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客15元车费付了1500元,问腾讯条码支付的限额在哪里?

今天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个《醉酒乘客15元车费付了1500元,的哥多方退款换来这6个字…》的正能量文章。文章描述了醉酒乘客使用微信支付15元的车费时,多输入了两个零,好心车主寻觅还款的事情。

醉酒客15元车费付了1500元,问腾讯条码支付的限额在哪里?

当然移动支付作为新的四大发明之一,确实已经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对这方面的监管及风险管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监管机构也曾经对条码支付做了管理,那就是2017年出台的银发〔2017〕296号《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在2018年4月1日实施前,各种声音,各种说法此起彼伏,官媒也成制图谅解,围绕的核心就是静态二维码收款的问题,按照《规范》的第十二条第四款:风险防范能力达到D级,即使用静态条码的,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

醉酒客15元车费付了1500元,问腾讯条码支付的限额在哪里?

4月1日已经过去近5个月了,可落实情况呢?按照报道中说的“到达目的地后,雷师傅叫醒了乘客。车费15元,对方通过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支付了车费,他将乘客扶到了小区门口保安岗亭。”来分析,雷师傅出示的应该是静态二维码,醉酒乘客手一哆嗦1500元出去了。

醉酒客15元车费付了1500元,问腾讯条码支付的限额在哪里?

难道腾讯的二维码不属于条码支付?属于条码支付那限额500元去哪里了?腾讯如果严格落实规章制度,这样的事情应该就不会发生了吧?

雷师傅还钱确实应该大力宣传,但落实制度也应改有抓手啊!

在此不说单个账户500元的限额能不能满足有日常的支付问题,只说有法依不依?要靠谁来依?起跑线不齐么?支付宝啥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