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上的必经之地、必经之路是怎么形成的,绕过去不行吗,为什么非要打下来?

yunzhao8


干巴巴地进行阐述,可能大家没办法深入体会到。接下来我将用山海关的例子,让各位看官进行更加清楚、直接地了解到,为什么非要打下这些军事上的必经之地。

当年吴三桂的“怒发冲冠为红颜”,为何如此有名?当然有陈圆圆这个美人的元素在,但是更重要的是,吴三桂的这一举动,直接将清军放入了山海关内。骁勇的清军骑兵一过山海关,便入猛虎下山一般,以横扫之势问鼎中原。


但我们要知道的是,清军在此之前,被山海关整整阻挡了二十多年几久。山海关这条完整的防线,牢牢锁住了清军通往中原的大门。通过狭窄的通道配合关塞,山海关让善于野战的八旗清军难以发挥其战力优势、只能望关兴叹!那为什么当年的清军不绕开山海关呢?

实际上,山海关并不是进入中原的唯一途径。比如当年的皇太极便有好几次是从北京密云的长城开始入关的,但是密云山区崎岖的道路,便决定了大规模的军队无法进入,只适合小规模军队的劫掠。


所以山海关在路线距离与安全性方面,是清军的最佳选择。大规模清军从这里进入关内,可以缩短行军路线以及补给线长度。绕开山海关会造成部队脱节和消耗大等诸多问题,不利于清军长期作战。所以山海关对于储备物资有限、需要长期作战的清军来说,是必须攻打下的关口。

所以诸如山海关等必经之路、必经之地,往往并不是不能绕开。而是绕开以后,便会面临着行军时间长、行军消耗大、粮草调动困难等诸多问题。等到真正遇到了以逸待劳的敌方军队,结局可想而知。所以所谓必经之地,往往是现有兵力机动、后勤保障能力覆盖下的唯一选择。


军队的统帅一般都会选择攻占这些必经之地,以保障粮草的及时补给以及大股军队的快速行军,以保障长期战略的逐步推进乃至于获得最后的胜利。另外万一战败的时候,这些必经之地也能够保障军队较为从容地撤回。

所以说,要想获得战争的最后胜利,这些军事上的必经之地、必经之路都是不能绕开,必须实打实地打下来。但是这些必经之地,都是在古代兵力机动所诸多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如今绝大部分必经之地,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战略价值。


协虎战争史


军事上的必经之路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天然的军事要地;第二种就是因为战略规划、战役部署,某地成为必争之地。

1、天然的军事要地

在中国历史上,天然的军事要地并不算多。相对而言太原算一个,在东山、西山之间有东西长约12公里的河谷地带,汾河从中间流过,太原就在此处。

(东西很狭窄的太原)

太原是南北交通要道,得之则可以控制河东,失之则南下北上都失据。金与北宋作战的关键点在于太原;金与蒙古作战的关键点在于太原;明军北伐稳固与否在于取得太原。太原是山西高原的核心点,山西高原是控制华北的基本点。

(靖康太原作战)

相对而言,四川的剑门关、陕西的潼关,也是重要军事要塞,属于兵家必争之地。但基本都是战役级别的影响,上升不到战略层面。

2、战略、战役上的必争之地

战争是动态的,对于指战员而言要“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许多事都是相对的,必争之地也是相对的。

从战略层面而言,朱棣的战略部署是割据整个北方,赢得谈判价码,那就必须攻下济南,济南自然就是必争之地;如果朱棣的战略调整成了争霸天下,战术执行上长驱直入,沿途就没有必争之地了,南京才是一切。更准确说,南京的建文才是一切。

(靖难之役)

从战役层面而言,辽沈战役中,锦州作战对于国军来说塔山就是必争之地,只有夺取塔山,才能取得战役胜利,所以不惜波次冲锋进攻。

(塔山阻击战)

在战斗层面而言,平型关战役中,对于双方而言控制老爷庙制高点是战局的关键,老爷庙就成了必争之地。

(平型关战役)

战争中这一切都是相对的,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毛选》中许多文章从辩证角度有很深刻的论述,值得认真学习。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因为确实很重要。

