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000%!委內瑞拉通貨膨脹持續瘋漲中

本週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委內瑞拉的通貨膨脹在10月份已經達到830,000% ,而這一情況還在持續惡化之中。

惡性通貨膨脹

830,000%的通脹意味著,去年同期需要用1元買到的東西如今已經價值8300元。9月份時這一數值是488,000%,一個月間通脹幾乎漲了一倍。所幸與前一個月相比的環比增速有所下降,9月份是233%,10月份是147%。

而委內瑞拉的這種情況已經為時不短,從2016年11月份到現在,月度通脹超過50%的情形已經經歷了24個月,高峰期時每17.9天物價就翻一倍。

當然這也並非史無前例,1923年,德國印鈔償還戰爭債務,價格幾乎每三天半就翻一番,換取1美元需要6.7萬億德國馬克。二戰後,匈牙利刷新了這一記錄,物價每15個小時就翻倍。2007年,津巴布韋一年的通脹達到796億%。

這就是被定義為“連續30日月度通脹率超過50%”的惡性通貨膨脹。

當地經濟學家預測,年底委內瑞拉的通脹還會加速,因為屆時獎金的發放會推升物價。IMF預估,2018年委內瑞拉的通貨膨脹將達到140萬%,明年會達到1000萬%。

據統計,委內瑞拉的這次惡性通貨膨脹以物價翻倍所需時間的嚴重程度來看排在史上第23位,以持續時長來看已經排到了第8位。重要的是,這是惡性通貨膨脹這種災難性事件正在進行中的鮮活例證。

紐約時代週刊撰稿人布魯克·拉爾默曾經描述過他1990年代在尼加拉瓜的經歷——揹著一揹包的現金來到餐廳,侍應生要求一手交錢一手交“飯”,因為物價隨時都在飛漲。物資短缺也成為常態,菜單中只有兩個選項。

現在的委內瑞拉也是如出一轍。路透社曾經發表了一批對比圖來展現這種驚人的情況。比如一隻2.4公斤的雞需要花費1460萬玻利瓦爾(8月底時的價格),相當於2.22美元。

830,000%!委內瑞拉通貨膨脹持續瘋漲中


而委內瑞拉的普通工薪階層根本無法負擔。“我們工資有百萬,但我們卻很窮。”一位43歲的當地護士Maigualida Oronoz說,她的工資連給她的孩子買1公斤的肉都不夠。“我們僅夠果腹,如果生病就只有死路一條,因為醫藥都是天價,並且每天都在漲。”

犯罪伴隨著貧窮肆虐,每天有數萬人逃亡到臨近的哥倫比亞和巴西,以尋求足夠的食物、藥品和電力等生活必需品。從2015年到現在,逃往鄰國的委內瑞拉難民已經高達300萬人。這種人類社會中可怕的經濟災難就像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至於源頭,為惡性通貨膨脹下定義並曾經研究過58例類似案例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經濟學家史蒂夫·漢克教授說:“如果你不能相信政府發行的錢,那你就無法相信任何事。”

起因

委內瑞拉原本可以稱得上是“富得流油”——她是世界上已證實原油儲備最大的國家,據稱達到3000億桶,甚至超過沙特。但與曾經的海灣國家和俄羅斯類似,豐富的自然資源令委內瑞拉陷入了產業過於單一的“魔咒”。

油價高漲時,委內瑞拉能夠依靠豐厚的出口收益進口所需的物品。石油收益佔其出口營收的95%,印證了經濟社會中“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大忌。到了2014年油價暴跌,委內瑞拉突然外匯緊缺,因此也無法購入足夠的貨品。去年委內瑞拉GDP縮減了14%,今年預期下降18%。IMF預計人均GDP自2013年以來下降了35%,到2023年將下降60%。

委內瑞拉政府在此之前曾大力改革,國有化企業並不斷提升福利,這在經濟繁榮時期確實降低了失業和貧窮。然而到了經濟受阻之時,這種“大手大腳”的財政支出方式不作出改變的話就成了負累,演變至後來,政府為了填補赤字而超量印鈔,最終導致了人們對當地貨幣喪失信心。“中央銀行印越來越多的錢,以便政府償債,這讓在經濟中流通的錢愈發不值錢。”World First經濟學家Jeremy Thomson-Cook,說道。購買力被破壞,人們湧入商店是為了囤積商品,從而進一步推升物價。

