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劉尚希:穩中求進的關鍵在穩定預期


「財經縱橫」劉尚希:穩中求進的關鍵在穩定預期

穩中求進的關鍵在穩定預期

財經縱橫

「財經縱橫」劉尚希:穩中求進的關鍵在穩定預期

★★★★★

良好的社會預期,是經濟平穩健康運行的基石。加強預期引導,做好預期管理,是黨和政府領導經濟工作能力的重要體現,是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的重要保障。

我們黨領導經濟工作的一個重要經驗,就是使社會預期與經濟發展相互促進、良性循環。預期的形成主要是基於人們對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所作出的判斷,同時,形成的預期也會直接影響人們的行為,通過改變消費、投資等經濟活動來加大或者平抑市場波動,進而傳導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層面。因此,良好的預期能夠轉化為有序的經濟行為,在一個可預期的市場和社會環境中,人們就會有動力、有耐心去從事創造和創新活動。而過於悲觀的預期則會導致市場主體的行為短期化,投機炒作賺快錢,使得風險集聚、經濟泡沫化,甚至引致重大經濟或社會危機。

當前,穩定社會預期尤為重要,也更為不易。從國際看,世界經濟仍處於深度調整中,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逆全球化態勢顯現,英國“脫歐”等“黑天鵝”事件頻發,各國政策的溢出效應和回波效應急劇放大,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依然複雜多變,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從國內看,經濟社會發展矛盾多發易發,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仍在培育,傳統動能調整面臨較多困難,特別是在金融、投資、外貿等領域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妥善應對各種不確定性、解決預期惡化等潛在問題的複雜性也在加大。在此背景下,加強預期管理,引導形成良好社會預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準確解讀新常態下我國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發展趨勢,不斷增強宏觀調控政策的科學性、預見性和主動性,相繼出臺多項重大決策部署,讓人們在轉變中看到希望,讓市場在轉型中激發信心,為有效引導社會預期提供了政策的“定盤星”和改革的“定心丸”,有效激發了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和發展潛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也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穩什麼?既要穩速度、穩效益,又要穩政策、穩預期,而核心是穩政策、穩預期。

既要穩當前又要穩長遠,既要穩經濟預期又要穩社會預期。預期就是對未來的判斷,穩定預期就是要使利長遠的經濟行為能夠持續下去。因此,穩定預期既要穩住當前、排除短期因素干擾,又要強調發展的信心支撐和行為的長遠打算,儲備好各種應對手段,在穩的前提下要在關鍵領域有所進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奮發有為。同時,穩預期又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必須從全局和整體上考慮。既要穩住經濟預期這個基礎,又要越來越重視穩住社會預期。尤其是與民生、改革密切相關的預期,涉及對社會遠景和中國未來的看法,最後又會轉化為對執政黨執政能力的信心。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跳出經濟看經濟,跳出經濟預期看穩定預期,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使穩預期工作充分適應新形勢下的新要求。

用穩定的宏觀經濟政策穩定社會預期。宏觀調控本質上是預期管理。首先,政策信號要清晰。明確的政策信號,是穩預期的關鍵,各項宏觀經濟政策導向越明確,落實越有力,市場預期就越好。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貨幣政策要保持穩健中性。其次,要保持戰略定力。在穩定的政策總框架下,要採用靈活、漸進的方式,注重微調手段,把控精準指向,處理好“穩”與“調”的關係,按照主要經濟指標隨時間變化而變化的趨勢與程度,確定預調措施的力度,防止政策大起大落擾亂預期。最後,要堅持問題導向、底線思維。要充分考慮政策風險給民間投資帶來的影響,給民間投資服下政策的“定心丸”,將微觀主體的投資積極性充分激發出來。

用重大改革舉措落地增強發展信心。經驗表明,穩預期的效果往往與改革進展正相關。黨的十八大以來,政治生態得到淨化,改革開放取得新突破,主要領域“四梁八柱”性改革基本出臺,有利於形成良好的社會預期。全面深化改革是穩定預期的前提,如果對改革的信心不足,就會影響對我國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穩預期也就無從談起。只有改革的“進”才有經濟和社會的“穩”,如果改革停滯倒退,“穩”就失去了支撐。因此,既要穩定人們對經濟基本面的預期,又要樹立對全面深化改革的堅定信心,通過加強對改革的整體設計和完善改革的推進方式,促進經濟長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劉尚希:長安街讀書會成員、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

長安街讀書會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勵支持下發起成立,旨在繼承總理遺志,踐行全民閱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學習、養才、報國。現有千餘位成員主要來自主要來自長安街附近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中青年幹部、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員、全國黨代表、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等喜文好書之士以及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高端智庫負責人,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主講專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機構的資深出版人學者等。新時代堅持用讀書講政治,積極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第22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前,經民政部、文化部等相關主管主辦單位報備批覆,長安街讀書會牽頭髮起成立“全民閱讀促進委員會”,作為全國性的人民團體,該機構將通過開發利用全國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大中院校的全民閱讀文化資源,促進全民閱讀活動深入開展。並以黨建為先導,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支撐,努力繼承周恩來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遺志,深入“研讀經典”,讓“全民閱讀”形成人人參與的氛圍,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