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妙樂 念念滄桑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是唐朝詩人杜牧描寫南朝京都金陵佛教盛行的景象。

翩翩妙樂 念念滄桑

佛教自東漢初期傳入中國,經過長期發展,創造了豐富多彩的佛教文化,留下了數不勝數的名山名寺。與此同時,佛教音樂也一同傳入中國。在高僧大德的重視下,佛教音樂作為弘法的舟楫,來到中國與這裡繁盛發達的音樂文化既互相融合又彼此促進。廟宇高牆之內,形成了以“靜、遠、淡、虛”為特色的音樂藝術。中國各地寺院保存下來的音樂,內容非常豐富,是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些滄桑古樸、吟誦著虔誠之心的樂曲由寺內僧人代代相傳,直至今天。

智化寺京音樂

可以聆聽的活化石

在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與建國門之間,東距二環路僅兩百米的祿米倉衚衕內,有一處不起眼的紅牆黑瓦寺院智化寺。無論從人流如織的北京站過來,還是從車水馬龍的二環路尋找,都要拐上幾個彎兒,穿過幾條小巷,才能來到智化寺的門前。古語說,大隱隱於朝。和其他面街的古寺名剎比起來,智化寺更像是一個看透了世事炎涼而大徹大悟的隱者,道行高深卻隱居鬧市而不事張揚。

智化寺建於明正統九年(1444年),是明英宗寵信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振的家廟,英宗賜名“智化禪寺”, 意思是“以佛的智慧渡化眾生”。而今,寺中中軸線上的四進殿宇保存完整,是北京市內現存最為完整的明代建築群, 同時又是集音樂、佛經、壁畫等佛教藝術為一體的寺院。

京音樂堪稱智化寺一寶,它源自唐宋,與西安城隍廟鼓樂、河南開封大相國寺音樂、山西五臺山青黃廟音樂及福建南音同屬中國現存最古老的音樂。2006年,被稱為“中國音樂活化石”的智化寺京音樂正式入選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佛教認為,音樂有“供養”“頌佛”作用,幾乎所有的佛事活動都含有音樂內容,大寺院也都有專門從事演奏的樂僧。作為篤信佛教並執掌司禮監的宦官,人們推測,在遇有大型佛事活動的時候,王振一定會在智化寺安排藝僧演奏,而演奏的音樂很可能來源於皇帝賜給他的樂譜,也有可能是他向英宗請求,或是利用司禮監總管職務之便,得以將明代的宮廷音樂帶出宮院高牆,送入自己的家廟智化寺內。建寺之初,即明正統九年左右就傳入智化寺的音樂,曲調空靈神秘,古樸典雅,其中大部分曲牌與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欽定、蒐集唐、宋、元以來通行南北的佛教音樂曲調四百餘首彙編而成的曲集《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稱歌曲》相同。

智化寺京音樂是中國現有古樂中唯一按代傳襲的樂種,在傳承方面遵循很嚴格的要求,不隨意增刪變易,注重保護繼承,不接受其他音樂的影響和滲透,同時也防範音樂的外傳,得以數百年來一直保留著的原有歷史風貌,被譽為“中國古代音樂的活化石”。從智化寺音樂從明代宮廷傳入智化寺的那一天起,智化寺音樂一直以口傳心授的方法代代相傳,至今已有560餘年歷史,相傳27代。其獨特的工尺譜記譜方式以及所演奏的曲目、曲牌以及樂器,都具有珍貴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

工尺譜是時中國古代音樂所使用的一種記譜方式,就像今天人們使用五線譜或者簡譜來記錄音樂一樣。現存最早的譜本是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智化寺第十五代藝僧容乾所抄的《音樂腔譜》,另外還有清代道光、咸豐、光緒年間以及近現代藝僧所抄的譜本。

據保存下來的工尺譜統計,智化寺音樂各類曲目兩百餘首,曲牌分為“只曲”和“套曲”兩大類。單獨演奏,不與別的曲牌相聯的曲牌叫只曲,套曲則是由若干首曲牌聯綴演奏而成。在氣魄恢弘的宮廷音樂和超凡脫俗的佛教音樂中,智化寺音樂往往又融合了幾分民間音樂的熱情活潑。除去為佛事服務的內容以外,還有描寫宮廷生活甚至描寫勞動人民生活的,曲目豐富多彩,曲調或空靈神秘,或古樸典雅或詼諧熱烈,具有十分珍貴的藝術欣賞價值。