由此,人們帶著數量龐大的現金購買日常用品的情形再現,一大捆貨幣隨時可能變得分文不名。好在如今科技的發達令電子轉帳更為普遍。但即便是這樣,錢這種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在委內瑞拉正失去意義,易貨交易開始盛行,比如富人們會用燕麥棒來支付停車費,公司用雞蛋來當做獎金髮放。

同時,相關的干預政策也於事無補,甚至反而令形勢惡化。價格控制無法彌補物資的稀缺,且令黑市交易滋生。委內瑞拉政府還持續提高最低工資,2013年以來實施了24次,這令許多企業不堪重負,難以轉向多樣化經營且阻滯投資。

8月份,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除了宣佈將最低工資翻三倍以外,還宣佈為當地貨幣——玻利瓦爾的匯率去掉五個零。但是經濟諮詢公司Ecoanalítica總監Asdrubal Oliveros說:“這只是裝點門面的解決方案,實際上於事無補。在通脹如此飆升的情況下,不到幾個月就會回到原點。”據說消息發佈後,當地人非但沒有任何欣喜,反而因擔心政策改變令形勢惡化而更多前往商店囤積貨物。

另一方面,該國手中最大的“王牌”——石油也很難助以一臂之力。因為此前的經營過於依賴海外公司,相應的開發也可圈可點。EIA分析師Lejla Villar說道:“委內瑞拉的問題如此巨大,以致油價的上升也無法改善其石油行業的形勢。他們沒有受過訓練的人員、沒有設備和零部件。”美國能源署預計其原油產量今年會下降至100萬桶每日,明年年底將至70萬桶每日。

總之,委內瑞拉的現狀並不像自然災害那樣簡單粗暴,它的形成並非受到經濟因素的單一影響,而是受到行為心理、政治、國際關係等諸多因素的推動,除了破壞力巨大,想要緩解也絕非易事。

如何解決

對於惡性通貨膨脹,多數專家給出的解決方案是放棄現有貨幣,發行新的貨幣或採用被信任的外幣。

對於去掉五個零的改制,經濟學家們認為並不可行,這也是因為前車之鑑——2000年代的津巴布韋也曾實施類似的政策,但無果後還是不得不放棄了自己的貨幣,並大量採用了美元,這才平息了風暴。

然而,這顯然是馬杜羅總統最不願意採取的方式,他將委內瑞拉如今的亂局完全歸咎於美國發起的“經濟戰爭”,當然也不會讓“敵人”的貨幣變成國家的“救世主”。

他轉而選擇發行新的貨幣,讓許多人大跌眼鏡的是,這是一種加密貨幣。馬杜羅8月份宣佈發行的這種加密貨幣名為石油幣(Petro),被定義為與該國石油產量掛鉤。委內瑞拉政府強調發行加密貨幣是為了給國家吸引新的投資,是“把權力帶回給人民的工具”。“Petro將對我們如何獲得外匯以及如何獲得全世界我們所需貨品和服務具有重大影響。”馬杜羅在2月份宣佈這一計劃時說道。

一些專家認為,這實在是“腦洞大開”。“這些都是無價值的資產,只是相互兌換。”Thomson-Cook稱。CIBC World Markets的Jeremy Stretch對此認同:“你需要看看事情的起因。石油產量已經暴跌,造成了內在的不穩定性。”如果這些專家是對的,那麼委內瑞拉要麼就繼續夢魘,要麼就再次更換貨幣。

但要是這些專家錯了呢?從如今的形勢來看,發行石油幣並沒能治癒惡性通貨膨脹,這主要是因為沒有人在現實中使用這種貨幣,但這種情況可能隨著10月份委內瑞拉政府宣佈將以石油幣支付薪資以及11月份開始公開銷售石油幣而改變。

歸根結底,治癒的“靈藥”在於信心的恢復。達世幣(DASH)發言人說:“貨幣首要是信任的工具。”實施更加有利的改革、承諾降低貨幣供應、平衡財政赤字、促進經濟增長,這些也許才是委內瑞拉擺脫困境的根源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