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家乡方言中,“膝盖”如何表达?

-一秒变土豪


在你的家乡方言中,“膝盖"如何表达?我国地大物博,光民族就有五十六个,再加各地小区域的方言不计其数,光“膝盖"一词有多少种说法恐怕也没有人统计过。

我的家乡在黄海之滨,有几百公里的海岸线,多水无山。一看望不到边的滩涂湿地,有珍禽异兽。小方言也有很多种,各县,各乡,甚至有的一条河两岸叫法都不一样,光“膝盖"的不同叫法就有好多种,如:“腿肌弯“,“胳腿头",“波罗盖"。

远在他乡的家乡人,一听到家乡的方言特感亲切,尽管素不相识,免不了会停下行走的脚步,叙一叙家乡之情,有多少在外的老乡知道我们是同乡吗?





百花争春我为先


在你的家乡方言中,"膝盖"如何表达?

膝盖骨学名膑骨,孙庞斗智中孙膑就是被庞涓剔去了膑骨也就是膝盖骨。

膝盖用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在祖宗牌位前和神灵前。

过去一段时间有些男人也把它用在搓衣板上。

膝盖用于方言名字找不出合适的字表达,只能用同音字来代替。

本地区是河北霸州,膝盖在本地区东部的名字叫"勃勒盖儿",而距我们往西几十里地也就是霸州城里且叫"骼勒伴儿″。

可见是"十里不同乡,百里不同俗"。

但是跪搓衣板应该是天下同知了。




金苹果老楊


河北石家庄元氏

读 哥顶盖儿



GCar


在潮汕方言中,膝盖有一种说法叫:

脚头坞。(KatauWu)拼音,均为平音。

另一种叫法是:

脚区头。(kaKutau)拼音,第一,二均为平音;第三为上音。

供参考。




桂花芳香77105282


我们那的方言只限于周围三个县附近,出了这那一片,口音就不一样了。膝盖我们那叫”格勒半儿”。

下面我发一部分词,看看有老乡没。

这样——门儿周

大饼——饽饽

蜘蛛——蛛蛛

壁虎——蝎里虎子

鲫鱼——鲫刮子

红薯——筛药(都读一声),白薯

用鼻子闻——听听

非常、特别——忒

地面、地上——田些

早晨——早西清儿、早西

上午——前晌(前半晌儿)

中午——晌火

下午——后晌

傍晚——抹黑儿 ,擦黑儿(傍黑介)

晚上——黑介

坏——难揍

多粗啊——多奘(zhuang 三声)啊

不行——不接

蒸、重新加热——熥(teng一声)

那个——捏个

哪个——奈(三声)个

离远点(表斥责)——你给我半拉子去 (你给我一边拉子去)

就是——豆是

不怎么——不认怎们儿

自己——自个儿

讨厌、不招人喜欢——嗝应、腻歪、膈应人

喜欢——喜罕、待见

爱——奈

别扭、不舒服——不得劲

恶心——恼心

东边——东不拉儿

很多——好些、好些个

上外面去——出弃

做新衣服——砸衣裳

蜻蜓——蚂螂

麻雀——家巧 (老家)

没准、反复无常——没招对(dei)

明天——明儿个 昨天——咧个 今天——真儿个

有点辣——辣丝丝甜——甜咕哝特别咸——齁丁儿咸

干嘛呢——干莫捏

蝉、知了——叽鸟儿

我就不——我逗不街

太酸了:酸地流哈喇子 菜太甜了:甜咕浓(能) 太辣了:辣地荒 太苦了:苦死咧 太咸了:齁(hou)地荒

腿——忒(三声)

看到这应该能遇到老乡了吧






对别酒不怯流年


武汉人,我们这叫ké qī tóu



辰浪的情事搞


我们这管膝盖叫胳肋跘



依林


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由于历史悠久,民族文化语言自然就比较多样化,各省市、各自治区的人都有当地的方言!

在潮州地区用方言来表达“膝盖”,我们叫它做“脚头呼”。怎么样,好听吗?



圣洁飘香


膝盖,我家乡方言是叫(千烂骨)。有朋友能听懂的吗?

普通话本来是两个字,为什么到了我们那方言就三字,不是看到这个问题我都没注意到,也不知道。

另外一个地方的人,听是我们的方言笑得肚子疼。

请看下面一天当中接触最多的方言词,

起床~~~起类了

吃早餐~~~~恰早饭

吃中饭~~~恰半嗯饭

吃晚饭~~~恰丫饭

玩去~~~嘿七

走一走~~~~唐哈几

晚上睡觉~~~丫嘎困告子

呵呵,朋友们谁知道我老家哪里人???





牙刷会火


鲁东南的叫法比较雷人☞“胳喽(了)败子”、“胳败子”、“胳喽(了)败”......😂😂好吧,我都不知道自己在说啥了。

估计这个“败”应该是“盖”的意思;“喽”应该是个助词,无实际意义,“胳了败”的读法类似。即☞ “骨头的盖”的意思

类似的说法还有额头☞ “额了盖”、“额喽盖”...😂

可能鲁东南以及周边地区(如苏北、淮北一些地儿)叫法是差不多的。我有同学是邳州的,他们方言和我们基本一致,口音略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