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國肉牛養殖行業現狀分析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居民經濟消費水平持續上升,人們對於肉類消費結構逐步開始改善,牛肉的總體消費需求正在不斷增加,這為肉牛養殖業帶來了發展的契機。作為中高檔肉類消費產品,牛肉以低脂、低膽固醇等營養功能正快速佔據肉類消費的主力地位。我國是繼美國和巴西之後,已成為肉牛養殖和牛肉生產世界第三大養殖生產國。

參考中國報告網發佈《2019年中國肉牛養殖行業分析報告-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的牛存欄頭數達10667.9萬頭,相較於2007年的10594萬頭增長73.9萬頭,預計到2018年末將達到10822萬頭。相較於20世紀90年代的快速增長,近年來我國的牛的存欄量一直保持穩定低速增長態勢。

2012-2018年我國牛存欄量統計

2018年我國肉牛養殖行業現狀分析


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食品文化和飲食結構逐漸改善,無論是城鎮居民還是農村居民,社會上更多的人開始意識到家庭飲食健康的關鍵所在,僅僅是豬肉產品不能再滿足廣大社會消費者的需要。牛肉低脂肪高蛋白,富含亞油酸,鎂,鐵,鋅等礦物質,含有肉鹼,維生素等物質,對人體健康非常有利,營養專家也主張多吃牛肉吃豬肉和牛肉是大多數城鄉居民的理想食物。人均牛肉消費量從1990年的0.9公斤增加到2016的6.16kg,肉類消費量的份額從1990年的5.4%上升到2016年的6.71%。

2001-2015年我國城鄉居民牛肉消費量對比

2018年我國肉牛養殖行業現狀分析


1980年中國牛肉產量為26.9萬噸,僅佔全國肉類總量的2.2%,隨著牛肉產業的迅速發展,到2016年,全國牛肉產量已經突破717萬噸,10年間增長了近27倍。

2012-2018年我國牛肉產量統計

2018年我國肉牛養殖行業現狀分析


近年來,隨著以牛肉為主的高檔肉製品產品需求的增加,我國各地紛紛佈局肉牛產業,出臺了肉牛養殖業的相關鼓勵政策,肉牛養殖在我國逐漸快速發展起來。目前,河南和四川兩省的年肉牛出欄量在 800 萬 ~1 000 萬頭之間,內蒙古、雲南和西藏三省區年肉牛出欄量在600 萬 ~700 萬頭之間,黑龍江、河北、山東、甘肅、青海和貴州六省年肉牛出欄量目前也達到 300 萬 ~400 萬頭水平。從區域佈局和肉牛存欄量看,中原、東北、西北、西南 4 個優勢明顯的區域分佈已經形成。

2017年我國主要的肉牛養殖區域養殖規模佔比

2018年我國肉牛養殖行業現狀分析


截至 2017年,我國肉牛飼養年出欄 100 頭以上的場戶僅佔15%,年出欄數 1000 頭的場戶更是隻佔2%,年出欄 11 ~50 頭的約佔 22%,還有 59% 的場戶年出欄數 1 ~10頭。我國的肉牛飼養規模化水平仍然很低。

2017年我國肉牛養殖規模分佈

2018年我國肉牛養殖行業現狀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