演奏智化寺音樂的樂器與中國一般民樂多用的樂器有所不同,分為兩類,一類是吹奏樂器,主要有笙、管、笛,其中九孔管和十七簧笙均保留了唐、宋教坊音樂的遺制;一類是擊奏樂器,有云鑼、鼓、鐺子、鐃、鈸等。各種樂器的演奏者, 既相互照應又各自發揮所長, 既避免單調齊奏又不得有亂章法, 以此體現智化寺音樂的獨特風格。

智化寺音樂在樂譜、樂器、樂調、曲牌以及演奏技巧和方法上,都保留有唐宋燕樂甚至上溯到更遠年代的一些樂制。正由於智化寺音樂在教授方法、演奏技巧方面,堅持師徒相承,不許隨意變易的神聖性和特殊性,所以時至今日依舊保持佛教音樂特有的淡、靜、虛、遠的意境。如今,智化寺京音樂的傳承人每日在寺內免費為觀眾展演,積極參加國內外文化交流活動,也曾多次赴海內外各地展演,讓優雅的古樂穿越數百年的光陰為今人所享。

津門法鼓

傳承百年的佛樂遺緒

天津作為中國北方重要港口商鎮之一,有著數百年的文化積澱,自明清以來即為中央首府之衛城,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受其影響較大。又鑑於她地處漕運、入海碼頭的商貿要道,形成了繁華的都市,南北客商的湧入,帶來了異地、異域文化,同時,佛、道等宗教隨著城市商業化的繁榮,佈道相傳、香客盛旺,其發展速度和廣度迅猛遞增,傳教所用之樂和形式,也逐漸流入民間,為大眾所接受,與民風、民俗相融合,形成宗教俗樂形式——法鼓。

翩翩妙樂 念念滄桑

創辦於2006年的智化寺音樂節,已成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個展示宣傳平臺

法鼓一詞最早源自佛教,是指法堂上做法事時專用的鼓。不過,天津法鼓經過幾百年的沉澱,早已褪去宗教色彩,演化為一種民俗表演了。天津法鼓相傳產生於明末清初,盛行於清乾隆時期,原為廟會中“娘娘出巡”時的一種隨駕禮儀形式,後來以花會形式在民間喜慶日子或重大活動中參加慶賀演出,是一種集民間音樂、舞蹈、武術與民風、民俗為一體的綜合性民間藝術,也是中國重要的文化遺產之一。

負責組織天津法鼓活動的稱為“會”,相傳天津法鼓的極盛時期是20世紀20年代前後,當時天津市區有法鼓會90多個,而不出名的、人員較少的小法鼓會在天津市郊亦隨處可見,至鼎盛時期多達130多個。天津法鼓根據不同的用所,分為了音樂佛事法鼓、祭祀求雨法鼓、為官府豪門迎接上司及娛樂的法鼓、廟會法鼓、皇會法鼓和自娛自樂法鼓等多種形式。其中,皇會法鼓最為隆重盛大。

為祭祀天后娘娘(媽祖)誕辰而舉行的大型慶典—天津皇會,是天津最為隆重的民俗活動之一。在天津皇會上表演的津門法鼓—掛甲寺慶音法鼓、楊家莊永音法鼓、劉園祥音法鼓,因其表演技藝的獨特性,被譽為天津皇會之“魂”,是天津歷史悠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

據老藝人們回憶,舊時天津民間從正月初一到十五,整個市區法鼓聲連綿不斷、響徹全城,與各種花會、燈會交相輝映。尤其是每到農曆三月二十三天津皇會舉辦時,法鼓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隨駕音樂,在整個隊伍中顯得格外威武顯赫。

天津法鼓會的會名各不相同,但一般都會標明地域或者在法鼓老會前冠以“音”字。例如楊家莊永音法鼓老會即是如此,楊家莊是其地域名,而取名“永音”取餘音繞樑、不絕於耳的意思,圖個吉慶。

翩翩妙樂 念念滄桑

津門法鼓被譽為天津皇會的“魂”,是天津歷史悠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數百年流傳發展中,天津法鼓逐漸形成三大類別:文法鼓、武法鼓和音樂法鼓。文法鼓是以打擊樂的表現為主,在擺設演奏時,一般多以坐立敲打樂器為主,表演動作較少,以音色的動聽及較快的節奏韻律特點見長,常用於廟會“神像出巡”時的場面音樂,以示對神的崇敬,贏得民眾歡拜。武法鼓則是在打擊樂器演奏的同時,發揮天津民間舞蹈動作之優長,武術招式之精華用於表演,形成賦有特色的民間綜合性舞蹈表現形式,使民眾在音樂烘托下欣賞舞蹈,在舞蹈觀賞中感受音樂,與文法鼓那種溫文爾雅的風格大相徑庭。此外,除上述兩種純打擊樂器的法鼓外,武法鼓還增添了笙、管、笛以及帶有音高的雲鑼等吹奏樂器,並將法鼓曲牌與民間吹歌或戲曲音樂結合在一起,交替演奏的音樂法鼓。音樂法鼓的形成,比前面兩種形式要晚一些,大多在天津郊縣流傳演奏,但也已形成獨特的法鼓表演類型。

