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安山河村乾隆聖旨啥模樣?快來看一看

詔安山河村乾隆聖旨啥模樣?快來看一看

真實的聖旨長啥模樣呢?它背後又會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呢?詔安山河村的一道乾隆聖旨,由詔安縣檔案局推薦參評首屆珍貴檔案評選。快來看一看,它將為你解開心中的疑問。

詔安縣西潭鎮的山河村,古稱山寶雷村,也是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因為村裡保存一道乾隆皇帝的聖旨,據說,當年文武官員以路過山寶雷村為榮,許多官員辦差時甚至故意繞道路過山寶雷村。路過時,文官下轎、武官下馬,步行而過,以示對皇帝的感恩、敬畏和忠誠。

走進山河村震山大寨,紅瓦白牆、鱗次櫛比,整個寨子呈正方形,以震山祖祠為中心,向外擴展,形成一環、二環、三環的格局。300多年的悠久歷史,名士已逝,可大寨卻擋住了風雨侵蝕,至今猶在。在祖祠的房樑上,安置著保險櫃,有專人24小時輪流看管。就連打開櫃子,也要多人見證,並且全程小心翼翼。慎之又慎的背後,就是裡面封存著一張乾隆皇帝的聖旨,也是村民的“傳家寶”。

該聖旨長1.6米、寬0.8米,面料為黃色絹織,用滿文和漢文書寫。聖旨上寫著什麼呢?全文200多個字,上面寫道:“奉特起孫枝之秀,賞延於世,益徵遺緒之長。制曰:樹豐功於行陣,業著聞孫;錫介福於庭幃,恩推大母。爾廣東增城營守備沈之驍之祖母林氏,壼儀足式,令聞攸昭。振劍珮之家聲,輝流奕世;播絲綸之國典,慶衍再傳。茲以覃恩貤贈爾為宜人……制曰:宣力戎疆,溯鍾祥於累葉;貤恩介冑,廣錫類於重闈。爾廣東增城營守備沈之驍之繼祖母程氏,範著宜家,仁能裕後。佑啟折衝之略,慶溢門閭;顯揚毓德之休,光騰綸綍。茲以覃恩貤贈爾為宜人……”落款是乾隆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751年。

聖旨中的沈之驍,是詔安縣山寶雷村沈氏二十一世祖武進士,時任廣東增城營守備官員。但這件聖旨的授予人不是沈之驍,而是乾隆皇帝追封沈之驍之祖母林氏、繼祖母程氏為“宜人”的誥贈。按照清代的製法,三品官員的夫人被稱為“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可見,當初沈之驍時任五品官員。此外,這份聖旨中提到了“貤贈”二字。按照清代封贈制度中,文武官員以自己所應得的爵位官階,呈請改授予親族尊長,稱為“貤封”,若其人已死,則稱為“貤贈”。

不難推出聖旨的大致意思是:為了褒獎沈之驍有功於朝廷,推恩於沈之驍已過世的祖母林氏、繼祖母程氏,表彰她們教育有方,培養出這樣一個優秀的孫子。

聖旨還印證了該村傳揚至今的“三世將軍”、“四世大夫”、“父子科第”的歷史事蹟。據該村族譜記載:詔安沈氏十九世雍穆祖認定山河村是塊寶地,於康熙二十六年,在山河村正式開基,建立震山祖祠。雍穆祖孫子沈之驍於乾隆元年中武進士,乾隆十五年(1750年),廣東新會境內海寇猖獗,無惡不作。沈之驍奉敕清剿寇盜,一年內,寇賊盡剿,乾隆皇帝大悅,當殿贈“欽賜元戎”,授“武德將軍”。曾孫沈寶善於乾隆五十七年中文舉人,沈寶善為官清廉、政績卓著,朝廷封贈沈之驍及其父、祖為“三世將軍”;封贈沈寶善及其父、祖、曾祖為“四世大夫”。清朝年間,族親中又先後出了4名舉人32名秀才。

(源自《閩南日報》“漳州檔案”專欄,記者 羅培新 通訊員 洪雅君 吳楠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