来我们先从地缘政治上看看都有哪些军事上的必经之地:东北的锦州,中原的徐州,襄阳,西北的西安,南方的荆州,西南方向的汉中。

常言道:外行看战略,内行看后勤。在战争中后勤补给一直是一个重要话题,纵观人类漫长的多少场胜利都是依靠充足的后勤保障换来的。

那么就有一个问题了,从后方到前线往往会有多条补给线路,但是因为有地形这个大BUG,导致不同路线的运输效果不同,为了最快将军事物资运抵前线,统帅会规划出最佳的运输路线,而这些兵家必争之地恰恰是在这些最佳运输路线的之中,绕过这些兵家之地,会增加运输成本,还会增加战争失败的风险,为了规避这种风险,军事家们首先要攻占这些兵家必经之地,保证自身的后勤补给路线的安全稳定,另外还有就是倘若需要撤退,也有利于部队能够全身而退。,进可攻退可守。反之敌方为了拖垮对方,也会利用各种机会对这种军事重地进行骚扰,渗透,破坏,以达到袭扰敌方后方补给的作用。

除了上面这种进攻性,还有一种防守型,典型代表:北京的居庸关,西安的潼关,太原的雁门关,娘子关。

这些关隘往往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利用险峻的地势,将入侵者拒之门外。可是一旦这些关隘失守,那么关隘之后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无险可守,这点在安史之乱显得尤为明显。当安禄山击溃哥舒翰的军队,在攻破潼关之后,由于都是关中平原,一马平川,骑兵就很快打到长安城下,长安也就迅速陷落,而作为进攻方也是相同的道理,啃的下这块硬骨头,之后就是大鱼大肉。

说白了,就是世上本没有必经之地,军队路过的多了就成必经之地。


兵说


所谓的必经之路,一般指的是大路,也就是最利于后勤运输的线路。古代行军打仗,可以参考现代战斗机空战半径的概念。每一架战斗机都有一个战斗半径,超过了半径就需要立即返航,否则就回不去了。但是若在飞行半径的极限设立一个补给机场,战斗机就可以继续往前行进,直至飞到既定的目标地点。

古代的必经之地,实际上就等同于战斗机的中途补给点。因为大军行动,中间没有补给点是不现实的。


举例来说,先秦时期的函谷关就是军事上的必经之路,关东六国联合伐秦,有四次就是从函谷关攻秦。很多人纳闷,难道六国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第四次合纵伐秦时,联军就没有走函谷关,而是绕过了函谷关这个必经之道,从河东渡过黄河直接攻秦,然而结果照样是惨败。

究其失败的原因,无非就是两点。第一是实力有差距,再加上六国之间不团结,被秦军分而击破;第二是绕道河东,会增加很大的后勤负担,得不偿失。权衡利弊后,直取函谷关反而是最优选择。



再比如明末清初的关宁锦防线,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攻击过,但是拿不下来。后来皇太极取道宣府、大同,绕过了关宁锦防线,多次杀入关内烧杀劫掠。然而尽管清军多次绕道入关劫掠,山海关却始终是满洲人誓死要拿下的军事要地。因为不拿下山海关,就意味清军要绕道而行,而绕道是要增加后勤负担的。不适合起倾国之兵出征。

明末著名将领卢象升在汇报剿寇之难时就说过这样的话:

一兵日食一升米,而此米非此兵自携,乃有扛夫携之与军俱行,但扛夫亦要日食一升米。这段话说的很直白,假设一千石粮食可吃五天,多走一天就要费二百石粮食。大军行动,多走一天所额外要支出的粮草是很可怕的数字。清军虽然是骑兵,但是骑兵也是需要后援的。绕道宣大固然避过了明军主力,但是后勤相应也增加了。



另外还有两点,地形和敌军守备兵力

也是制约进攻方能否绕道的关键因素。

还是拿关宁锦防线举例。明军在这条线路上布置了大量的兵力,如果清军不走辽西走廊,它确实可以取巧入关,抢劫一番后回家过年。但如此一来,也就意味着清军无法消灭布置在辽西走廊上的明军主力,无法对明军形成致命性的打击。战争的核心在人,不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并且如果不走辽西走廊,清军就只能翻山越岭,走山高水急,穷涧危巉的破路了。反观辽西走廊,这条线路上的开发程度很高,到处都是卫所和军镇,粮草不是问题。而且沿途州县镇城之间的距离不过一日行程,休息也很方便。

