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野」“一帶一路”經濟帶農業合作發展思考

「视野」“一带一路”经济带农业合作发展思考

「视野」“一带一路”经济带农业合作发展思考
「视野」“一带一路”经济带农业合作发展思考

2018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视野」“一带一路”经济带农业合作发展思考
「视野」“一带一路”经济带农业合作发展思考「视野」“一带一路”经济带农业合作发展思考
「视野」“一带一路”经济带农业合作发展思考

從2013年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大倡議提出至2016年5月《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方案落地、2017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勝利召開,經過5年的發展,這一宏大的倡議已經由構想逐漸落地,引起沿線國家的廣泛共鳴,以“共商、共建、共享”為主的和平發展、共同發展理念逐漸為沿線國家接受和響應。

農業作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合作的重要內容,具有“農業大國數量多、農業增加值在全球居於前列、農業比重整體高於全球平均水平、是全球穀物產量最高的地區之一、農業用地面積佔國土面積比重高、人均耕地面積居於世界前列”等特徵,沿線國家的氣候、土壤、水、耕地、投入等本底資源、勞動者的素質、科技對農業的貢獻、農業生產力水平、農業生態環境狀況、對農業科技的需求、種植制度、養殖制度、農產品加工及貿易、對外政策等究竟如何,是否掌握,對中國及沿線各級政府及企業利用這一倡議,實現農業走出去政策的制訂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 針對“一帶一路”倡議下農業合作健康持續發展,亟待開展以下幾方面的問題研究。

「视野」“一带一路”经济带农业合作发展思考

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業合作發展的需求研究

作為倡議國的責權利。“一帶一路”倡議是沿線65個國家間人民的共同事業,作為倡議國,首先要明確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在通過這一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經濟的道路,在主導全球政治經濟遊戲規則制定、經濟發展、區域穩定、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營養與糧食安全等方面肩負的道義與責任;其次,中國應該明確本國在這一倡議中的政治、經濟、文化、國家安全等方面的戰略訴求;第三,客觀分析研判“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產品與中國市場的需求分析,明確中國國內市場對一帶一路國家的農產品需求情況;第四,作為倡議國,我們能夠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業的發展提供多大市場、那些領域的技術支撐、多大程度上的金融支撐;

弄清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戰略需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自然資源狀況、經濟發展本底、民族構成、宗教信仰、生產水平、種養殖業結構的差異非常大,導致其對生產技術、科技產品、農產品等方面的需求差別非常大,他們農業發展需要什麼樣的技術、那些方面的支持是雙方開展合作的基礎,因此,構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業合作發展戰略需求清單,是雙方有效合作的戰略基石。

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業合作層次與梯度研究

“一帶一路”沿線涉及到65個國家,佔據當今版圖的三分之一,是全球重要的種植業、養殖業和農產品生產基地;作為倡議國家,中國農業在與沿線國家開展合作的時候,在平等互利,共享共贏的原則下,客觀評估沿線國家對中國農業走出去國家戰略的支撐度、契合度、配合度、需求度和安全度,在弄清“五度”的前提下,制訂分層、分段梯度推薦的實施計劃,確定那些國家優先開展合作國家、那些區域是重點發展的區域、那些農業領域是重點開發的領域,以點帶面,建立“一帶一路”經濟帶典型國家、產業、企業、組織開發合作的戰略支撐點。

中國“一帶一路”沿線省區與沿線國家間農業合作模式及互補機制研究

中國“一帶一路”沿線省區與沿線國家間農業合作模式及互補機制研究

“中國+”是“一帶一路”合作的基本框架,“中國+”什麼呢!是中國+蒙俄,中國+中亞五國、中國+獨聯體外高加索地區、中國+西亞北非、中國+東南亞,中國+南亞等等一系列組合。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國內不同區域之間經濟體量、經濟水平、發展需求各不相同。與絲綢之路經濟帶非常緊密的西北地區和東北地區,主要有關中城市群、寧夏沿黃經濟帶、蘭西格經濟圈、烏魯木齊城市群、伊寧-霍爾果斯城市群、喀什-阿圖什城鎮、東北經濟區、兩個國家級新區西鹹新區和蘭州新區;在與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關係緊密的西南地區和東南沿海地區有成渝經濟區、長三角經濟去、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環渤海經濟區和海峽西岸經濟區等經濟區。這些城市群是是對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業合作開發的重要支撐點,是國家意志在這一倡議中的重要體現。因此,城市群(圈)及經濟帶是“中國+”戰略框架的中國要素的代表;研究中國區域經濟帶、城市群農業走出去戰略與沿線國家間的農業合作模式及合作機制,對於實現國家意志非常重要;其次重點研究中國西部二次開發戰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沿海開放戰略等國家重大戰略與沿線國家農業產業政策的銜接機制。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業本底資源調查研究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形、土地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土壤類型、種植制度、養殖制度、人口、生物多樣性等如何,生態環境狀況我們是否清楚,非常有必要,對沿線國家的農業本底資源狀況通過國際合作途徑,調查清楚,為雙方的合作開發獲取有價值的數據支撐。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業生產能力水平研究

“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分屬不同的生態類型、自然資源本底、農業結構和生產力水平差距非常大,客觀評價沿線國家糧食、肉、奶、禽蛋生產能力水平,研究不同國家農業發展能力,對開展針對性的農業合作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業結構、現代化水平及進程研究

