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口中那颗价值8亿夜明珠,如今在哪?

翡翠原石梅子


慈禧的坟被孙殿英给扒了,据于善浦《孙殿英东陵盗宝记》载:该文引用孙殿英的话说:“她(慈禧)口里含着一颗夜明珠,分开是两块,合拢就是一个圆球,分开透明无光,合拢时透出一道绿色寒光,夜间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听说这宝贝可使尸体不化,难怪慈禧的棺材劈开后,老佛爷像睡觉一样,只是见了风、脸才发黑,衣服也有些上不得手了。我把夜明珠托雨农代我赠给蒋夫人(宋美龄)。”宋美龄用其做鞋饰。(孙用些财宝打点上层,以避免被追究责任,后果然得逞)。

但是现在夜明珠已经不知所踪,后来被美国大亨洛克菲勒买下,并收藏在其家族博物馆。这是很多人比较认可的一种说法,毕竟宋美龄后来去了美国居住 。


国史拾遗


这颗价值连城的珠子,用孙殿英自己的话说:

“她(慈禧)口里含着一颗夜明珠,分隔是两块,合拢即是一个圆球,分隔通明无光,合拢时透露出一道绿色寒光,夜间百步以内可照见头发。传闻这宝物可使尸身不化,难怪慈禧的棺材劈开后,老佛爷像睡觉一样,只是见了风、脸才发黑,衣服也有些上不得手了。”

有人说是下边这一颗夜明珠,但也没什么有力的证据。

不过可以确信的一点是,按照清末年间的行价,这颗珠子最贵时,曾高达一千多万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8亿多一点儿。

关于后来这颗夜明珠流传到谁手里,历史上一直没有明确证据。

有一说,是几经转手,最后到了宋美龄的手里。

据说孙殿英当时从慈禧东陵的宝物中,挑选了一批最为珍贵的稀世珍宝,送给了蒋介石、宋霭龄等人,而这颗含在慈禧口中的天价夜明珠,则委托戴笠送给宋美龄。

后来孙殿英挖慈禧墓的事儿,不但没有受到惩罚,反而因为送礼,致使封官加爵,最终提任安徽省主席、暂编第五军军长。

而这颗夜明珠,却让宋美龄当成了鞋饰,后来被美国大亨洛克菲勒买下,并收藏在其家族博物馆。

(中间人物,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

这是很多人比较认可的一种说法,因为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对中国清末时期的文物,尤其热爱,简直可以说是痴迷,而他更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力,在几十年前花重金买下一颗夜明珠,也倒符合常理。

所以我大胆推测,目前这颗夜明珠,仍旧收藏于洛克菲勒的家族博物馆中,依旧百年如一日的散发出神秘梦幻的光泽。


——————


钱品聚



据说,这颗夜明珠早先属于印度皇帝。他的宠妃是波斯国的美人儿,名叫泰姬。这宝珠以皇帝命名,赠送给美人。泰姬因分娩而亡,印度皇帝为她营造了一座举世无双的陵墓,据说比咱们中国唐宋元明清所有的陵墓都要漂亮。后来阿富汗国打破了印度国,劫走这颗本要埋入泰姬陵墓的夜明珠。乾隆爷远征回疆,威震西域,阿富汗酋长称臣纳贡,奉上这颗夜明珠,这才送入紫禁城。百年后,太后老佛爷偶然从库房里发现这颗宝贝,便决定为自个儿陪葬。

所谓“夜明珠”并非某一种天然物质。凡是能在黑暗中自行发光的珠宝,都可概称之。最大的功能,却是在陵墓之中,据说可保尸身万年不腐。最好的夜明珠,乃是地球深处经过几亿年磨炼的火山岩浆。春秋战国时有“悬黎”和“垂棘之璧”的珠宝,只有陶朱公范蠡才买得起,怕是专门为了点缀西施美人吧。东汉光武帝的小舅子郭况炫富便是“悬明珠与四垂,昼视之如星,夜望之如月”。明朝也有人以红宝石与祖母绿为夜明珠,宫廷甚至派人采购锡兰国的宝石。

