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起灵之前,孝子摔瓦罐是什么意思?

顺林海


大圣人

孔子的追随者孟子(公元前371年——289年)把“孝”提升到了很高的位置,在他的意识里,“孝”是一个人人品的基础,如果一个人连“孝”的概念都没有,那么,他就是一个失败的人,将来注定干不成大事。

孟子把体现孝道的行为分成三个,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不孝有三”。第一,不能赡养父母和关爱家人的人,称不上孝子。第二,不能尊敬父母和履行本分的人,称不上孝子。第三,不能安身立命,不听父母话,为父母送终的人,称不上孝子。

可见,孟子对“孝”的阐述更为具体,也更接地气,是实实在在教导人们怎样尽孝。所以,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遵守。

像农村老人过世,后人穿白戴孝,为老人送终,就是体现孝道的一种具体方式。在送终时,还要举行一些传统仪式,比如,摔碎瓦罐,同样包含了深刻的文化传承。

关于“孝子摔瓦罐”的文化传承,则跟南北朝西魏时期形成的一个感人的故事有关。南北朝时期,战火不断,许多人家的生活朝不保夕,那些贫苦人家的日子更加艰难。西魏北方某地有一户四口之家,成员为父母,妹妹,以及小伙子。在两年内,四口之家发生重大变故,因为饥饿和疾病,母亲、妹妹和父亲相继去世。

到父亲去世时,四口之家已经一贫如洗,小伙子连埋葬父亲的一口薄棺材也买不起,甚至连摆放在父亲灵堂前上香的香碗也没有。小伙子无奈之下,狠下心拿出家里仅有的一只陶罐,陶罐里是半罐种子,是来年播种的唯一希望。他决定把陶罐当做香碗使用,把种子拿去换一片席子,作为下葬父亲的工具。

在倒出种子时,小伙子不小心把陶罐掉在了地上,瞬间摔碎,种子撒了一地。小伙子看到此情此景,伤心得嚎啕大哭起来。他的哭声吸引邻居前来,当邻居得知此事后,为小伙子的孝心大为感动,父老乡亲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你一文,我两文,他三文地凑钱,为这家人办理好丧事。

从此,这则故事被广泛流传起来,是孝子尽孝的具体体现。这则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无论日子过得富贵还是贫贱,为父母尽孝道是做人的基本原则。而丧事又是人生最后的一件大事,不论是富贵人家还是穷苦人家,都要把这件事一丝不苟地做完,才算给生命历程画上圆满句号。否则,在世的和去世的人,都会落下诟病,被人们说三道四。

再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孝子,为了传承尽孝的品质,就一直用“摔瓦罐”的方式,延续着这种观念。所以,我们会在一些土葬仪式中,看到起灵前,孝子会把一只瓦罐高高举过头顶,让其掉在地上打碎。

如今,“摔瓦罐”被融入了一些新意,象征着一个生命彻彻底底地破碎和消亡了,把瓦罐摔出去算是跟这个生命做最后的告别。同时,也表示人已经死了,有去无回,活着的人要节哀,将丧亲之痛摔出去,振作起来好好过完余生。


鸿鹄迎罡


农村起灵之前,孝子摔瓦罐是什么意思?农村农民话三农,看到了,还是说说孝了摔瓦罐的真正含义。


在我们河南,老人死后,在起灵之前摔瓦罐,就是叫《摔劳盆》。而不是所有的孝子,都有摔劳盆这个权利。只能是家中的长子,才配得上摔劳盆。
家中无论女儿多少,那怕儿子最小,这个劳盆必须有儿子摔。家中无儿单有女儿的家庭,经祖人协商有侄子带劳。

