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說丨中西融合的世紀大師——徐悲鴻


畫說丨中西融合的世紀大師——徐悲鴻


1922年-自畫像

上世紀,中西融合是中國現代美術貫穿始終的潮流。在幾代人付畢生之努力中,徐悲鴻以創作和教學,推進中國美術走出古典傳統。



畫說丨中西融合的世紀大師——徐悲鴻


1918年-月季

中國傳統繪畫宋元之末,博大精深,臻於完滿,此後不乏獨出手眼的天才,而聳為奇峰者,僅董其昌、未耷二三人。



畫說丨中西融合的世紀大師——徐悲鴻


1922年-獅子

二十世紀,傳統繪畫的活力萎縮和流失,瀕近末途。與聯袂結社的京滬國畫家相比,留歐歸來的徐悲鴻對於國粹之古典繪畫的存續,指明一條路:中西融合。



畫說丨中西融合的世紀大師——徐悲鴻


1924年-老年男人體

徐悲鴻赴法之前,所著《中國畫改良論》提出:“西方繪畫可採入者融之”,歸國之後,通過畫展及教學,對中西融合進行廣泛的譽論工作。



畫說丨中西融合的世紀大師——徐悲鴻


1924年-青年男人體


與同留法的藝術不同,徐悲鴻的精神深層的根基是傳統的,因此,一方面倡導西方寫實主義,另一方面在創作中表現一種古代文人的氣質,即迴避現實地“寄託高深”。



畫說丨中西融合的世紀大師——徐悲鴻


1926年-簫聲

徐悲鴻的國畫題材大多是動物、花鳥和古代人物,喻寓興寄,如“飛揚跋扈為誰雄”的《鷹》、“哀鳴思戰鬥,迥立向蒼蒼”的《馬》、“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牛與牧童》。



畫說丨中西融合的世紀大師——徐悲鴻


1930年-田橫五百士(局部)

以傳說歷史人物為題材的油畫《愚公移山》、《田橫五百士》、《奚我後》,與傳統國畫一脈相通地有感時事,借古喻今。



畫說丨中西融合的世紀大師——徐悲鴻


1931年-九方皋(局部)

徐悲鴻內心蘊藏有一種憧憬天神和豪俠的浪漫。《希臘女》和《老人》是留法時期的寫實油畫的稀見之作。



畫說丨中西融合的世紀大師——徐悲鴻


1936年-船伕(局部)

回國之後,徐的繪畫精神重歸傳統,中西融合的探索,始終以“潤”為基石,確定反模擬和西方美術造型法則的創作原則,以“神形兼妙”替代文人畫的“離形得似”。



畫說丨中西融合的世紀大師——徐悲鴻


1933年-徯我後

《人物動物十開冊頁》是徐悲鴻國畫創作的長擅題材,經典、不露痕跡地將傳統寫意,提升至一個神形兼備的超歷史境地。



畫說丨中西融合的世紀大師——徐悲鴻


1936年-逆風

徐悲鴻通過反模擬的“惟妙惟肖”,寄託高深地使繪畫本身充實著時代的精神,使之象徵明確地成為永可紀念的史證,現實也因之融合中西的作品,給未來留下永生的跡象。



畫說丨中西融合的世紀大師——徐悲鴻


1936年-孫多慈像

畫說丨中西融合的世紀大師——徐悲鴻


1937年-巴山汲水

畫說丨中西融合的世紀大師——徐悲鴻


1940年-泰戈爾像

畫說丨中西融合的世紀大師——徐悲鴻


1940年-愚公移山(局部)

畫說丨中西融合的世紀大師——徐悲鴻


1942年-群奔(局部)

畫說丨中西融合的世紀大師——徐悲鴻


1943年-會師東京(局部)

畫說丨中西融合的世紀大師——徐悲鴻


1949年-世界和平大會

畫說丨中西融合的世紀大師——徐悲鴻


奔馬

畫說丨中西融合的世紀大師——徐悲鴻


鍾馗

畫說丨中西融合的世紀大師——徐悲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