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仁堂藥店舊址位於餘杭倉前塘路43、44號,即倉前老街市中段,南臨餘杭塘河。
愛仁堂坐北朝南,為一典型的兩層兩開間水鄉商鋪建築,磚木結構,左右兩堵封火牆夾起一座樓屋,黑瓦鋪頂,板壁當牆,下店上住,前店後坊,後堂上方懸掛“錢記愛仁堂”大字招牌,梁枋簷柱間裝飾有些許木雕,透出當年小康之家的富足之態。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楊乃武與小白菜”,因為文中說到的愛仁堂藥店就是此案的發生地。時光一下子回到130多年前的清末,案件的事發地為餘杭縣……
楊乃武,風流才子,年紀輕輕,高中新科舉人。當時,鎮上有一姑娘名畢秀姑,因常穿綠衣白裙,街坊喚她“小白菜”。她在18歲時與葛品連成親,後租住楊乃武家後屋一間,兩家相處和諧,畢秀姑常到楊家聊天吃飯、讀書識字。坊間流言蜚語不斷。葛品連心中生疑,搬出楊家,移住太平弄口。
數月後,葛品連暴病身亡。其母葛喻氏以其子死因不明,告之縣衙。知縣劉錫彤與楊乃武素有過節,聞告後,親率衙役、仵作前往。驗屍後認為是被人毒死。次日,對畢秀姑嚴刑逼供,誣稱與楊乃武私通,謀殺親夫。後對楊乃武動刑,楊被迫誣服。為補齊藥店賣砒霜的證據,劉錫彤迅速傳喚藥店掌櫃錢坦核查,但其稱自己的愛仁堂為小藥鋪,沒賣過砒霜。迫於劉的酷刑作了偽證,出具賣砒霜的文書。
楊乃武在獄中寫下訴狀,由胞姐楊淑英帶出,會同其妻詹彩英上京告狀,結果被都察院押送回浙,以失敗告終。後楊淑英去找了楊乃武在杭州的同學吳以同。當時吳以同在胡雪巖家任西席,正巧胡雪巖為兵部右侍郎夏同善設宴踐行。席間說及楊乃武案,夏答應回京相機進言。二上京城後終將本案內情面陳兩宮太后。此案歷經四年,前後七審,經同治、光緒二朝,兩宮太后先後發出十八道聖諭,終得平反。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中涉及的人物
百年滄桑,彈指一揮。眼下的愛仁堂因年久失修、木質梁板壁已經顯露出蒼老的筋絡。但仍能讓人面壁遐想當年發生在這裡的一場平地風波。
閱讀更多 杭州城市建設檔案館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