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6岁前,家庭教育要从这5个方面入手,许多家长还不知道

昨天,我们的发表了《孩子“失败”的人生,是父母无知种下的“祸根”,家教重在六岁前》的原创文章,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共鸣和反响。不少家长留言问道:孩子六岁前,家长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培养?

本文我们就谈一谈,孩子六岁前,我们家长究竟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我们认为:孩子六岁前,需要从这五个方面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培养:智力结构、非智力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强健的体魄和艺术修养。

孩子6岁前,家庭教育要从这5个方面入手,许多家长还不知道

孩子6岁前,家庭教育要从这5个方面入手

1.智力结构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智力不是遗传的吗。不错,孩子的智力主要靠遗传,遗传是基础,但后天的环境和培育对智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打个比方,遗传因素好比土壤,要想让树苗长成参天大树,肥沃的土壤必不可少,但水分、养料、阳光、空气等因素,才能让树长得根繁叶茂。

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一个孩子17岁时的智力是100分,则4岁时就已达到50分,8岁时又发展30分,8-17岁之间只能再发展20分。

孩子6岁前,家庭教育要从这5个方面入手,许多家长还不知道

智力成长理论曲线

从以上智力发展曲线可以看出,13岁以前,智力发展速度最快,13岁以后智力发展开始缓慢下来,到26岁左右停止增长,26-36岁之间保持平衡,36岁之后有所下降。所以,孩子智力的培养应该从一出生就开始。就算孩子的遗传因素再好,如果没有后天的培养,这种潜能就会丧失。

大家知道,智力是大脑的活动,而大脑活动需要大量外界的刺激。外界的刺激越丰富、越生动,大脑的活动也就越积极、越活跃。孩子刚出生,大脑皮层处于空白状态,这就需要父母给予大量的刺激。这些刺激就是对孩子智力的培养,也就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部分。

孩子6岁前,家庭教育要从这5个方面入手,许多家长还不知道

外界刺激越丰富 大脑活动积极

如果父母关爱孩子,并对孩子进行精心的培育,则孩子智力发展就迅速,将来学习能力也就强。相反,如果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任其成长,孩子的智力水平就会很低下,许多方面的能力就会低于同龄人。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特别是0-3岁的这个阶段,孩子与父母朝夕相处,孩子心智的发展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

2.合理的知识结构

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可是,知识不在于多,而在于有用,在于会用。所以,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才是重要而有意义的。掌握太多无用的知识浪费大量的时间,特别是信息泛滥的今天,大量的、无用的信息满天飞,耗费着人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引导孩子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孩子6岁前,家庭教育要从这5个方面入手,许多家长还不知道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3.非智力素质

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中涉及到的兴趣、动机、意志、情感等就属于非智力素质。西方学者夸美纽斯说:对于儿童来说,那些使他们的视觉、听觉和其他感官愉悦的东西,就让孩子产生兴趣,而这些兴趣将促进孩子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

非智力素质包括:自信心、自我意识、独立性、创造性、自我控制力、勇气、意志力、坚韧性、道德品质、进取心、抱负、责任感、使命感等等。

孩子6岁前,家庭教育要从这5个方面入手,许多家长还不知道

非智力素质在人的成熟期处于金字塔顶端

科学研究表明,在一个人的成熟期,智力、知识、体能和艺术构成了人才发展金字塔的底座,而非智力素质决定了塔身的高度。

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取决于他的非智力素质

兴趣是孩子成才的动力,良好的情感是孩子成才的催化剂,意志力是孩子成才的柱石。

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性格的,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

非智力素质、智力和知识是学习的三要素。在学习中,知识与智力相比,智力更重要;非智力素质与智力素质相比,非智力素质更重要。

4.强健的体魄

没有强健的体魄,一切都无从谈起。没有好的身体素质,就无法完成每天的工作,更不用说获得人生的巨大成就。卢梭说:身体虚弱,它将永远不会培养有活力的灵魂和智慧。

5.高雅的艺术修养

拥有一两项艺术专长、具有成熟的艺术气质和艺术修养,使生活更富情趣和高尚情操。霍金自己组装唱片机,爱因斯坦钟爱莫扎特,钱学森酷爱贝多芬,袁隆平在田间地头拉小提琴。

综上所述,智力结构、非智力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强健的体魄和高雅的艺术修养,构成家庭教育的五大领域。

读到这里,家长会说,还是没有看到具体的培养方法,请别急,篇幅有限,作者精力和时间也有限,后续,我们将不断推出相关文章,请予关注。


让我们互相认识:我是头条号“快乐成长社区”的资深育儿师,让我们携手,为了孩子的茁壮成长,共同努力!在科学、健康、快乐育儿的道路上,不光是您一人在前行,还有我们的参与和帮助!如有任何关于育儿方面的问题和烦恼,请关注我们的头条号。

昨晚,写完这篇文章已是凌晨1点45分,如果您觉得值得阅读和收藏,请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当然,在文章下方点赞、关注本头条号、对本文进行评论,同样是作者不断奉献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