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掉推理小說 這3本才讓人大呼過癮

在推理界,除去像東野圭吾、島田莊司這些鼎鼎有名的流行作家之外,不少文學大家也在努力耕耘著。他們其中有幾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也有幾位的作品數度被好萊塢翻拍為電影。

在他們的作品中,你不僅能感受到強大的推理思維,還能體會到人性的病態和美麗。

扔掉推理小说 这3本才让人大呼过瘾

-1-

《香水:一個謀殺犯的故事》

扔掉推理小说 这3本才让人大呼过瘾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譯者: 李清華

推薦理由 |

小說敘述一個奇才怪傑謀殺了26個少女的故事。其中每一次謀殺都是一個目的:只是因為迷上她們特有的味道。對格雷諾耶來說,每次都是一場戀愛,但是他愛的不是人,而是她們身上的香味;謀殺她們只是為了永遠佔有,並且擁有他所鍾愛的那種沒有感覺,沒有生命的“香味”……

這本書不是一部通俗的驚險小說,而是一部構思奇特,充滿幻想,離意深刻的嚴肅作品;自1985年出版以來,始終高居德國暢銷書排行榜前列,已被譯成30餘種文字。

精彩書評 |

當你想吃炸雞,你分得清楚想念的是炸雞上面的甘梅粉呢,還是炸雞本身?

人可以在偉大之前、恐懼之前、在美之前閉上眼睛,可以不傾聽美妙的旋律或誘騙的言詞,卻不能逃避味道,因為味道和呼吸同在。

人呼吸的時候,味道就同時滲透進去了,人若是要活下去就無法拒絕味道,味道直接滲進人心,鮮明地決定人的癖好,藐視和厭惡的事情,決定欲、愛、恨。主宰味道的人就主宰了人的內心。”

-2-

《我的名字叫紅》

扔掉推理小说 这3本才让人大呼过瘾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譯者: 沈志興

推薦理由|

“我是一個死人,是井底的一具屍體。”無疑,這是今年最受關注的小說開頭。這並不僅僅是一樁藝術史上事件:從一個單向度、充滿虔信的中世紀伊斯蘭藝術觀轉向一個講究多向度、多元化的西方藝術觀,意味著割斷一整個民族傳統,這種藝術上的碰撞乃是社會動盪的一個側面,人的觀念為此受到的衝擊,足以達致慘烈無比的程度。

諾貝爾文學獎發給帕慕克,可以讓更多的人瞭解到這位作家的苦心:兩種文化的衝突不是一場必有一傷的鬥爭,而是衡量整個人類進步程度的試金石。小說的寫作技巧亦為人所稱道,一隻狗、一棵樹、一枚金幣、紅色、兩具屍體,各種匪夷所思的事物都仿若有生命般,在書中擔任了敘述者的角色。 這本易讀、優美、充滿智慧的作品,將能吸引廣大的讀者。

精選書評|

故事中的所有存在物都在說話,所有的人,活人和死人,男人和女人,都在說話。敘述成了每個人的生存方式。被害者在一開始就滔滔不絕,婦人在夜裡在喃喃自語,老人在寶庫裡喋喋不休。

甚至連被畫出來的一棵樹,都在憤憤不平。儘管每個人都要服從自己的命運,甚至包括兇手和被害者,但每個人都是敘述者,每個人都帶了情緒活在這個世界上。

因為每個人都試圖通過敘說來獲得形體之外的東西,不是財富和權勢,不是榮耀,甚至不是愛情。在偉大的蘇丹的注視之下,眾人的隱秘心靈籍由那幅樹的畫像,在故事剛開始不久就說了出來:“我不想成為一棵樹的本身,而想成為它的意義。”

-3-

《怪房客》

扔掉推理小说 这3本才让人大呼过瘾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譯者: 夏旻豔

推薦理由 |

《怪房客》完美詮釋了薩特口中的“他人即地獄”。

日常生活構築起的夢魘,一個令人窒息的世界,怪誕的人物配合著荒唐的悲劇。那些陷阱或真或假,把人一步步引向迷失,眼見的一切只有“恐懼”。

特雷爾科夫斯基經人介紹搬進一棟老式公寓。前任女租客躺在醫院中生死未卜,她是從租住房間的窗口跳下去的。她為什麼要跳樓?特雷爾科夫斯基無暇顧及。他請來朋友慶祝喬遷之喜,卻因聲音太響遭到鄰居投訴。他想成為一個完美房客,但事情發展偏離了他的認知。

各種怪事層出不窮:房間被人強行 闖入,他想要報警,卻被房東喝令禁止;他在房間的牆壁上發現一個洞,從裡面挖出鮮血淋漓的牙齒;他看見一個和女租客長得一模一樣的人出現在了對面大樓;還有人趁他睡覺時給他換上了女人的衣服……他突然明白,這棟樓的居民是想把他變成原先那位女租客的樣子!

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這一切都是他的妄想還是現實?瘋了的是鄰居還是自己?特雷爾科夫斯基走到窗口……

精選書評|

卡夫卡的精神維度、長蛇反噬的圓形敘事,構成了這部壓抑至極的“狂人日記”。充溢其中的,介於受虐臆想與激情抗議之間,是主人公夢魘一般的妥協—反抗—失敗—輪迴的人生履歷,圓形敘事只是為了證明每一個小人物都是體制的迫害對象,毫無反抗之希望。

作者在敘事中飽含同情,並在臨近尾聲時借主人公之口,爆發出人類的最強音,戲劇性的獨白張力十足、令人動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