《周礼·地官·舍人》有言:“天子含实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玑,士以贝,庶人以谷实”。传说秦始皇就有夜明珠殉葬。大清朝早有规矩:皇上与皇后可以含珠下葬,二品以上官员含玉,七品以上只能用金木屑,士用金银屑,庶人用银屑。”

许多帝王陵墓的尸骨之中都发现过,但因为遗骨腐烂破碎,夜明珠往往散落在棺椁角落,或被压在碎骨与纺织品之间,慈禧太后是直接从嘴巴里掏出来夜明珠,极为稀罕。

慈禧太后口中的夜明珠是由两块半圆形珠宝拼成,合拢便是个圆球,精准测算出其重量为三两一钱四分,价值在一千万两白银以上。

孙殿英盗掘东陵,东窗事发,蒋介石在舆论声讨下,将此事交由军事法庭审理,孙殿英担心若真细查,性命难保,于是将这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奉献给了蒋介石夫人宋美龄。

之后夜明珠去向何处,便无人可知。有人说被宋美龄带到美国,也有人说就在国内,这些都是推测,真正见到过的人,少之又少,至今去向成谜。


蔡骏


1928年7月的一天,国民党第十二军军长孙殿英,面对安详地躺在棺椁中的慈禧,满脸惊讶之色。整整一棺材宝贝所散发出的光芒,使得孙殿英一时无法睁眼。但他迅速镇定下来,瞬间抽出随身携带的匕首,粗暴地划开了慈禧的嘴,迫不及待地取出了那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夜明珠,霎时,地宫里光芒万丈,毫发毕现。

这是影视剧里描写的孙殿英盗墓的情景。

(慈禧随葬品剧照)

实际上,慈禧太后的陪葬品价值连城,夜明珠只有一件,当然是最值钱的一件,据说价值8亿元。

在说夜明珠之前,我们再来看看慈禧的陪葬品到底有多么豪华。

1908年11月15日,就在光绪皇帝驾崩的第二天,慈禧也终于走到了她的人生尽头,追随光绪而去。

她生前奢华无比,死后也希望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关于他的随葬品,正史没有记载,我们只能从她的心腹太监李莲英的《爱月轩笔记》里窥探一二。

慈禧尸体入殓前,棺底铺有金丝宝锦褥,上面镶满珍珠、各色宝石、各种玉器10000多个。

宝锦褥上覆盖一层丝褥,同样也有很多珍珠,而且用金丝绣成。

(夜明珠)

慈禧头戴的凤冠上,有一颗近半斤重的宝石,状如鸡卵。枕头是一个栩栩如生的翡翠荷叶,世间少有。脖子上还挂有3挂朝珠,也是稀世珍品。

慈禧身旁放置各色黄金、翡翠雕刻的佛像二十多尊,翡翠蔬菜、翡翠水果不计其数。还有玉雕珊瑚、玉石骏马数百件。

最后,太监为了填补慈禧棺椁的空隙,还倒入了2000多颗珍珠。

这所有的物件中,要数这颗夜明珠最为值钱。

孙殿英曾描述他初次见到这颗夜明珠的情景:“夜明珠可以分成两块,分开时透明清澈,不发光。合拢后变成一个圆球,散发出绿光,夜间足可以做照明用,百步之内毫发毕现。”

蒋卜力在《慈禧陵墓被盗案》中对夜明珠有着这样的描述:“第五十一号夜明珠,重四两二钱七分(合今133.4375克),值一千零八十万两。”

这就是一件无价之宝。

(慈禧剧照)

这么珍贵的夜明珠来自于哪里呢?

据说,这颗夜明珠来自于印度莫卧儿王朝丢失近350年的“莫卧儿大帝金刚石”。是由阿富汗国王从印度莫卧儿王朝抢来的,最终进贡给了乾隆皇帝,进入了慈禧的嘴里。

慈禧为何要将这颗夜明珠放到嘴里呢?

因为古人深信,人死后,要用玉器堵住身体上的开口,才能聚敛魂魄,防止三魂六魄从有口子的地方飘散。还能防止其它鬼邪入侵,确保尸身不腐。

这个价值连城的夜明珠到哪里去了呢?

