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會“讀書”了嗎?


你真的會“讀書”了嗎?

接觸快速閱讀前,從沒有想過平時已經習以為常的行為原來也是一門學問。剛開始從簡書、微信公眾號上看到很多大牛發文炫耀他們一年讀上百本書時,我非常吃驚!因為他們大多都不是學者,並不會有太多充裕的時間整天泡書堆裡,而與千千萬萬的小白領一樣,為工作奔波。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一方面,他們有比常人更強的自控力和自制力,他們會再繁瑣的事務裡尋找時間空隙並讓這些時間為自己服務,展開大量的閱讀計劃;另一方面,他們才是真正“會”讀書的人。

為了更進一步瞭解他們是怎麼讀書的,我翻開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爾斯.範多倫寫的這本曾高踞全美暢銷書排行榜首有一年多的暢銷書——《如何閱讀一本書》(How to read a book)。

這本書的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寫這本書的背景是美國教育中缺乏指導閱讀的課程,導致美國大多數的青少年甚至成年人都出現閱讀效率低。

閱讀理解能力弱、嚴重缺乏掌握閱讀的技巧,而隨著信息化的到來,這些人更是難以擁有足夠的理解力來從信息化的時代中獲取到足夠的養分來為自己服務。

基於為填補國家教育事業的教育缺口,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爾斯.範多倫辛苦耕耘,才有了這本非常完善非常難得的一本書。

在本書的開篇中,作者提到了主動閱讀的新概念,闡明瞭閱讀的目標是為獲取資訊而讀以及為求得理解而讀。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更多的是習慣了被動閱讀,沒有動用自己的思考,“接受”對方很賣力地在“給予”、“發送”的訊息。實際上,我們更應該充當“捕手”,運用更多的閱讀技巧來要求自己更多,從而也會獲得更多。因此,我們在開展快速閱讀前,應先樹立了主動閱讀的概念。

而什麼樣的方式才算是主動閱讀呢?

“假設你對一本書的瞭解程度剛好讓你明白其實你並不瞭解這本書,但你知道這本書要說的東西超過了你瞭解的,因此認為這本書包含了某些能曾進你理解的東西。”

這時,“沒有任何外力的幫助,你就是要讀這本書。你什麼都沒有,只憑著內心的力量,玩味著眼前的字句,滿滿地提升自己,從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為止。

”這樣的一種提升,是在閱讀時的一種腦力活動,也是更好的閱讀技巧。憑著你自己的心智活動努力閱讀,從只有粗淺的瞭解推進到深入的體會,就像是自我的破繭而出。

在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爾斯.範多倫這本關於閱讀的藝術、為了曾強理解力而寫的書中,他們把閱讀分為4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

基礎閱讀

從幼稚園到小學認字識字,再到初中的課文應用,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習下,絕大多數人基本上都精通了第一層次的閱讀,但是還不清楚要如何超越基礎閱讀,做更進一步的閱讀。

檢視閱讀

檢視閱讀強調的是“快”。就好比我們高考時做英語閱讀時,老師會要求我們做出選擇前先看兩遍或者三遍中的第一遍必須要快速瀏覽,掌握核心點和了解大體的內容點。檢視閱讀就是做這樣的一個工作。檢視閱讀可以兩種方式來實現:

第一,略讀。在拿起一本書時,我們要先看這本書的書名頁,明確這是一本什麼題材的書,心裡先有個概念。

其次,要依序查看書的作者介紹、序、目錄、索引等內容,瞭解作者的寫作背景和人生經歷,進而瞭解整本書的組織架構,從中窺探出作者的寫作思路,進一步明確書的主題。

進而,要挑與主題相關的篇章來瀏覽,此時就確定好了整本書的骨架了。

最後,把書打開來,東翻翻西翻翻,念個一兩段,有時候連續讀幾頁,但不要太多,但要記得一定要讀後記。

這樣在幾分鐘裡最多不過一個小時的時間裡,就完成了對這本書的瞭解,在短時間內掌握了更多重點,也明確了接下來要不要深讀這本書。

第二,淺讀。淺讀顧名思義就是粗淺地瀏覽,強調的是保持閱讀的連貫性和快速性。一本書,無論什麼題材,如果你想攻克它,裡面有你想要的信息,就要耐著性子把它快速瀏覽一遍。在這裡,可以採用導視閱讀法來速讀。就是利用筆或者自己的手指來指引自己的視線,快速在書上移動,快速獲取書的內容。

