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51家企业质押总金额达8.84亿元

湖州在线讯“通过发明专利质押,我们顺利从中国银行贷到了2000万元。 ”日前,浙江老娘舅餐饮有限公司负责知识产权工作的陈晓荣告诉记者,这笔钱将陆续投入企业创电中心,用于网上商城、移动桌面点餐等互联网产品研发。据介绍,“老娘舅”目前拥有2件发明专利和12件实用新型专利,还有4件发明专利正在申请中。

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1至10月,我市包括“老娘舅”“太平微特”“欧冶达”等在内的51家企业实施专利权质押融资,质押总金额8.84亿元,位列全省第三,实现贷款融资金额5.32亿元,超额完成国家专利权质押融资试点城市年度目标任务。

据介绍,专利权质押融资是指企业将合法拥有的专利权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融资。“通过专利权质押共获得融资超5000万元。”金洲管道相关负责人卞忠景坦言,湖州探索专利金融深度融合给企业发展带来很大利好。

近年来,为不断优化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政策,我市在出台《湖州市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管理办法(试行)》基础上,带动区县陆续出台多项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的补助对象范围,优化贴息办理流程。

在强化质押融资服务体系方面,我市建立了专利权质押贷款企业需求项目库,探索“政产学研金保介用”深度融合的专利投融资服务体系,建立专利权质押融资需求动态调查机制等。此外,我市还进一步畅通专利权质押登记业务网上办理绿色通道,在“县 (区)初审、平台提交”快捷模式下,质押登记办理时间缩短至7天,今年通过绿色通道实现质押登记总金额1.1亿元。

南浔区建立省内首个电梯产业专利导航数据库,收录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亿多条专利文献并保持实时更新;安吉县探索设立科技金融风险补偿基金、小微企业风险基金池,建立企业专利权质押互助模式,分散单个企业质押风险……在推进专利权质押融资过程中,各区县“金点子”层出不穷。在贷后监管上,财政、科技、金融机构等部门还不定期走访企业,监管资金流向和运作情况,确保资金用于企业技术研发、技术改造等生产经营,不挪作他用。

接下来,我市还将对接金融机构推动专利权质押扩面工作,创新政银企合作模式,加大发明专利产业化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力度,推动湖州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再上新台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