总的来说,真实的战争不是玩战争游戏。士兵打仗需要后勤的,需要一个安定的后方提供休息。绕过必经之地不是不可以,但是会增加后勤负担。除非进攻方能够对敌人的首都一击必杀,然后再回头逐一拔掉绕过的敌军据点。但斩首行动的操作难度很大,当年辽军和金军攻宋,沿途的重要城市全部绕过,以骑兵优势一路杀到开封城下,然而拿不下开封,被宋军反包围,最后还是只能灰溜溜的撤军。

记得上中学时,历史老师给我们讲斯大林格勒战役,当时就有不少同学向老师提问,德军为什么一定要死攻斯大林格勒?难道不能绕过去吗?然后历史老师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有的城市是可以绕过去的,但有的是真不行。现在想想,老师说的有道理。不消灭苏军的有生力量,德军绕过了斯大林格勒又如何?等着苏军在后方捅菊花?


Mer86


军事上的必经之地都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受古代的兵力机动方式制约。比如,唐山市滦州市的榛子镇,就是明清入关出关的必经之地,这在历史书上都有记载,非军事人员进出山海关,也要路过榛子镇。

出现必经之地,就这个地点有便捷的道路条件,其周边没有与之匹配的道路。如果进行兵力机动,不走大道走小路,那么兵力粮草机动的时间,可能就是走大路的几十倍,甚至有的地方根本过不去。因此,不存在绕过军事上的必经之地的说法。

军事上的必经之地,也是指大的战役,如果是小分队行动,其实没有必要非得走军事上的必经之地。如果是朝代更替这样的大型战争,也没有专门走小路绕过军事上的必经之地故意耽误自己的战略机动时间的。比如,对方都城防守就5000人,你十万大军走军事上的必经之地十天到达就能灭了他,如果你非得军事上的必经之地,可能一个月才能到达,而对方已经从全国调集兵力,走的是军事上的必经之地,已经在都城附近形成了20万人的防守力量,你10万人长途跋涉过去,累得要死,还怎么打呀!

还有一种情况,敌人在军事上的必经之地重兵防守,咱们的作战目的就是消灭这些有生力量,也必须前往打决战。

当然,红军长征这个不是走必经之地,因为当时要躲避敌人的围剿,敌我力量悬殊,是个特例。但是红军长征最后以胜利告终,还成为了播种机和宣传队,历史意义同样重大。但是我们也要知道,红军长征绕过了必经之地,也是2年时间完成长征的一个重要原因。


军林天下


绕开军事上的必经之地,这完全是可以的。

历史上绕开军事上的必经之地,最经典的战例就是东晋末年刘裕灭后秦之战。

刘裕大军在洛阳集结完成之后,开始向西进攻长安,而潼关就是从洛阳进入潼关的必经之地。

历来守长安,必守潼关,而潼关失守,长安也守不住,比如安史叛军攻下潼关之后,唐玄宗也就只有往成都逃难去了。

所以当时的后秦从长安派出重兵驻守潼关,由于潼关易守难攻,刘裕大军一直被阻挡在潼关一线,无法西进。时间一久,粮饷基本上被消耗殆尽。

而刘裕大军的后勤基地,基本上是在江南,无法及时有效的进行后勤补充。眼看此战就要失败的情况下,刘裕最终决定放弃强攻潼关,分兵绕道奔袭长安。

他先让王镇恶军团绕开潼关,沿渭水西进,王镇恶制造了一种特别的小船,把士兵和划船的人都藏在船底下,外面看起来这个船上没有人,但却可以在水上走。

北方人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船,站在岸上的后秦士兵基本上都被惊呆了。后秦大军站在岸上,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王镇恶的大军西进,一路直奔长安城下。

同时刘裕让另一支部队在沈田子的率领之下,绕道陕东南,出现在长安南方的蓝田。

接着王镇恶和沈田子的两路大军,分别从东面和南面夹击长安,而后秦军队的主力还在潼关,根本无法回援。

最后镇守潼关的后秦主力决定放弃潼关,回援长安,但已经来不及了,他们走到半路上的时候,长安已经被刘裕的这大军攻陷!

此战东晋大军充分利用了自己熟悉水战,并且有高超的造船技术的技术优势,避开了在潼关和后秦主力死嗑的战法,比后来的安史叛军打得漂亮!


