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帶給我們什麼

讀書,帶給我們什麼

當代社會文明高速發展,我國九年義務教育也已實行多年,但在生活中我們還是可以經常聽到“不讀書照樣可以賺錢”、“讀書是一種高投資低迴報的虧錢事”等類似的宣揚讀書無用的話語。“讀書無用論”繼文革之後再次在當代社會中抬頭,在我看來,是教育的失敗,更是社會的悲哀。

“讀書無用論”,顧名思義,奉行此觀點的人大都認為接受教育獲取書本知識對個人未來發展沒有多大的作用,不如早些輟學到社會上謀生。在一些偏遠落後地區,“讀書無用”大都源於教育支出大,家庭難以負擔,而在一些相對繁榮地區,“讀書無用”則源於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起薪低的現實狀況。不論哪種情況,這兩種表現的都是對接受教育的不屑,對文化的拒絕。從緣由上看,堅持“讀書無用”的人大都有一種功利主義色彩,以金錢上的投資與回報作為衡量是否讀書的依據,選擇讀書,是為了以後的高回報,選擇不讀書,是為了現下的低投資。

可是,讀書果真是“無用”的嗎?大多數人都抱有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想法,基於此層面的功利主義沒有什麼可批判的,中國自古倡導的“學而優則仕”,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通過教育改變人生軌跡的方式。接受高等教育後獲得一技之長,在城市裡謀一份穩定可觀的工作,以此養活自己及家庭,無需為柴米油鹽醬醋茶擔憂受怕,老人、孩子生病時不必為醫藥費發愁,培養下一時有足夠的資金作為支撐……這些“功利”是我們可以追求的,也是應該追求的。

但是,讀書除了帶給我們物質層面的回報外,更重要的還有精神層面的收穫。通過接受教育,我們可以獲取科學文化知識,更加清楚地瞭解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同時在讀書的過程中,接受中華美德的薰陶,提高自身文化素養和道德修養,擁有明辨是非、區分善惡的能力。記得一位大學教授在演講中提到:“年輕人讀書,不僅僅是獲取死板的知識,還要把自己的胸懷和格局打開,這才是讀書的根本!”何為“胸懷和格局”呢?舉個例子吧,李嘉誠有一次接受採訪時,記者就其被馬雲等人超越,不再是亞洲首富詢問其看法,李嘉誠淡定地說:“媒體報道我有多麼多麼有錢,其實那都是紙上的財富,我已經80多了,有生之年只想為國家多做點事。”言下之意是:我不在乎我是不是首富,也不在乎誰搶了我首富的名頭,卻只在乎能為國家貢獻幾分力量!一句“紙上的財富”體現的是李嘉誠對金錢雲淡風輕的態度,“為國家做事”則體現的是其博大的胸懷和氣度。當一個人不再為爭名逐利而苟延殘喘,那讀書的意義便得以昇華;當一個人視名利如浮雲,那讀書的價值便得以彰顯。

我們反對“讀書無用論”,實際上反對的是一種唯利是圖的心態,是將經濟回報作為是否讀書的唯一衡量尺度的觀念。教育是一個塑造人的宏大工程,幫助我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豐富內心的精神世界,不論讀書能否賦予我們一份豐厚的物質回報,我們都不能否認“讀書”的重要性。

“讀書無用”的謬論在任何時代都不應存在,也沒有任何一個時代能夠允許其長期存在,無論如何,讀書這件事,在任何時代都很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