分析閱讀

分析閱讀是基於閱讀第二個層次的基礎上展開的,由檢視閱讀決定書值不值得做進一步的分析閱讀。分析閱讀有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在談什麼?

讀者要先為要分析的書分類,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針對不同類型的書有不同的閱讀方法,在此篇幅有限不便展開,更為詳細的可參考我的讀書筆記(如圖)。其次,要用最簡短的文字來用自己的話說明書的內容,並列出全書的大綱,並確定好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你真的會“讀書”了嗎?

第二階段,詮釋內容。

詮釋作者全書的關鍵字,確定關鍵字的含義,與作者達成共識,這樣就不會再閱讀時出現歧義。其次,嘗試找出文中最重要的句子,該句子要能表達作者的主旨。從而,明確好作者論述的內容。最後,要確定作者解決問題的程度,是已經解決了呢?還是未解決?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沒解決的問題?哪些是他不知道的?

第三階段,評論書。

在我們閱讀完一本書的時候,我們肯定會對整本書有自己的看法,在我們發表評論言論時,我們應堅持幾個智慧禮節的原則:

1.給予能完全詮釋整本書的基礎上才有資格評價;

2.在評論時切忌爭強好勝;

3.個人的評論不能無中生有,而是應該有知識的支撐。

主題閱讀

主題閱讀是本書描述的最高層次的閱讀,也是每一個讀者的終極目標。在做主題閱讀時,我們要先通過前三個層次的訓練以達到一定的層次再開展,這樣有助於我們理解能力在樹立好根基的基礎上得以循序漸進。本書重心也在介紹主題閱讀這個章節。本文在介紹主題閱讀時,分為準備階段和實際步驟兩個版塊。

(一)準備階段

首先,讀者應針對主題,設計好主題性的書目。具體可參考圖書館目錄、書中的書目索引以及主題工具書等。

其次,確定好書目後要大致瀏覽書目,確定好先關的書併為主題定概念。

(二)實際步驟

1.瀏覽主題相關書籍,找出最相關的章節;

2.根據主題創造出一套中立的詞彙,帶領作者與你達成共識;

3.建立一箇中立的旨,列出一連串的問題(至少大多數的作者都要能給出答案的問題);

4.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議題,將作者針對各個問題的不同意見整理陳列在各個議題旁,注意優勢需要對作者非關心範圍卻是主題內的事情進行解讀;

5.分析這些討論,把問題和議題按順序排列,以求凸顯主題並注意界定各個議題間的關係。

在進行主題閱讀時,要保持對話式的疏離和客觀,並且要解讀某個作家對一個議題的觀點時,次序從他自己的文章中引一句話或一段話來並列。

縱觀整本書,這是我讀過最好的一本論說性的書。作者深諳閱讀的藝術和技巧,並且站在讀者的角度上編排整本書。

你看過這本書後,你會發現整本書的脈絡非常清晰,在每一個章節結束,作者還會幫讀者預算整體好了章節的重點筆記,讓讀者能緊跟作者的思路去開始下一個章節,這在國內很多論說書中都難以看到。

單單這一點,我就非常佩服和喜悅。作為一個寫東西的人來說,從書寫的角度來分析這本書,也不失是一個好辦法,因為它就是一篇“範文”,就是一本教科書了。



以上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歡迎愛讀書愛分享的你跟我交流你的想法,你的故事,你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