只爱潘多拉


在冷兵器时代军事上的打仗不是任意而为,而是在自己部队内物资装备保障能力的极限范围内活动,包括制定作战计划、进攻线路,作战目标,在这样的约束条件下经过最优的计算,就成了必经之地,军事家必争之地。

第一种就是地理因素,在古代地理就是地利,地利就是地势,地势就是势能,得之着就可以顺流而下,掌握主动,乘胜追击,失之着就会处处被动,疲于奔命。比如险峻的地形就适合天然的防御或天然的进攻,只要占据它,就会辐射一大片地区,属于己方的作战半径之内,而失去它,就算己方越过也会对自己后方造成威胁,所以这一地大家打仗就会互相争取。



第二种就是大城市,在古代的经济发展中,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往往也是军事要地,没有地形的阻隔,那么下一阶段的作战目标就是大城市,大城市就是作战中心,必争之地,那么能不能绕过去能,在古代有限的后勤能力之下,难以冒险,因为久攻不下,本来士气大减,放弃进攻,改行他处,极易受到两面夹击,腹背受敌。比如汉景帝时期,爆发七国之乱,吴王刘濞对梁王把守的城池久攻不下,部下建议绕过此处,改攻他处,但是不从,因为这个时候已经没有粮食和士气了,只有夺取城池获取粮食和补给才能继续下一步的作战。



但是在现代的争夺战中,不以夺取敌人的大城市为主,而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已经突破了军事必争之地的界限。


一枚蜻蜓


在人类军事发展中,战争往往会导致一个国家的兴起或者是衰亡,而在战争的胜负要素中,军事行动的必经之路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战中略重镇、兵家必争之地。而这些军事必经之路究竟是如何形成,为何要必须打下来呢?

图为军事重镇

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主要有三点,首先是如何形成。众所周知,每一个国家都有相应的河流、山川、森林等等地形,而这些地形往往会改变军队的行军轨迹,如果军队可以占领这些地形中易通过的枢纽地区,就能起到阻碍敌军的目的,长久的战争也使得这些易通过的地方成为了军事重镇,也就是军队的必经之地,修建大量的军事要塞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有进一步加强了它们的重要性。

图为军事要地

第二点是为何要打下来,因为一个国家是有边境的,而任何国家是无法在边境上都驻军的,所以为了保卫边境,就必须依托一些地形,山川河流来起到阻碍敌军的目的,反过来就是如果能够占领这些重要的军事要地,就能起到破坏帝国整个的边境防线,破坏了防线也就意味着整个国家的陷入危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后金的骑兵拿下山海关后,大顺朝就立刻崩解。

第三点,能否绕开呢,这个回答是很难做到,因为这些复杂地形组成的防线,一般是人难以通过的地区,其中有名的蜀道天险,如果不占领那些重镇,军队的士兵就算能够过去,但想把军用物品带过去也是一个难题。当然这也并不是绝对的,就如同汉尼拔跨过了阿尔卑斯山一样,如果优秀的统帅通过智慧,也是能做到征服这些天险,达到出其不意的目的


利刃巨透社


最精锐的德国装甲军团,前锋是钢筋铁骨,虎式,黑豹,斐迪南,那么尾巴是什么呢?无数没有任何防卫的opel卡车。一挺机关枪,几个地雷,几个游击队员搞个破坏,装甲前锋就要断顿趴窝了。

只要一只军队有后勤需求,一些关键地点,交通枢纽,就必须占领,而且要肃清敌人保证安全。

后方不靖的后果是非常恐怖的。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的铁血对决中平趟的瓦图京大将,在后方被乌克兰游击队收了人头,冤。

历史上大概只有蒙古骑兵能够不依赖后勤长期作战,搞洲际迂回。有草就可以牧马,奶和肉可以养兵,随军工匠就地制造弓箭武器,其他全靠抢。简直是带着基地车作战的开挂科技。


味冷


自古以来,打仗最重要的不是前线,而是后方补给。古时候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一个前线作战的士兵需要三到四个补给人员才够保持其在前线的作战能力!也就是说一个十万人的作战部队需要后勤人员三十万以上才够。想一下这期间产生的单日消耗是多么恐怖的?试想差不多五十万人,每人每天消耗的粮食是一斤,绕道走多走了一个月那消耗就是个天文数字!如果不直取要道,绕行的话,短途还能支撑,但是时间久了再大的国家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