孙殿英盗挖东陵后,社会各界齐声讨伐,舆论哗然,纷纷要求国民政府严惩盗墓者。蒋介石下令:“呈文具悉,通饬所属,一体严密缉拿,务获究办,毋稍宽纵。”

孙殿英闻讯后,随即在所盗取的赃物中,挑选了一些顶尖的物件分送给了国民政府高官。

而这颗夜明珠最终到了宋美龄的手里,宋美龄将它当作饰物,镶到了鞋子上(据说,自从宋美龄得到这颗夜明珠后,老蒋就屡战屡败)。

有人认为,后来这颗夜明珠被美国大亨洛克菲勒收购,现存其家族博物馆中。


张生全精彩历史


所有关于慈禧太后口中所含的“夜明珠”的段子都是逗你玩。这些故事唯一的作用就是在漫漫长夜时给人们打发时间,使大家暂时忘却生活的悲惨与无奈。

首先,清代帝后大殮时口中所含之物(琀)为何种材质要严格的遵古礼而行。而关于琀,据前汉刘向《说苑·修文》载:

“天子含实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玑,士以贝,庶人以谷实。”

故清代帝后所用之琀皆为东珠或少量的南珠。而绝不会含一块所谓的“夜明珠”——也就是萤石


毫无疑问,影视剧对这种传言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所谓夜明珠的传闻源自于盗墓贼孙殿英自己的招供 :

“她(慈禧)口里含着一颗夜明珠,分开是两块,合拢就是一个圆球,分开透明无光,合拢时透出一道绿色寒光,夜间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听说这宝贝可使尸体不化,难怪慈禧的棺材劈开后,老佛爷像睡觉一样,只是见了风、脸才发黑,衣服也有些上不得手了。我把夜明珠托雨农代我赠给蒋夫人(宋美龄)。”

这一段话稍有考古常识的人都会看出破绽百出,比如遗体和装裹的风化。至于把夜明珠托戴笠(死无对证)送给蒋夫人也是孙殿英这个人渣惯有的栽赃,不足为信。

而关于那颗所谓的夜明珠价值如何之高的说法更是不经之谈。最有代表性的便是民国古玩贩子赵汝珍所撰《古玩指南》一书称:

“总之慈禧葬物若均追回以之还外债,尚可余若千万,足可富国也。所列制价及估价系当时之宝价,以后至宣统元年经中外古玩收藏家及珠宝商估计,所有价值均涨十倍。民国后期又行估价,须涨百倍,今日已无法计价矣”。

但是赵汝珍并非好古敏求之士,其所撰之《古玩指南》一直评价极差。因为其中内容皆是道听途说,都是各家庄铺编的“故事”。而此书中鉴定、做伪的秘方和套路,也大部分不可靠,说不好听点这本书就是糊弄棒槌的。

到了八九十年代的湖南人蒋卜力在其地摊文学《慈禧陵墓被盗案》更绘声绘色的说到:

“第五十一号夜明珠,重四两二钱七分(合今133.4375克)值一千零八十万两。”

并且现在又有人据此说这颗珠子折合人民币八个亿。真不知道这块萤石价值一千多万两银子是怎么算出来的。



王春云竟然不知道今上女帝伊丽莎白二世的步摇冠上镶嵌的是出身库里南家族的巨钻么?


今上女帝伊丽莎白二世权杖上的巨钻为“非洲之星”,和库里南钻石一样,发现于南非。

至于某“博士”所说慈禧太后口中之琀为是一块具有近似球形形态、称重约787.28克拉的金刚石原石,而且云山雾罩的扯到了这块钻石是大冒险家塔韦尼艾在奥朗泽布大帝的宝库中见到的巨钻“莫卧儿大帝”。一百年后,德里被波斯大军打破,这块巨钻“莫卧儿大帝”也被分割成“光明之山” (Koh-i-Nur)、“海洋之日”(Darya-i-Nur)、“奥尔洛夫” (Orloff)、“山峦之月”(Moon of the Mountains)等几块巨钻,而其中最大的一块便又经阿富汗国王进贡给清高宗,最后做了慈禧太后的随葬之物云云……便在最后又谄媚的奉承说某个“爱国婊砸”买下的“中国之星”就是这块当年的“莫卧儿大帝”。

对于这种高论我只告诉大家几个事实:

第一,塔韦尼艾的记录本是个珠宝商的宣传材料,只能当小说看;

