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男友洗钱4400亿被抓?吴佩慈怒了:已经起诉不再忍!网友:生了三娃还不结婚……

最近的娱乐圈,又爆出一个大瓜

吴佩慈男友 香港著名富豪纪晓波

被抓了?

富豪男友洗钱4400亿被抓?吴佩慈怒了:已经起诉不再忍!网友:生了三娃还不结婚……

富豪男友洗钱4400亿被抓?吴佩慈怒了:已经起诉不再忍!网友:生了三娃还不结婚……

富豪男友洗钱4400亿被抓?吴佩慈怒了:已经起诉不再忍!网友:生了三娃还不结婚……

涉嫌洗黑钱近5000亿港元?!!!

(约4400亿人民币)

消息一出便引发吃瓜群众的广泛关注。作为现任女友的吴佩慈立刻坐不住了。

对此,吴佩慈面对记者时表示晚上才与纪晓波出门吃过饭,并回应媒体说:“神经,都没法理,真的就有人闹不停,很烦。”

随后,还发微博说,已经正式起诉,不会再容忍,并于今天下午晒出了律师声明。

富豪男友洗钱4400亿被抓?吴佩慈怒了:已经起诉不再忍!网友:生了三娃还不结婚……

富豪男友洗钱4400亿被抓?吴佩慈怒了:已经起诉不再忍!网友:生了三娃还不结婚……

虽然截止目前,微博爆料的真实性还无从考证,但是这一次,吴佩慈似乎是真的生气了。

在此之前,吴佩慈也曾因为纪晓波与“星女郎”林允的绯闻出面辟谣。

富豪男友洗钱4400亿被抓?吴佩慈怒了:已经起诉不再忍!网友:生了三娃还不结婚……

对于这个传闻,林允经纪人迅速做出了回应,说两人根本就不认识。还请网友们不要相信。

随后,吴佩慈也发微博辟谣,帮纪晓波澄清,还说林允才22岁,才成年,不要随便侮辱别人的名誉。

富豪男友洗钱4400亿被抓?吴佩慈怒了:已经起诉不再忍!网友:生了三娃还不结婚……

像这样纪晓波一出事,吴佩慈就充当老公的新闻发言人的例子数不胜数……杨恭如、林心如、熊黛林、黄奕、陈瑶灵等,甚至还有老徐……都榜上有名。

富豪男友洗钱4400亿被抓?吴佩慈怒了:已经起诉不再忍!网友:生了三娃还不结婚……

虽然屡次出面为男友澄清绯闻,稳固自己的“正宫”地位,但是吴佩慈似乎,并未与纪晓波成婚,即便她已经为他生下了两子一女……

两人相识于2011年芭莎慈善晚宴,火速相恋。恋爱后分手又复合,可谓是一波三折。2012年3月,媒体报道纪晓波求婚成功两人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而吴佩慈第一时间否认了这个传闻。

富豪男友洗钱4400亿被抓?吴佩慈怒了:已经起诉不再忍!网友:生了三娃还不结婚……

2013年9月,当大家以为这已经是一段快餐爱情的过去式时,吴佩慈却突然爆出自己已经有了四个月的身孕,孩子的父亲就是纪晓波!吴佩慈还说,纪晓波甚至献上了10.6克拉的超级大钻戒。

富豪男友洗钱4400亿被抓?吴佩慈怒了:已经起诉不再忍!网友:生了三娃还不结婚……

然而,这场婚礼,似乎成了遥不可及的梦。

2014年2月,吴佩慈在医院剖腹产下女儿小蕊蕊↓

富豪男友洗钱4400亿被抓?吴佩慈怒了:已经起诉不再忍!网友:生了三娃还不结婚……

2015年11月,二胎出生↓

富豪男友洗钱4400亿被抓?吴佩慈怒了:已经起诉不再忍!网友:生了三娃还不结婚……

2017年6月,三胎出生↓

富豪男友洗钱4400亿被抓?吴佩慈怒了:已经起诉不再忍!网友:生了三娃还不结婚……

已经生了三个孩子,却仍没有成婚。遥想几天前,为李泽楷生三子嫁不进豪门最终分手的梁洛施,在节目《奇葩说》中洒泪。

富豪男友洗钱4400亿被抓?吴佩慈怒了:已经起诉不再忍!网友:生了三娃还不结婚……

不知道吴佩慈的豪门之梦,是否能够实现……

富豪男友洗钱4400亿被抓?吴佩慈怒了:已经起诉不再忍!网友:生了三娃还不结婚……

回归本次事件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自媒体、社交平台等渠道在信息传递的作用举足轻重

例如前段时间的小沈阳“被抓”、刘欢“病危”…

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 也会遭遇名誉权被侵害的情况

那么,该如何拿起法律武器维权?