首先说一说摔劳盆必须是长子,按过去的说法,长子如父。老人去世后,家里一切事物,听从长子接排。把过去的一切摔掉,重新开始。也就是家里的家业,有长子继承说了算。

独子多女户,无论儿子大小,女儿出嫁没出嫁,这个劳盆必须是儿子摔,说明整个家业是儿子的。

毫无疑问。侄子摔劳盆,也就继承了叔叔大爷的家业。摔劳盆的真正含义就是继承。客观的说,劳盆摔过后,过去的一切不复存在,新的一天开始。


农村农民万岁


我是农村人,今年己五十多岁,经常参加农村各种不同场合的白事(丧事),起灵之前孝子摔得瓦罐是什么意思呢?说来话长,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受历史封建制度的影响。人们追忆死者的方式,可以说,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各地有各地的差异。笔者生活的区域是华北平原。我们这里摔的瓦罐,叫老盆,何为老盆。人死为大,可称老。而盆?古代劳动人,吃饭用的不是碗。而是陶瓷盆。将老盆摔在棺材的大头上。寓意为死者送的最后一餐饭,摔碎是为了让死者能够带走的意思。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农村盛殓死者的棺材大头,都是用的厚厚的木板。后边这头略薄。棺材的组成,由三块长板和两快短板。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由来。



丧事,在农村被看成是一个家庭非常隆重的事情,要有家庭的最长者来主持,去延续。象摔老盆这样的大事,必须有长子来完成。包括举幡和摔老盆,如果长子己逝。则有长孙来完成。其他弟兄或旁系,只有举孝棒的权力。



当然,在起灵前,是要将老盆一次性摔碎,不可来第二回重摔,否则,不吉利。如果孝子一下子没有将老盆摔碎。则有架扶孝子的人,用脚将老盆踩碎,然后上路,整个过程才算完成。


巍巍太行59



农村起灵之前,孝子摔瓦罐是什么意思呢?我来给大家说一下。

人在停丧期间,灵前放有三个离不了:香草乌盆长明灯。

长明灯是用来为亲人照明的,所以不能灭,灭了他们就会摸黑走路;香是为老人指路的,烟走到哪里,魂就跟到那里,所以香也不能灭,灭了就会找不到方向。

那乌盆是干什么用的呢,是为老人攒钱用的,也就是储钱盆。

乌盆用时,儿子、女儿要用铁丝砸成锥子状,各要在底部钻一个洞,儿子要顺时针、女儿逆时针钻动,不准来回钻,直到钻透为止。

钻好后,将乌盆置于灵前,凡乡里亲戚朋友送来的烧纸,都会放进去一部分烧掉,为老人上路准备纸钱。

下葬起灵时,孝子中的老大,如果老大死亡,则由长孙顶起乌盆,被人搀扶着走到在阴阳先生点燃的烟火后边跪下,等待起灵后带老人上路。

烟火是由亡者的枕头糠和杆草混合后点燃的,意在烧烟送老人魂灵上天。

待抬重人一声起灵,长孝子或长孙则将乌盆从头顶拿下,向火堆旁预先放置的石头上摔去,名曰摔老盆。这是在给老人上路送钱花呢!当然用劲越大,乌盆越碎越好,

摔完老盆,孝子和亲戚等就会在前边带路,把老人送到墓地下葬。


石韮花开放的季节


根据有些老人说,摔老盆是帮助过世的人把钱方便带走,也有的人讲,摔老盆是希望过世的先人保佑儿孙后代碎碎岁岁平安,究竟摔老盆是什么意思,因为我懂得不多,我也说不太清楚,如果有哪位朋友知道摔老盆是什么意思,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一起讨论。


家和兴旺\n


这是一个关于农村丧葬仪式的重要问题,很有意思。在我的陕西关中老家,称为摔火盆,这种民俗从前很常见,至今某些村落依然在保留。在死者入土之前,棺木要从家里灵堂中抬出来,放到灵车,开往墓地,这个过程叫做起灵

抬棺木人被称之为祥奉,起灵之时,一般由儿子摔破瓦罐。目前在北方农村的葬礼中,特别是土葬仪式中,广泛保存着这个习俗。

那么,被摔碎的瓦罐是什么,有什么功能呢?这里的瓦罐,其实就是死者丧礼期间灵位下的烧纸盆。

往往是和长明灯摆在一起,有的地方是罐或瓦,也有的叫做纸钱盆,纸火盆,香火盆,表明后代香火旺盛,延绵不绝。在名称上,有的地方还叫摔瓦,摔老盆,摔丧盆,摔尸盆或摔火盆,地域不同,称呼不同。大概在早上六七点,村里帮忙的基本来齐,开始最终葬礼的进行。灵车准备好之后,壮年男子们进入放置棺木的房间,也就是灵堂。

