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在唐朝以後為何不是首都?其實朱元璋惦記很久了

周秦漢唐的輝煌歷史都在關中地區沉澱,西安也一直作為首都榮耀無限。中國古代的帝王都講究一個“正統”觀念,比如朱元璋的土話聖旨其實是模仿元朝以求正統名聲。但是有一個奇怪的地方,西安,作為一個古代首都的代名詞,自唐朝以後就再也沒有成為帝國首都,這是為什麼?

西安在唐朝以後為何不是首都?其實朱元璋惦記很久了

先說說宋朝。趙匡胤定都在開封。這並不是趙匡胤召集大臣謀士精心策劃或者找方士能人多方考察的結果,其實這是趙匡胤所繼承的“正統”,因為他繼承的是五代時期的“後周”,後周的首都就是開封。這也是大一統王朝定都放棄了西安的首例。按理說新王朝的首都都是按照上一代來,後周為什麼沒有繼承唐朝的首都長安呢?原因很簡單,長安經歷了數次戰火洗禮,已經成為了廢墟,新朝建立根基不穩,重建長安城太費財費力。

開封作為漕運城市,在戰火中數次被加固,各種設施都很完整,所以成為了後周的首都。幸運的是在後來的戰亂中後周也一直沒被戰火過度波及,開封被保存的很好,所以趙匡胤正好接了這個盤。

西安在唐朝以後為何不是首都?其實朱元璋惦記很久了

南宋,呵呵。元朝嘛,這些人壓根就沒打算在中原常住,騎馬才是他們的最愛,所以首都很隨便。明朝。朱元璋作為漢人,自然很希望在西安定都,不管怎麼樣在漢人心中西安永遠是一個令人憧憬的地方。但是明朝早期是沒條件,北方的元朝餘黨還在虎視眈眈,關中地區還有其他的藩鎮割據勢力,只能定都南京穩住陣腳。定都第二年,陝西平定,朱元璋開始興奮了,定都西安的念頭又浮了上來,同時開封、北平、臨濠(朱元璋老家)也被納入備選目標。

臨濠直接就被踢了,因為這個純屬個人想法,實際情況根本不符合。北平不錯,可以鎮守北方,但是朱元璋咬了咬牙把北平給了愛子燕王朱棣。開封這時候成了唐末的長安,也被戰爭摧毀了,踢掉。最後就剩下西安了,朱元璋天天想著去西安,到了明朝建立二十多年了還派太子朱標去西安考察,不幸的是朱標回南京就病死了,西安成了朱元璋的傷心地,於是從此再也沒有提過遷都西安。

西安在唐朝以後為何不是首都?其實朱元璋惦記很久了

後來燕王朱棣篡位,本來應該繼續定都在南京,但是他不正統啊,天天心虛,乾脆遷都回了自己的老家北平,並改名北京。清朝繼續北京,沒啥說的,繼承前朝,正統嘛。

西安在唐朝以後為何不是首都?其實朱元璋惦記很久了

當然了,定都這種事能說道的有很多,後世的分析和猜想也是層出不窮。作為新晉的皇帝,定都在西安自然是最佳選擇,畢竟這裡象徵了正統皇權,標誌著自己不是一方諸侯而是正經皇帝。但是開國不易,百廢俱興,新皇帝最需要的是首都,而不是西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