知道不敢撞他,差点我把肚子笑破。

最让人难忘的是,在沱沱河兵站那晚吹牛,他和高建平聊到一个虽不高雅,但大家都想听而且特别有趣的话题时,撤到了人的个子高与不高的原因,高建平明显有点以自己个子高有意气鱼柏强。这时大家有给鱼柏强帮腔的,有批评高建平以己之长比人不足的。这时只听到鱼柏强幽默的说,我如果不是12岁早恋带女朋友爬山累的,比你高建平要还要高,一下子惹的满宿舍的人哈哈大笑。突然值班干部进来催促抓紧休息,于是大家在愉快的笑声中逐渐进入了梦乡。

在连队还有很多大家喜欢吹牛聊天的人,其实他们不是胡吹胡聊,他们吹的聊的让人喜欢听,给大家能带来欢乐和思想上的启迪,他们吹的能让人忘记了枯燥和烦恼。

铁打的硬盘流水的兵,过去的已永永远远成为历史的沧海一粟。这段随笔记录曾经的我们、曾经的芳华。值得自豪的是,好八连锻炼培养了我们每一个人!如今的你我他虽已不在同地工作,但对35团八连(六连,九连)的热爱和回忆只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愈发坚定;我们的战友情谊会越来越亲。珍惜内心的渴望,珍惜这个伟大的时代!最好的珍惜就是为这个时代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亲爱的战友们!期望天天微信群里聚,把酒话今昔,大家接着聊,继续吹!!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