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该如何预习呢?

成朝利



我是语文老师,重点说说语文学科的预习,至于数学和英语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预习十分重要,它往往可以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记得小时候,每到放寒假和暑假,当老师的妈妈就会给我找来下一册的书,让我自己先学习。在当时我不太明白妈妈的用意,不过后来在学习当中,我发现预习真的有很多好处。在有效的预习之后的学习会变得十分轻松。

我们应该怎样进行预习呢?

1、初步学习生字和词语。

首先要能够认读生字和词语,对于容易出错的拼音应该重点掌握。比如生字里边的平舌、翘舌、前鼻音、后鼻音、边音和鼻音的区别,我们在预习的时候呢,需要多注意一下。


可以关注的生字的写法。低年级的孩子要注意它的笔顺,中高年级的孩子需要注意个别重点的易错字的笔顺。

注意词语的写法,另外,中高年级的孩子可以注意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2、把课文读通,读顺。

预习课文的时候要标出自然段,把课文读通,再把它读顺,争取读懂,读出感情。

3、理清课文条理,把握主要内容

预习的第三步是要理清条理,要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

4、结合阅读提示或课后习题进行预习

预习要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阅读课文可以按阅读提示,精读课文可以结合课后的习题进行思考。

5、做批注

这项训练主要是针对中高年级的孩子。批注什么呢?提出的内容可以是读懂了什么,也可以是还有哪些地方有疑问,有什么疑问,对事情的感受和体会,对人物的评价,对关键句子的理解……

这些为上课时的交流讨论奠定了基础。

做批注最好是自己阅读、感受的结果,不要依赖资料书。

对于语文学科,要多读、多记、多想。有效的预习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我是语文教育杨柳依依。关注语文教育,关注孩子健康成长!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通过我多年的经验和了解,“小学霸们”的预习通常是从假期就开始的,预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自己对新知识的学习和吸收能力,而不是走马观花式的走个过场。

搞清楚预习目的,做好预习计划,拥有高度的自律,这很重要,也讲会决定你的预习效果如何。

计划预习各科的课本,特别是英语,有的学生会提前借课本,买课本,买相关的课本同步资料,给自己订好假期计划,计划每天看多少书,做多少题,练多少字,任务完成后,在放松一下,要同学,或家人出去玩玩,逛逛。

但大多数学生往往没有这般高强的自律,坚持不下来怎么办?还有一次补救机会,就是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要按不同学科制定不同的预习方法,如果感觉预习找不到头绪,别急,我把预习方法告诉你。


语文的课前预习:

1.消灭字词。弄懂字、词的读音,笔顺及意思,有困难时通过工具书或学习资料辅导弄懂,重难点的字、词及意思标上记号方便复习。

2.搞定课文。通读课文5遍以上,做到有感情,朗朗上口。

3.搞定课文主要内容。概括每段段落大意,根据意思进行分层,给别人讲课文的大致内容。

不懂得记得做标记,课上再听老师讲。用各种颜色的记号笔、彩笔做笔记,标记可以是“?”、“三角”、“圆”、“五角星”、“波浪线”、“直线”等。


数学的课前预习:

1.理解概念,标出不懂问题。数学不像语文,逐字逐句弄懂,细读教材后,要会举一反三,

想一想,再把自己弄不懂的标上记号,课堂上认真听。比如学习1千米=1000米,1千米到底有多远?从哪到哪?为什么1千米不等于10米?

把抽象的东西在脑中用具体的东西代替,最好形成一幅画,会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不会枯燥。

2.理解例题。数学书上的例题是重点,要分析例题,联系已学知识,便于理解,比如理解千米与米的进率,区别之前学的毫米、厘米、分米的进率,有什么不一样。

3.做题。用自己的理解,先做做一两道题试试,增强自主学习的信心,做错了也没什么大不了,上课听听老师再怎么讲。


英语的课前预习:

1.单词。掌握音标拼读法,自己能根据音标拼出简单的单词,做到熟练。音标的掌握跟语文的拼音差不多,根据课堂老师所讲,积累各种元音、辅音、特殊音的拼读,再结合单词加以练习。

2.课文内容。掌握课文大意,细读发现重点词组和重点句子,难点标上记号,上课听课或问同学。

3.语法。观察句子,做个有心人,发现相似的结构,举一反三,自己试着总结,等老师再总结时,自己好查缺不漏。

英语一定要有配套的磁带等音频资料,磨磨耳朵,找语感也好,跟着读,模仿也好,总之得有一套与课本同步的音频资料。


咕噜牛的春天


很多家长都认可小学阶段更应该注意学习习惯的培养。预习不正是科学的学习习惯吗?预习是了解新知识的好方法,好途径!首先是预习是个习惯培养,方法很重要。很多家长对预习存在认识误区,比如提前学了,孩子就不认真听课了,这就是方法的问题了。我是王老师,致力于小学数学的精品问答,在放假之处,我就把各年级上册知识点做了汇总,便于粉丝去做预习计划,在悟空问答中也根据具体年级给出了预习建议,欢迎您关注。今天再谈些预习时应注意的地方。

预习方法

① 动手实践预习

小学阶段数学,特别要注重新数学概念的理解。结合实际操作来预习,不仅可以增加趣味性,增强预习的效果,还能锻炼孩子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举例如下:

除法平均分概念

,可以拿苹果或其他实物做道具,让孩子做主角,分分看。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以用小棒来摆一摆,或在纸上画一画,也可以练习使用工具。从实际动手中让孩子自己总结的结论。

② 多想问题

预习目的不是家长帮着孩子解决问题,而是引导孩子发现问题,比如三角形内角和180°,为什么呢?这样上课时,才能保持专注兴奋的状态,跟紧老师的授课思路,高效听课。

③ 协调各科时间

比如语数英三科,时间安排上肯定倾向于自己比较弱的学科。日常预习时间应该控制在半个小时以内,问题写在笔记本,或用马克笔标注在教材上。

以上!随着年级的升高,家长应多协助孩子养成自主预习的好习惯,到了初中,你就会体会到差距了,加油!

学习更多好玩有趣的数学干货知识


一学堂王老师


可以和孩子一起预习的。让他看看老师要将的东西有什么。家长可以讲一些有延伸的内容,最好不要将老师要讲的都告诉孩子。这样的孩子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还会让孩子有骄傲的感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