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水做飯不用煤,他們為貧困村引來“小太陽”,全年節能4萬元


“這個太陽能灶,是我們為精準扶貧建起的‘小太陽’,村民可用太陽能灶做飯、燒水等,每臺太陽能灶一年可為村民節省費用五六百元呢。目前,全村已累計推廣太陽能灶70多臺,一年下來,可為全村節省能源消耗四萬元左右……”衡水市委宣傳部駐村工作隊的馬三坤指著太陽能灶欣慰地說。2016年2月工作隊進駐衡水市武邑縣武邑鎮劉家莊村開展扶貧工作,兩年多的時間,工作隊已經成為百姓致富的“引路人”。

劉家莊村位於武邑北部,其中耕地 500畝,2016年底全村人口74戶243 人,人均耕地2畝。2017年初貧困人口39戶,2017年底 38戶脫貧,剩餘1戶4 人未脫貧,貧困發生率1.6%。

扶貧先扶智,在衡水市委宣傳部駐村工作隊的爭取下,村裡建起了愛心圖書室。馬三坤介紹說“利用圖書室,鼓勵村民們豐富頭腦、科學種田,努力轉型為新型農民,同時豐富村民業餘生活,形成積極向上的鄉風。”圖為村民在圖書室學習種植技術。

為方便群眾辦事,第一時間幫助群眾解決困難,工作隊在辦公室門口張貼工作人員去向牌,在崗、請假、外出、開會、入戶,五個去向狀態,群眾一目瞭然,不再為辦事找不到人而犯難。

“剛來時,街道兩旁雜草叢生,生活垃圾到處都是……”馬三坤想起剛進村時的情形,依然是記憶猶新。駐村以後,工作隊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作用,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積極創造條件,使該村被確定為美麗鄉村重點建設之一,在村內建設了休閒廣場、演出廣場,硬化了全部大小街道,沿街建成了花池,牆壁全部粉刷、作畫……如今,劉家莊村的村貌煥然一新。以“花香小鎮、大美劉莊”為主題的美麗鄉村正呈現在人們面前。


乾淨整潔的硬化路,色彩鮮豔的彩繪文化牆……時下,走進劉家莊村,撲面而來的是一股股美麗鄉村的濃郁氣息,盡收眼底的是一處處自然清新的怡人風光。一幅幅傳播文明、反映鄉村面貌的文化彩繪被“搬”上了牆,不僅扮靚了村莊,美化了鄉村環境,還讓原本單調的白牆瞬間有了靈氣,也為改善鄉風文明錦上添花。

“扶貧政策好,給我們帶來了實惠。市委宣傳部駐村工作隊免費給全村安裝了太陽能灶,以前我們都是用玉米稈和煤燒水做飯,現在燒水、煮稀飯、蒸饃都可以用太陽灶,綠色環保無汙染,又經濟實惠,一句話,忒好用了。”提起太陽能灶的好處,村民王紅霞讚不絕口。

“通過走訪發現村民們每家做飯、燒水,普遍採用電、液化氣、煤和柴草,用電用氣做飯燒水費用高,會佔用村民很大一部分經濟支出,而且燒煤、燒柴草既不衛生又汙染環境,為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工作隊通過多方籌措資金,為全村74戶免費安裝了能燒水、做飯、炒菜的太陽能灶,就是想竭盡所能減少村民的負擔。”馬三坤說,太陽能灶是利用太陽能輻射,通過聚光等形式獲取熱量,進行炊事烹飪食物的一種裝置,不燒任何燃料,沒有任何汙染。


工作隊“安家”在村委會,馬三坤在一間小平房裡工作、生活,自己開火做飯,吃、住在村裡,真正做到了“與村寨無縫隙,與百姓零距離”。

馬三坤不會開車,每次往返家和村之間都要乘坐近一個小時的公交車。平時,從村裡到縣城辦事,也都是熱心的村民們借給他電動三輪車用。圖為採訪期間,正趕上馬三坤要去縣城辦事,村民馬小六就主動把車推出來給他用。

“回城時,王彥兵書記會時不時地給我們帶一些新鮮的水果,真是不管在哪兒,心裡都裝著我們……”駐村更要“駐心”,衡水市委宣傳部駐村工作隊在村裡工作時,把群眾的冷暖抓在手中,掛在心上,學著說村民說的“土話”,跟著村民的生活節奏吃住和勞動。


“工作組來了之後,不管有什麼困難都會盡力幫我們解決,尤其是對我們這些老人。他們幫我把房子修了,門也換了,一有空就來看我,陪我說話聊天、幫我做飯。現在,工作組還幫我加入了合作社,每年還有幾千塊的分紅呢!”60多歲的馬站忠手腳已經不利落了,連做飯都很困難,但說起工作隊,他激動地連連稱讚。

 “村裡人沒有一個不喜歡他們的,看我這閨女跟他們多親……”村民王紅霞說。2年多來,工作隊通過跑關係、拉贊助的方式,為村裡修建了文化廣場、贈送了文化器材、捐贈玉米小麥種子,組織醫院免費為村民檢查身體,組織志願者、志願組織進行幫扶慰問,同時為全村每家每戶免費安裝太陽能灶,收穫了村民的信任,他們也和村民成為了一家人。

如今,劉家莊村終於實現了全村脫貧出列,但是衡水市委宣傳部駐村工作隊依舊紮根在一線,為了讓劉家莊村更美、老百姓生活更幸福,他們一直努力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