一起来听听专业律师的分析:

富豪男友洗钱4400亿被抓?吴佩慈怒了:已经起诉不再忍!网友:生了三娃还不结婚……

韩腾飞

“律师来了”签约律师,浙江东鹰律师事务所民刑法律部律师,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法律硕士,执业方向主要为民商事诉讼。

结合本次的吴佩慈男友纪晓波的这次风波,明星的名誉权纠纷事件往往能获得广泛关注,但普通人的名誉权也不容忽视,因为名誉权是每个人依法享有的权利,而且不止自然人享有名誉权,社会组织也享有名誉权。

本文对娱乐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不作评论,在此着重谈一谈名誉权被侵害时的法律保护问题。

一、什么是名誉权

名誉权是民事权利的一种,民事权利可分为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名誉权属于人身权利。

从概念上来讲,名誉权是指民事主体就其自身属性和价值获得的社会评价,所享有的保有和维护的权利。一个自然人或组织在社会中生存发展,势必会与其他社会成员产生联系,其他社会成员会从品德、才能、声望和社会形象等方方面面对该自然人或组织作出社会评价。这些社会评价是自然人或组织经其在社会生活中长期的行为而形成的,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名誉权虽然不具有直接的财产内容,但却间接地与财产价值相关,比如,一个人的社会评价积极正面,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利于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从而获取经济效益。正因为名誉权体现着人格尊严,也间接地具有经济价值,所以法律对之有完善的保护措施。

我国《民法总则》和《侵权责任法》对名誉权都有规定。《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条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规定:“ 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侵害名誉权者,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名誉权体现为对民事主体的社会评价,那么名誉权侵权即是指侵权人通过实施一定的行为去降低其他民事主体的社会评价。名誉权侵权应当符合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第一,有行为,指侵权人实施了降低其他民事主体社会评价的行为,如通过各种宣传手段贬低他人的品德、能力;

第二,有过错

,过错是指侵权人的主观状态,有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名誉权侵权行为一般都表现为故意;

第三,有损害后果,名誉权侵权的损害后果是指被侵权人的社会评价降低,而不表现为或不直接表现为经济损失;

第四,有因果关系,即被侵权人的社会评价降低是因侵权人的行为所导致。

三、名誉权被侵害时的法律保护措施

有法谚道“无救济则无权利”,当名誉权被侵害时,法律必须为被侵权人提供救济措施,否则名誉权就会沦为空文。从侵权人承担责任的严厉程度由低到高来分,我国法律对名誉权的保护措施可分为民事救济、行政救济和刑事救济。

(一)民事救济

民事救济措施主要规定在《侵权责任法》中,该法第十五条规定,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和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名誉权被侵害时,被侵权人可通过民事诉讼途径向法院起诉侵权人。在上述责任方式中,被侵权人可以选择的有:

(1)停止侵害,即要求侵权人停止正在实施的侵害名誉权的行为。

(2)赔礼道歉,即要求侵权人当面或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赔礼道歉,可以是口头赔礼道歉,也可以是书面赔礼道歉。

(3)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即要求侵权人采取补救措施,以恢复被侵权人之前的社会评价。

(4)赔偿损失,即要求侵权人赔偿经济损失。由于名誉权不具有直接的财产内容,侵害名誉权给被侵权人造成的经济损失往往难以举证证明,所以很多情况下被侵权人会选择要求侵权人承担象征性的赔偿责任,如赔偿1元。此外,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自然人在名誉权被侵害的情况下,有权要求侵权人赔偿一定金额的精神损害抚慰金。以上责任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二)行政救济

行政救济措施主要规定在《治安管理处罚法》中,该法第二条规定:“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由此可知,对于侵犯人身权利,但尚不构成犯罪的治安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可对违法行为人予以治安行政处罚。具体到侵害名誉权方面,《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下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依据这一规定,在他人公然侮辱或捏造事实诽谤受害人,从而侵犯受害人名誉权的情况下,受害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人进行行政处罚。

(三)刑事救济

对侵害他人名誉权的人进行刑事处罚,是最严厉的制裁方式。《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侮辱罪。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侮辱行为和诽谤行为都会侵害他人的名誉权,情节严重的,被害人有权选择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依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除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外,侮辱罪和诽谤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自诉案件。也就是说,对于一般性的侮辱罪和诽谤罪案件,被害人需要自己收集证据直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而不是由公安机关侦查,再由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此外,依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三款的规定,在通过信息网络实施情节严重的侮辱行为和诽谤行为,被害人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协助收集证据。

上下滑动查看

综上所述,名誉权被侵害时的法律保护手段有:(1)被侵权人向法院起诉侵权人,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

(2)被侵权人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对侵权人进行行政处罚;

(3)在侵害名誉权的行为非常严重,构成侮辱罪和诽谤罪的情况下,被害人可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追究侵权人的刑事责任;

(4)对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侮辱罪和诽谤罪案件,被害人可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侦查后,交由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