由葬礼大总管或村里的长者给棺木上贴上麻纸,蒙上绣有万古流芳或其他字的红色棺材罩,起灵开始,哀乐响起,吹鼓手也开始演奏。众人抬着棺材走向灵车,孝子头上顶着烧纸盆,在路过门口的时候,要将这个盆摔碎,并要大声哭,表示死者在家里的最后一天了。

死者生前吃饭,死后烧纸,烧纸盆的摔碎,也表明了阴阳两隔的仪式性意义。一般来说,烧纸盆中积累着丧礼期间的纸灰,汇集着亲友的思念和哀悼,散落一地,暂时也不需要清扫,让风自然吹走。

而且,摔破那一瞬间,无法重圆,破碎不堪,也象征着一个生命的彻底消失,具有非常重要的标志作用。如果摔不碎,那就是家里的聚宝盆。有的地方还会让舅舅来摔。可以说,传统中国农村有很多讲究,很多仪式,非常朴实,都有一定道理和价值,是真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慎终追远的智慧。

农耕文明的精髓就在于一系列村落的共同活动。可惜现代懂的人越来越少了,逐步在消逝,成为一个过去的历史记忆。

秦右史,原创通俗历史,专注民间文化。


秦右史


我是殡葬礼仪师,说一下这方面的认识~

任何一种能够源远流长的形式必有一定的文化作为依托,殡葬礼仪作为传统习俗也必然是文化的一部分,就像《入殓师》,入殓的背后也有文化的支撑才能温情,才能感人,所以也只有了解了文化才能传下去。

摔盆是汉人的礼仪。这个盆正名叫“阴阳盆”,俗称“丧盆”。是人去世后,家属给亡者烧纸钱用的,去世后第一次烧的也就叫头纸钱,要烧三斤六两。而起灵后摔盆,通常是以男性为主,亡者长子或者长孙来摔。那么很多家属会问为什么要摔盆,不摔行不行?因为要符合现在社会的现状,跟家属讲的最多的说法是,旧时摔盆是确立跟亡者的亲疏关系,也就是说谁摔盆谁就是亡者财产的继承人。但是到了现在以家庭为主的社会活动群体,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女孩子,又不能不摔,所以又得从民俗说法里去找。

在民间习俗里,瓦盆的形式有多种,其说法也不一。主要的有,一是说这代表亡者的锅,摔得越碎亡者越容易携带,瓦盆摔碎了,跟亡者说一路走好,也是跟亡者说你现在是去另一个世界了,除非瓦盆重聚,不然到了阴间继续用锅开火生活,好好的去投胎。

还有种是,瓦盆底有个洞,流传的说法是:阴间有位强迫死者喝一“迷魂汤”的婆婆,使其神智迷糊,喝了以后忘记阳世的亲人,儿子准备这一有孔的瓦盆, 可使“迷魂汤”漏掉,并打碎瓦盆,以免死者误饮。还有的人说,人生浪费很多水,到了阴间要被罚喝脏水,喝不完不能投胎,那么多水怎么喝的完,就用这个带孔的瓦盆去舀,可使脏水漏掉。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的殡葬并不像从前的草席裹身就能埋掉。但大多数人对于人死后该怎样做并不清楚。我希望能将“厚养礼葬”的观念深入现代人的思想中。


逝圣归和


死者为大,入土为安,即表明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又显示对逝者的尊重。

生老病死是在平常不过的事,城市实行火化,入葬的仪式就简单了许多。在农村,土葬居多,很多老规矩依然盛行。比如守灵三天,在大街上焚烧死者衣服等等。而孝子摔瓦盆就是出殡前一项重要仪式,那么孝子为啥要摔瓦盆,这里究竟有什么说法呢?