第二,而莫卧儿人从没有把珠宝以人命名的习惯。

第三,奥尔洛夫钻石则是由法国雇佣兵从印度斯里兰格娒(Srirangam)的毗湿奴神庙里偷的,之后卖给了叶卡捷琳娜大帝的男宠奥尔洛夫伯爵,这块钻石又有一个浪漫的名字“山峦之月”。

也就是说巨型钻石“莫卧儿大帝”根本没有存在过。


陳大舍


这颗价值8亿的夜明珠,如今不知所踪,下落不明。

慈禧老佛爷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传奇般的存在。


在中国男权封建社会里,一个缠着小足、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却凭借强硬的政治手腕垂帘听政长达半个世纪,不得不令人称奇。


直到逝世之前,她在大清朝的地位一直无人能撼动。

慈禧在掌管大清皇权期间,其私生活骄奢淫逸,人间极致的富贵荣华也不过她的衣食住行。

1908年11月15日,在光绪帝驾崩的次日,慈禧太后也在仪鸾殿寿终正寝,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根据其生前遗愿,她在世时所拥有的一切财富,包括她在民间搜刮来的奇珍异宝,都要随其下葬。


俗话说的“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在老佛爷这里一点不管用,生前怎样奢华,死后也不能含糊。


据统计,当时随同慈禧太后陪葬的宝贝,多到令人眼花缭乱,每一件都是价值连城的珍宝,其市值估价至少在2亿两白银,这个数字约相当于清政府3年的国家财政收入。


如此丰厚的陪葬品,自然会引来盗墓贼的觊觎。

1928年,随着一声巨响,慈禧陵墓被一群盗匪炸开,以国民党革命军军长孙殿英为首的盗匪,以军事演习为名,炸开墓门,随后将寝陵洗劫一空。


盗出的大量宝物中,最贵的当属慈禧嘴中,含着的一颗夜明珠。


这颗夜明珠有多贵呢?根据1908年的市值估价约1080万两白银,换算成人民币为单位,约8亿元,放到现在那简直就是无价之宝,价值不可估量。

根据流传下来的资料介绍,这颗夜明珠是一块具有近似球形形态、称重约787.28克拉的金刚石原石,分开是两个半圆透明晶体,并无特色,合拢后则是一颗金银剔透,发出绿色彩光的夜明珠。


其发出的光芒,耀眼到能在漆黑的夜晚照得见百步开外人的头发。

最为神奇的是,这颗夜明珠放在尸体中,可以使得尸体千年不腐烂。慈禧太后的尸身能保持20年不腐烂,还能容颜不变,这颗夜明珠起着极大的作用。

这样的稀世珍宝,一群饿狼般的盗匪当然不会放过。他们顾不了“死者为大”的古训,用刺刀撬开慈禧的嘴,还打坏了牙齿,从她口中将这颗夜明珠取出。

在那个时代,其实现在也一样,盗墓可不是小事,比普通的盗窃还要严重,尤其是盗了慈禧的墓,还干出诸多不尊重老佛爷的事情,引起了满清皇族遗老们的强烈谴责及声讨。

该事件的发生,同时震惊了中外,全国人民从上至下都纷纷要求讨伐严惩孙殿英。

为了保命,孙殿英只好将盗得的珍宝拿出一些,送给国民党的头头脑脑,打点关系。


据孙殿英自己透露,这颗最贵的夜明珠,他送给了当时的“一把手”夫人宋美龄。

当然了,宝物的分量足够重,收到的效果那也是相当滴大。取悦了宋美龄,蒋总大为欢喜,原本迫于压力要“查办”孙殿英的,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据说还提拔了他。

凭一颗夜明珠因祸得福,仕途平步青云,盗墓大盗从此逍遥法外,孙殿英这颗夜明珠送得相当值,否则命都没了,留着那些稀世珍宝也是无福享用。

再来说到夜明珠。宋美龄收到这颗价值8亿的夜明珠后,将其作为装饰品镶嵌到了鞋子上,当然了这也只是后人流传的说法。对此说法,有书君表示难以置信,如此贵重的宝物,作为见多识广的宋美龄不可能处理得这样草率。

