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奶媽”到孩子信賴的夥伴,只因為一件小事,我和孩子更親密了

文:胖丫丫成長記


從“奶媽”到孩子信賴的夥伴,只因為一件小事,我和孩子更親密了

愛像一條河,源頭細而瑣碎,千頭萬緒,經年累月,彙集成一條奔湧而去的大河,流經廣闊的地域,滋潤千生萬物,博大而熱烈。生活中的那些點滴小事,就是這些細細的源頭,匯聚成我們和寶寶愛的長河。

從胖丫6個月開始,我就開始工作了,每天早出晚歸,和她分開的時間差不多有13個小時左右。回到家吃飯、餵奶、收拾,加上有時候還要加班工作,能陪到她的時間很有限。姥姥陪伴她最多,除了睡覺胖丫幾乎都和姥姥在一起,和姥姥也是很親密。我沒辦法抱著她睡著,但是姥姥抱著她,她就會安穩的睡。除了餵奶,她也很少非要找我,有時候開玩笑的說我覺得自己像是“奶媽”,姥姥更像是媽媽,我還挺羨慕她和姥姥之間的依賴。

直到發生了一件小事,胖丫對我的信賴更多,在我身邊她會更有安全感,我成了她信賴的夥伴。先說說這件事。

差不多在胖丫1歲左右,一天晚上我在加班忙工作,她剛學會了跌跌撞撞的走路,用奶瓶喝完了奶,興高采烈的從屋子裡拿著奶瓶往客廳走(之前一直很注意,不讓她自己拿玻璃奶瓶,到處走)。結果在快到客廳的時候,奶瓶掉在地上,摔碎了。接著聽到姥姥說,“不要用手碰奶瓶”,知道有人關注她,我手頭工作就沒停止。但是馬上傳來了孩子的哭聲,還有姥爺喊“你們都不看著孩子呀,手劃破了”。

從“奶媽”到孩子信賴的夥伴,只因為一件小事,我和孩子更親密了

我跑出臥室,看到姥姥正抱著她,一邊心疼的拿著胖丫的手,一邊數落她“讓你不要動…都說了不能拿奶瓶…你就不聽話…”然後看到捂著孩子手的地方不停的往出冒血,地上都很多血跡。孩子不停的哭,我第一反應,滑破得很深。

我趕快把孩子抱過來,讓她坐在我的膝蓋上,然後看她的傷口,能看到血一直往出流。我一邊按住出血的地方,一邊輕輕的搖著她,安慰她,告訴胖丫“媽媽知道疼,胖丫不怕,不怕,媽媽在”。看到我這麼冷靜,爸媽也不再嘮叨,胖丫漸漸的也不哭鬧的那麼兇了。慢慢的含著小眼淚不哭了。

接下來,我用嘴幫她把周圍的血跡清理乾淨。發現還是血流不止,當時的想法是:會不會劃破了神經或者手部肌肉,需要去醫院。可我依然很冷靜的告訴胖丫“媽媽在,不怕的”。當時已經很晚了,加上我媽有一點醫生的經驗,聽了媽媽的意見,先用創可貼貼住試一下。最後創可貼止住了血,幸好劃的口子沒有特別深,流血多隻是因為傷口很長。

從“奶媽”到孩子信賴的夥伴,只因為一件小事,我和孩子更親密了

這件事情之後,我和胖丫之間的感情更深了。明顯感覺到她對我的信任比之前增加,除了要吃奶時的依戀,更多了平時的依賴。我一回家,就興高采烈的跑過來,要抱抱。願意和我分享她的生活,剛吃完飯就會拉著我的手,去玩具屋,坐在我的腿上讀書。把她的玩具拿出來,找我一起玩。

事後,我開始思考:我做了什麼,得到了孩子的信賴?結論是遇到危險時,我給她的安全感。很多家長會像姥姥那樣,一邊心疼孩子一邊又說教孩子,希望她在血的教訓面前,立馬能記住教訓,之後不再犯錯。可我們忘了,此時的孩子最需要的不是教育,她已經很害怕了,她更需要的是安慰。在她需要安慰的時候,抱抱她,告訴她不要害怕,媽媽在。其實也是對孩子的一種理解。

從“奶媽”到孩子信賴的夥伴,只因為一件小事,我和孩子更親密了

在這樣類似的小事中,我們理解孩子,給孩子真正需要的,孩子會和我們越來越親密。這愛的溪流就匯聚成一條常年奔湧的大河,可以滋養我們和孩子的一生。


作者介紹:作者是一個胖丫丫的媽媽,經濟學碩士畢業,退出金融界,專心學習育兒知識。作為媽媽,希望通過不斷的自我學習、修養,能和孩子一起快樂成長、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