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禁“一刀切”!邯鄲出臺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方案!

嚴禁“一刀切”!邯鄲出臺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方案!

11月13日,記者從邯鄲市環保局召開的新聞發佈會獲悉,該市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了《邯鄲市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嚴格禁止“一刀切”。確保秋冬季邯鄲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4.5%,達到97微克/立方米,力爭下降5.5%,達到96微克/立方米,重汙染天數同比減少2天。

507家錯峰生產企業劃分“A、B、C”,嚴禁“一刀切”

邯鄲市環保局總工程師馬世江講述,今年的《方案》相比較去年有了明顯的改變,不僅更加科學精準,合理調整錯峰時間,適度授權,而且還更加註重民生保障,堅持源頭防治。《方案》確定了10大項30小項重點任務,包括燃煤整治、去產能和退城搬遷、“散亂汙”企業深度整治、工業企業汙染深度治理、揚塵汙染綜合治理、柴油貨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汙染治理、嚴厲打擊黑加油站(點)和油品監管、工業爐窯汙染治理、VOCs綜合治理、科學實施應急減排和錯峰生產措施等10大項重點任務。

馬世江總工程師介紹,邯鄲市委託專家團隊編制錯峰生產和重汙染天氣應急管控方案,分行業制定績效評價辦法,逐企業、逐生產線開展績效評級,以環境績效評價得分科學制定企業限產限排管控措施。90分以上為A類,60分-90分之間為B類,60分以下為C類。A類的不限產或少限產,B類限產50%左右,C類停產。

目前,邯鄲市507家錯峰生產企業,其中A類222家、B類136家、C類149家。鋼鐵行業去年普遍限產50%,今年邯鋼得分最高,四季度生產負荷達到91%。磚瓦窯行業去年全部停產,今年評分達到A類的企業生產負荷達到了90%。

紅色預警外,原則上不採取單雙號現行措施

在黃色、橙色、紅色預警級別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等主要汙染物減排比例分別不低於全社會排放總量的10%、20%和30%,VOCs減排比例不低於10%、15%和20%。機動車限行由市政府決定,或由有關縣(市、區)政府報請市政府同意後實施,並至少提前1天向社會公告。除重汙染天氣紅色預警期間外,原則上不採取單雙號限行措施。

採暖期重點對鋼鐵、焦化、磚瓦窯、涉VOCs醫(農)藥、水泥、鑄造、炭素、陶瓷和其他建材等行業實施錯峰生產。本著“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的原則,按照績效評價指標進行分類管理、差異化錯峰生產,建立清單,細化落實到具體生產線、工序和設備,並明確安全生產措施,嚴禁不分青紅皂白地停產限產,嚴防“一刀切”。

對涉及居民供暖、協同處置城市垃圾或危險廢物、扶貧易地搬遷等重大民生保障項目,在保障汙染治理設施正常運行、汙染物穩定達標排放的前提下,根據承擔任務量核定最大允許生產負荷,但要嚴格審核把關,堅決杜絕以保障民生為由規避錯峰生產。

建築工地管理實施區域差別、錯時施工管控

邯鄲市環保局大氣處處長董恆利介紹,今年秋冬季對建築工地不再像去年一樣全部停工,而是實施區域差別、錯時施工管控。

依據各建築施工項目揚塵治理情況,實施綠色績效評定,劃分為A(綠色、標杆工地)、B(黃色、一般工地)、C(紅色、整改工地)3類管理。根據採暖季月度環境空氣質量完成情況和預測預報結果,實施區域差別管控、錯時施工管控。

A類項目(綠色)在嚴格落實揚塵治理措施的前提下可以進行土石方作業等正常施工;B(黃色、一般工地)類項目可開展除土石方以外的施工作業;對C(紅色、整改工地)類項目嚴格管控,一律停工整改。

總的來說,如果建築工地按照要求進行揚塵治理,在秋冬季可以進行施工。同時實施動態調整,鼓勵B、C類施工項目開展規範化整治,提升管理水平,儘快達到A類項目管控標準。原則上每半月開展一次評級審定,鼓勵更多的施工項目進入A類名單,提升邯鄲全市建設項目揚塵治理整體水平。

董恆利同時介紹,邯鄲市產業結構較重,工業企業治理是大氣汙染防治重中之重。今年邯鄲市在全省率先組織開展了鋼鐵、焦化行業的超低排放改造,按照“典型示範、對標先進、分步實施”的原則,對標世界一流水平,聘請冶金規劃院專家對所有鋼鐵、焦化企業制定了一企一策治理方案,全面實施超低排放改造。

目前全市鋼鐵企業58臺燒結機,已經完成18臺超低排放改造。全市24家焦化企業焦爐63座,已完成45座焦爐。通過開展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治理,邯鄲市今年大氣環境質量逐步改善,4-9月份,該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率有5個月在河北省排名第一,8月份排名第二;4、5、6三個月邯鄲市空氣環境質量考核在全省8個通道城市中均排名第二,7月份排名第一,共獲省獎勵資金340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