最终她是如何处理这颗夜明珠的,历史没有明确的记载,我们也就无从得知,但此后该宝物如同传国玉玺一样,消失不见了,倒是真的。

关于这颗举世无双的夜明珠如今流落何方,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宋美龄去美国时带到了美国,现保存在洛克菲勒家族所属的博物馆中,另一种说法是宋美龄将它留在南京并藏了起来。


两种说法似乎都有道理,但随着当事人的故去,这颗价值8亿人民币的夜明珠,跟所有的千古疑案一样,其下落也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想先说一下这颗夜明珠,是怎么被放到慈禧太后嘴里的。

其实这颗夜明珠来自慈禧太后精心打造的一顶凤冠,这顶凤冠以极尽奢华的工艺,镶嵌着九条金龙(喻九五之尊),每一条龙嘴里都含着一颗夜明珠。其中最大的那一颗,也就是后来慈禧下葬时嘴里含着的那颗。其他八颗稍微小一点儿,但无论是从工艺还是从成色上来说,都丝毫不逊色。

价值8亿是怎么来的呢?据蒋卜力《慈禧陵墓被盗案》一书载,“重四两二钱七分(合今133.4375克)值

一千零八十万两。”也就是说,以当时的市值来说,这颗夜明珠高达1080万两白银,相当于如今的8亿人民币。

众所周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横扫北京城。慈禧太后胆战心惊,委派李鸿章去跟八国联军和谈。思来想去,为了偃旗息鼓,割爱取出了这顶凤冠上的四颗夜明珠,交给自己贴身的一位年仅17岁的王姓宫女,再三严词叮嘱,又派贴身侍卫护送,前去交给在西门宾馆谈判的李鸿章。

王姓宫女贴身伺候慈禧太后的饮食起居,因为聪明伶俐、又能诗文,颇得信任。她自然知道这4颗夜明珠是无价之宝,不知是为了老来无虞,还是被主子的卖国行为激起了义愤,总之她打定主意要抗命。出宫后,她想尽办法,甩掉了护送的侍卫,带着这四颗夜明珠跑了,从此隐姓埋名,销声匿迹。

8年后,慈禧太后寿终正寝,大太监李莲英遵照太后遗旨,将所有价值连城的宝贝安排陪葬,还剩下5颗夜明珠的凤冠自然是戴在头上的,李莲英取下了最大的一颗,放进了慈禧太后的嘴里——传说含夜明珠落葬,可保尸身千年不腐。慈禧太后的陪葬物究竟有多值钱呢?价值相当于2亿两白银,是当时的清政府三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价值连城的墓葬,自古以来都是盗墓贼虎视眈眈的,但慈禧太后的这位盗墓贼,实在是太明目张胆了。1928年,军阀孙殿英以演习为名,一炮轰了慈禧太后的陵墓,把贵重财物洗劫一空,口中那颗夜明珠自然是毫不留情地抠走了。

这事儿闹得舆论太大,民愤难平,纷纷要求民国政府严惩不贷。但孙殿英手笔很大,挑出品相最好的,挨个儿给当时的政府要员送了一圈。慈禧口中的那颗夜明珠,据于善浦《孙殿英东陵盗宝记》一文援引他的原话是“托雨农代我赠给蒋夫人”——好家伙,直接给送到蒋府了。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国民政府当然没有处罚孙殿英,反而给他升了官——任安徽省长兼第五军军长。

升官加爵后,孙殿英当然忙着销赃了,这些无价珍宝大都被卖给了外国人,包括凤冠上还剩下的四颗夜明珠。蒋介石去台湾后,宋美龄也把这颗夜明珠带去了台湾,据说后来她移居美国,把它卖给了洛克菲勒,珍藏在洛克菲勒家族博物馆至今(因为缺乏更多来自当事人的证据,传闻或许得打个问号)。

那么被王宫女卷走的那四颗夜明珠呢?1964年,西安一个普通化工厂的职工吴某家里搞卫生时,从一个脏枕头里翻出一个层层包裹的布袋,抖开一看,是四颗龙眼般大小、晶莹剔透的珠子。这不起眼的枕头哪儿来的呢?是老吴夫妇收养了14年的一位八十多岁、无依无靠的孤老太太临终时相送的。