由於區域政治原因,沿線很多國家農業發展始於上世紀前蘇聯的解體,如中亞五國、外高加索部分國家等,自助發展的時間相對較短,農業結構及發展水平差異性比較顯著,研究沿線國家種植業結構、養殖業結構特徵及其農業機械化、信息化、農業標準化、化肥投入、灌溉水平等表徵現代化程度,科學分析沿線國家農業結構特徵、評估沿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及其進程,對科學制訂參與沿線國家農業開發戰略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業綠色發展與糧食生產潛力研究

綠色發展是中國發展的重要指導理念,在推進“一帶一路”倡議過程中,作為負責任的國家,特別要關注參與沿線國家農業合作中的綠色發展能力的建設,弄清楚沿線國家生態環境的本底值,生態建設狀況、綠色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及需求,力求在合作中實現綠色發展;客觀評價沿線國家水土資源糧食生產潛力、科技對糧食生產提升潛力等糧食生產潛力;科學評估沿線典型國家作為中國糧食安全補充來源的可行性與風險性。

“一帶一路”沿線農業科技合作機制與平臺

農業科技領域的合作是中國參與沿線國家開展合作的重要途徑,目前中國很多大學通過與沿線國家高等教育機構建立合作聯盟,構建了大學間科教人員層面上的合作,開展作物新品種引進、栽培技術展示、農業科技人員培訓等多方面的合作交流,處於初始階段。中國相當一部分優質科教資源,由於語言、文化、政策等原因,尚未建立起有效、深入、互信的人員溝通、交流機制,因此,通過研究構建國家層面上的合作交流機制,制訂合作政策與權益保障機制,引導雙方科研機構及人員,開展深層次的合作。

基於大數據平臺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業戰略諮詢的信息共享平臺

當前國內外有針對的機構、學者參到“一帶一路”倡議的諮詢與研究中,但是數據信息不全、統計口徑不統一、數據的碎片化問題等一直是困擾政府、機構及參與這一研究活動學者最頭痛的事情,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通過構建國家間戰略互信機制,在同一指標、同一數據採集規範的原則上,建立集農業自然資源、社會經濟資源、生態、人口、農業生產、國際貿易等為主的信息共享平臺,為“一帶一路”戰略諮詢的順利開展,提供強有力的數據信息支持。

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業合作發展的風險管控措施及應對機制研究

地緣政治風險、安全風險、經濟風險是中國在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業合作面臨的主要挑戰;在地緣政治方面,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政局並不十分穩定,黨派更替、宗教紛爭都這一合作必須承擔的挑戰;在安全風險方面,一帶一路國家多與近年來恐怖活動多發區多有重疊;在經濟風險方面,沿線國家的投資環境並不十分良好,風險較大,在參與項目開發過程時必須考慮潛在的經濟風險;因此,研究如何構建基於國家層面的風險管控措施及應對機制,保障中國參與沿線國家農業開發的收益,不僅十分重要而且非常迫切。

通過對國內外公開發表文獻的分析,“一帶一路”倡議已經成為國際國內學界、政界關注的焦點,成為中國融入世界經濟的重要戰略支撐。以互利共贏為基礎、文化交流為紐帶、政策互信為保障、科技合作為突破、產業互補為抓手、網路互通為途徑、共同繁榮為導向的農業合作發展的思路,初步形成。農業作為中國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內容,中國應注重研究沿線國家農業合作發展的需求、合作層次與梯度、農業合作模式及互補機制、本底資源調查、農業生產能力水平、結構、現代化水平及進程、綠色發展與糧食生產潛力、農業科技合作機制與平臺、戰略諮詢的信息共享平臺、風險管控措施及應對機制等十個方面的戰略問題。

「视野」“一带一路”经济带农业合作发展思考

馮永忠,男,甘肅渭源人,民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副主委,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耕作教研室秘書、耕作教研室主任、農學系副主任、農學院院長助理,現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副院長,中國農學會耕作制度分會副秘書長。主要從事農業生產過程廢棄物生態循環利用技術與模式、農業區域發展與規劃設計等方面的研究。

主編《區域農業發展規劃原理與案例》(2014.1)《埃及尼羅河三角洲農作制調查研究》(2014.9)、《西北地區農村產業結構升級及調整戰略研究》和《江河源區生態環境演變與質量評價研究》專著4部,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參編《農業資源與區劃》國家級規劃教材1部,在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Apply energy,Bioresource technonlogy,生態學報等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申請獲批國家專利5項,其中發明專利2項;主持和參加國家水汙染重大專項、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重點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行業專項(農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林業局948項目、陝西省13115重大科技專項計劃項目等30餘項國家級和省部項目;主筆完成陝西生十三五種植業科技發展規劃、寶雞市金臺區、渭濱區、西鹹新區秦漢新城、灃東新城、青海省海東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甘肅臨夏縣北塬循環農業示範區、陝西千陽縣農業產業規劃十餘項;指導研究生29名,畢業17名。

「视野」“一带一路”经济带农业合作发展思考「视野」“一带一路”经济带农业合作发展思考
「视野」“一带一路”经济带农业合作发展思考「视野」“一带一路”经济带农业合作发展思考
「视野」“一带一路”经济带农业合作发展思考

推進黨的建設

新的偉大工程

「视野」“一带一路”经济带农业合作发展思考
「视野」“一带一路”经济带农业合作发展思考

長按左邊二維碼

感謝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