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升油八斤米!農民的日子真的沒法過了嗎?農民到底該如何脫貧?

據相關政策傳說,到2020年,全國農民的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落下。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我想說一下農村的現狀,一個字概括:

一升油八斤米!農民的日子真的沒法過了嗎?農民到底該如何脫貧?

2014年,我國農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0489元,全年農民工總量27395萬人,農民工月均收入水平2864元。

2015年,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顯示,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全年農民工總量27747萬人,本地農民工10863萬人,外出農民工16884萬人,農民工月均收入水平3072元。

2016年,據城鄉住戶調查結果顯示,農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363元,並且是99.5%的農戶都擁有自己的住房。

2017年,我國農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3432元。我在山東一個沿海撐死,我敢說,我們村99%的人拖後腿了。

一升油八斤米!農民的日子真的沒法過了嗎?農民到底該如何脫貧?

一、關於農村讀書行為。

隨著1978年中國高考制度的恢復,大量農村年輕人通過努力考大學,進入到城市中獲得城市居民糧本而改變農民身份,顯然這種階層上流渠道的暢通使讀。很長一段時間裡,農村人將“讀書改變命運”當作一種信仰,讀書也成為寒門弟子躍龍門的重要途徑。但近些年來,隨著大學生就業難或工資低成為普遍現象,現實就是:一些農村出身的大學生可能比沒讀過大學的同齡人“混”得更差,一種全新的“讀書無用論”在農村盛行。4年前沒考上大學的同學如今已經有了自己的房子,車子,老婆和孩子,而已經讀了四年大學的同學有對象的在為買房子愁上心頭,沒對象的似乎人生灰暗了~普遍認為,上學無用,因為事實擺在那裡了,沒人為認為現在混得不好的孩子以後能混的好,並且通過讀書走出去的孩子普遍沒有一定的社會關係,繼續走下去,很難~

一升油八斤米!農民的日子真的沒法過了嗎?農民到底該如何脫貧?

二、關於農村醫療

鄉村醫療極其落後。部分村醫未接受正規醫療衛生教育培訓就開鄉間診所,很多鄉村醫生把衛生室建在了自己的家裡,衛生室與臥室、廚房混為一體,執醫環境令人擔憂。二是鄉村醫生技術水平普遍低下。由於鄉村醫生收入低、待遇差、工作量大、條件艱苦,所以技術較好、有職稱的鄉村醫生往往選擇去城市醫院,導致農村醫務人員青黃不接,斷層嚴重,少數行政村甚至根本沒有醫生。三是小病大治、亂開亂查。少數鄉村醫院的醫生為了增加收入,連小小的感冒也要讓病人輸上幾天液,常常是多種價格昂貴的抗生素齊上陣,不僅造成了藥品資源的極大浪費,也明顯加重了病人的經濟負擔。四是農民普遍缺乏基本醫療健康知識。許多村民平時省錢不願定期體檢,一旦有個頭疼腦熱就會恐慌。較為流行的一句話就是:小病挨,大病扛,抗不過去見閻王。去省城看病會花掉大部分農民所有親戚一輩子的積蓄。

一升油八斤米!農民的日子真的沒法過了嗎?農民到底該如何脫貧?

三、關於農村養老

大部分農村人是沒有繳納養老保險的習慣的,並且保險知識沒有人宣講,現在交上去的錢,都認為是再也拿不回來的。養兒防老仍然是主流觀念,養兒比交保險保險。此處不敢多寫。

一升油八斤米!農民的日子真的沒法過了嗎?農民到底該如何脫貧?

四、關於農民收入

從農村經濟來源分析,農民收入分為工資性、家庭經營性、財產性、轉移性四個方面的收入。

工資性收入主要是勞務收入,家庭經營收入主要包括農業生產如種糧、飼養畜禽等的收入,這部分現在隨著油價和化肥的價格飛昇,糧食價格的攔腰截斷,已經失去了意義。最明顯的是花生價格,現在不到3元一斤花生米,4年前6元左右一斤;另外養殖行業大部分全部強制關停。

財產性收入主要是對外投資和財產租賃等取得的收入,農民幾乎沒有。轉移性收入與國家的支農政策等有關,農民應該都感受不到。從全國的情況看,在各種收入來源中,工資性收入和家庭經營性收入所佔比例最大。現階段概括來說,有力氣的賣力氣,沒力氣的指望親戚朋友支援吧。

一升油八斤米!農民的日子真的沒法過了嗎?農民到底該如何脫貧?

五、適合農村賺錢的項目

1、因為我是養豬的,所以我建議大家養豬,即使現在朱家特別低,只要不低於5元一斤的生豬價格還是有利的。

2、養殖笨雞,現在城裡人或者鄉下人喜歡吃笨雞蛋,所謂的生活這兩提高了,就是有這個需求了,每個笨雞蛋1.5一個,還是不錯的。

3、開一個農資超市,畢竟這是農村裡的強需求。

4、開一家超市,不過這個村裡有很多在做的了,你也可以做出自己的特色。

5、賣熟食,一個村有一家還算是強需求吧。

6、出去打工吧,別在家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