瓦盆各地叫法不一,有的称之为吉祥盆,有的唤做金钱盆,当然,叫孝盆子的居多,这是给逝者烧纸钱的专用盆。一般都是从集市购得,它直径大约4寸,深约一寸,底部中间还有一个圆孔。

关于孝子摔瓦盆说法有多种,其中流传最广的是:瓦盆相当于老人生前吃饭用的锅碗,把它摔碎了,就可以让老人不在留恋人间烟火,安安心心到另一个世界。还有一种说法是怕老人在奈何桥上和迷魂汤,把瓦盆摔碎了 ,老人就没有了和迷魂汤的工具了,如此,就不会忘记自己在世上的亲人了。总之,它寄托了生者对逝者的依恋、关心。



瓦盆虽小,干系重大,不是谁都可以摔的。一般摔盆的重任有长子担当,长子不在,有次子来完成。如果老人没有孩子,就有亲侄子来执行,女儿是没有这个权利的,这也是农村重男轻女一个重要原因。没人摔盆子,不仅意味着绝户头,老人也会走的不安心。

盆子要求一次性摔碎最好,摔两次就有些不吉利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都会在孝子面前放一块石头,盆子摔在上面,几乎都会粉身碎骨。如果真的没摔碎,抬棺的人会上前用脚把它踢碎,这才开始出殡。

农村过去死一个老人,会惊动一个村,大家都会去帮忙。现在虽没有过去那么隆重,但守灵、摔盆子这些老规矩还是被一代又一代传承者。这既是传统,又是我们民族的一个特色 ,充分反应了儿女对已故父母的敬重与追思。


洛水清风cuixiaosheng


问:农村起灵之前,孝子摔瓦罐是什么意思?

过去父母亡故叫"当大事″。

起灵之前,主孝子摔瓦盆,扛引魂幡,这是农村习俗。

这摔老盆的习俗,各地有各地的说法。但最早的早普遍的说法是古代一个故事。

年代不可考,就是古时候吧,有一家老人故去,儿子很孝顺,但家里很穷,无钱葬父,但丧父乃"当大事″,家中只有一陶罐谷种,他把陶罐砸开取一碗放在灵前,想用谷种换一领席子葬父,邻居们受到感动,凑钱买来一口薄皮棺材,帮他办完丧事。

从此留下习俗,周围凡有老人故去,无论穷富,出殡起灵前都要摔瓦罐或瓦盆,这叫破家葬老。

意思就是"当大事",为葬父母倾其家业,日子不过了也要尽孝道。

以后就是"穷儿不可富葬″,以摔老盆代之。






金苹果老楊


问题:农村起灵之前,孝子摔瓦罐是什么意思?

在农村,有很多习俗和讲究时值今日依然在沿用,在农村参加过葬礼的朋友应该都见过,就是农村在埋葬老人时,当棺材由众人抬起的那一刻,一般由家里的儿子将烧纸钱的土瓦盆或瓦罐重重的摔在地上,摔的粉碎,那么这个摔瓦罐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取义岁岁(碎碎)平安,让老去的亲人在天之灵保佑孩子们岁岁平安。


在农村摔瓦罐这个也是有些讲究的,不是说那个人随便就被叫来都可以摔的,老人去世后,给老人戴孝帽的都是孝子,而这个摔瓦罐的一般是家里的老大儿子,如果没有老大,那么按照年龄顺序,长幼顺序来选人。如果家里的男孩子还比较小,没有力气举起瓦罐,而父亲发生了意外死亡,那么可以在妻子的帮助下一起抬起瓦罐摔下。对于家里没有儿子的,我们这里可以由上门女婿来摔这个瓦罐。

在我们这里的农村,孝子摔下瓦罐后,需要从棺材的下面有大头爬进小头爬出,这个时候就可以起灵前往坟地入土下葬了!这个每个地方的说法不一,有的地方只摔瓦罐,人不用爬棺材,有的地方说女婿不可以摔瓦罐,还有的说无子无侄没有人送终的不摔。也不知道大家哪里也是不是这样讲究的呢?

我是【洞察三农万象】头条号作者、三农问答达人,我将以专业的精神专注的态度专讲三农问题,为大家解疑答惑,欢迎大家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