当时郭沫若正好在西安,经他鉴定,这四颗珠子,正是当年慈禧太后凤冠上,差点用来贿赂侵华联军的四颗夜明珠!还好几经辗转,这几颗稀世珍宝终于能上交国家了。


饮水君


据于善浦《孙殿英东陵盗宝记》载:‘ 慈禧陵建筑豪华,超越了清代所有帝后的陵寝尤其棺中随葬的珠宝更为珍贵。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月二十二日慈禧死后,太监李莲英参加助殓,曾将随葬珍宝—一入册。'

(东陵盗宝)

又说‘盗匪们首先收走慈禧尸体周围的大件宝器—翡翠西瓜、蝈蝈白菜、玉石莲花、珊瑚树等等,再把压在慈禧尸下的珠宝—一取尽,随后把慈禧尸体抬上棺盖,抓下龙袍,撕毁内衣脱下鞋袜,将周身珠宝搜索精光。慈禧的牙也被撬开,把含在口中的稀世明珠取走。'

该文引用孙殿英的话说:“她(慈禧)口里含着一颗夜明珠,分开是两块,合拢就是一个圆球,分开透明无光,合拢时透出一道绿色寒光,夜间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听说这宝贝可使尸体不化,难怪慈禧的棺材劈开后,老佛爷像睡觉一样,只是见了风、脸才发黑,衣服也有些上不得手了。我把夜明珠托雨农代我赠给蒋夫人(宋美龄)。”

(夜明珠)

这是对夜明珠下落的最后清晰的记载。

之后,夜明珠的下落就扑朔迷离了。一种说法是宋美龄曾经将其作为鞋饰穿在脚上,蒋介石去世后,宋美龄带着这颗珠子远赴美国定居,多年后将这颗夜明珠卖给了石油大学洛克菲勒,从此关于夜明珠的下落就彻底留存在了人们的猜测里。

关于夜明珠人们曾经有过无限遐想,有种说法是慈禧有个宝贝凤冠,凤冠上有9条龙,每条龙嘴里含有一颗夜明珠,其中最大的就是慈禧死后嘴里含着的这颗,而其余8颗中有4颗下落不明,有4颗是慈禧交由一个17岁的王姓宫女送去李鸿章那里,目的是送给八国联军,结与国之欢心。结果宫女半路反水,携带4颗珠子消失在茫茫人海,直到60多年后,王姓宫女去世,收养她的那户人家在偶然中发现这位婆婆留给他们这份遗产,之后经鉴定正是慈禧凤冠上的4颗夜明珠,上交给国家,才有了这4颗珠子免遭外人掳掠的下场。

(慈禧凤冠)

其实,先不说凤冠上的珠子不是夜明珠,而是大东珠,就这个传说也很有值得怀疑的地方。首先,关于建国后这4颗珠子的故事其实并没有具体可靠的来源;其次,慈禧就是再不济,就是李莲英不在身边,就是再喜欢这个宫女,也不至于糊涂到把这么重要的东西轻易交到一个宫女手上去完成,这有点低估这个政治家的能力了。

关于这些猜测,应该只是人们茶余饭后徒增神秘和传奇罢了。

团队特邀嘉宾:飓风娱乐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慈禧死后,据说口中含着一颗夜明珠,其功效和目的就是让尸体长久不腐化。其实想想,这不科学。不过传说似乎有很多证据,让人将信将疑,还有很多学者写出了专业论文考证这颗夜明珠。

根据蒋卜力的《慈禧陵墓被盗案》一书中记载:“第五十一号夜明珠,重四两二钱七分(合今133.4375克)值一千零八十万两”,这个夜明珠相当于现在787.28克拉的金刚石原石,在1908年时就已经值1080万两白银,若根据赵汝珍《古玩指南》:“总之慈禧葬物若均追回以之还外债,尚可余若千万,足可富国也。所列制价及估价系当时之宝价,以后至宣统元年经中外古玩收藏家及珠宝商估计,所有价值均涨十倍。民国后期又行估价,须涨百倍,今日已无法计价矣。”可见,这颗夜明珠价值已难估量。尤其是如果放在今天的拍卖市场,这颗夜明珠就肯定比那个一亿多元的鸡缸杯在价格上要高很多。

王春云博士于2004年发表过一文《慈禧太后嘴中随葬夜明珠科学研究 - 材质、命名与来源》,文中提到,通过历史学和考古学的考证,他认为慈禧太后口中的夜明珠(被他命名为“国英”[the star of China])实际上就是由印度莫卧儿王朝沙·贾汗国王命名的并且迄今已经丢失了将近350年之久的“莫卧儿大帝金刚石”(the Great Mugul)原石,此原石最早出现在印度南部。追溯这颗夜明珠的辗转过程,王春云推测最有可能的一种情况是,这宝石先由阿富汗国王Ahmed Shah Abdali先后八次远征印度莫卧儿王朝时抢夺而来,1760年乾隆镇压准噶尔叛乱后,阿富汗于1760年或者1762年向清廷派遣使团时,将该宝石朝贡给了乾隆皇帝,后来便流传到了慈禧太后那里。

这颗夜明珠后于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被孙殿英盗东陵墓所得,并赠与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宋美龄竟将这件稀世珍宝拿来做了鞋饰,再后来据说此夜明珠被美国大亨洛克菲勒买下,将其展览在自己的博物馆之中。这些说法都是人云亦云,也不知真假,毕竟很少人真的知道其真实下落,也没有多人真的亲眼见过这颗夜明珠。


例外状态


1964年,一个很普通的日子,家住西安市柏树林吴师傅家在进行大扫除,一个孩子准备拆洗一只肮脏不堪,乌黑油亮的小枕头,可是他打开枕头时,发现里面有一个黄油布小包裹,再打开是一个更小的红布小袋,最后再剥开一层软棉布,里面钻出四颗光彩夺目,熠熠生辉的珠子。

吴师傅一家大为震惊,经过询问,一个小孩说,这个枕头是之前收养的王奶奶临终前留下的,大家觉得事情不简单,赶紧上报组织。

后经研究,确认这四颗珠子是慈禧生前凤冠上镶嵌的夜明珠,慈禧此人好大喜功,生前于一顶凤冠镶嵌九颗夜明珠,其中最大一颗经后人研究推测可达787克拉,其他八颗稍小,围绕大珠镶嵌,寓意九五至尊。



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慈禧经过“深思熟虑”,忍痛割爱意欲以四颗夜明珠贿赂八国联军首领以求退兵。慈禧将四颗珠子交与一个16、7岁的宫女,命其带着夜明珠出宫赠与八国联军,谁知这宫女平日里厌恶慈禧专权误国,牝鸡司晨(当然,也可能是见财起意),一怒之下用计甩掉随从,携带四颗夜明珠消失在北京城。

64年后,这位宫女在西安市柏树林吴师傅家去世。

这凤冠上其中四颗珠子,最后是上交了国家,那凤冠上最大的夜明珠呢?



1928年,东陵大盗孙殿英将慈禧墓洗劫一空,传闻墓中陪葬品车载斗量,孙只能借用附近县城30辆大车进行搬运。

古人入殓时多采用玉塞件堵住七窍,以防止魂魄从七窍钻出,死者魂飞魄散不得往生。考虑到慈禧生前极爱夜明珠,李莲英便将其作为玉塞件置入慈禧嘴里。

这课后来被研究判断价值达8亿的夜明珠,在1928年六月,由孙殿英队伍一个士兵用兵器撬开慈禧的头骨后,取了出来。

东陵遭劫,满清遗老遗少视之为奇耻大辱,纷纷上诉政府,迫于压力,孙殿英将此些珠宝打点不少大头目。其中,这颗大夜明珠经戴笠之手赠到了宋美龄手中。



有人曾用一句话道尽宋家三姐妹:大姐爱财,二姐爱国,三妹爱权。

传闻宋美龄对此珠兴趣不大,便命人将其缝制于鞋中。蒋夫人果然豪气,一脚挪动便是一座城池。后来宋美龄侨居美国后,这课珠子再无下落。

其实,以宋美龄生前对此夜明珠的不屑一顾,有可能会被其爱财如命的大姐宋蔼玲钻了空子,三言两语就易主了。也有可能宋美龄带到了美国,遇到了她认为适合拥有这课珠子的人而赠送了也说不准。时间已过去那么多年,若要寻得踪迹,只能等主人自愿现身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