目前天津比較有代表性的法鼓會坐落在天津市河西區掛甲寺街的楊家莊,稱為楊家莊永音法鼓,表現的是太子出遊的盛況場面。一般情況下,出會的人數在40人左右,一行中分“文場”“武場”,雖屬於音樂法鼓,卻融合了文法鼓和武法鼓的特色與精華。文場設置的擺設主要包括高照、茶炊、茶食箱等道具,這些器具大部分是用玻璃鑲嵌,飾有彩繪、浮雕、鏤花,做工精細、造型精美,並裝飾有多家流派的字畫。“設擺”時對稱排列、整齊有序,如在夜晚,華燈初上,燈火通明,更具魅力。武場俗稱“傢什場”,表演道具主要有鼓、鐃、鈸、鑔等,其中鼓為五音之首。這些樂器在鼓的統領下,按曲譜、詞牌各司其職,表演時鼓、鐃、鈸默契配合,鼓樂齊鳴,頗為壯觀。在表演時,鈸、鐃還有許多複雜的舞蹈動作,如鈸的舞姿有扯旗、捲簾、跨鼓、疊金錢等,鐃的舞姿則有撈月疊花、纏頭裹腦等,紛繁複雜,讓人眼花繚亂。

天津法鼓自誕生那天起,便與地方民俗活動結下了不解之緣。法鼓為各種民俗活動的組成部分,依賴民俗活動的開展而得以不斷髮展,二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有著宗教與世俗相融合的獨特魅力。在百餘年的歷史發展和演變中,法鼓是天津城廂與郊鎮普通百姓生活中自娛自樂的活動和大眾化的表演形式,成為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古老民間藝術。

涉縣寺廟音樂

千年之絕響

涉縣隸屬河北省邯鄲市,古稱沙侯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千年古縣。巍峨太行,分出瞭如今的冀、晉、豫三省。古時,這裡本是交通要塞,是通往長安、洛陽的必經之路,被譽為“秦晉之要衝,燕趙之名邑”。在涉縣的崇山峻嶺之中,深藏著百餘座寺廟,其中保留至今的清泉寺相傳為漢代所建,至今香火不斷,綿延著古人留下的氣息。涉縣境內現存的寺廟以唐、明兩朝興建居多,到清末,傳說縣內有三大寺、八中寺、七十二小寺,可見佛教之盛。

翩翩妙樂 念念滄桑

涉縣寺廟音樂是中國佛教音樂的一個分支,它是佛教法事音樂吸取古代文人音樂、宮廷音樂、民間音樂的精華合成,而形成的一個音樂體系,歷史悠久,曲目豐富,樂器獨特,音韻清亮,在當地影響很大。目前縣內保留孤本宋代工尺古譜270首,其中包括吹奏樂譜190曲,打擊樂譜80曲。演奏樂器為三種氣鳴樂器(笛、笙、管),七種體鳴樂器(雲鑼、木魚、鐃、鈸、鐺、罄),兩種膜鳴樂器(大鼓、小鼓),管子為錫材自制,稱為錫管,是樂班中主樂器。樂班最少10人,以偶數遞增,最多24人,按法事大小定人數。涉縣寺廟音樂主要有兩項功能,一是在寺院做法事;二是為喪葬做法事。涉縣寺廟音樂曲調古樸典雅,悠揚莊穆,引人向善,使人有超凡脫俗,遨遊佛國之感。特別是在莊嚴肅穆、風景優雅的寺院中或悲傷沉痛的喪葬環境中演奏,有極強的感染力。

涉縣寺廟音樂現在的傳承人叫侯俊堂,是龍泉寺還俗藝僧法安大師的弟子。1986年,涉縣的一位基層文藝工作者王玉川到農村採風時,偶遇當時已經年近古稀的法安大師,對其吹奏的幾首古曲欽佩不已,並聽說法安大師的師傅萬同禪師臨終前曾傳授法安大師兩本古樂譜。法安大師告訴王玉川,他傳承的古曲譜源於印度,先傳到西藏,再傳到北京潭拓寺後才傳到龍泉寺的。自從萬同禪師去世後,就沒有人識得這些古譜了。

翩翩妙樂 念念滄桑

雖然古譜來自印度的說法僅僅為傳說,不過,經專家分析鑑定,這些古樂譜的寫法、譜式是中國宋代的,屬南音、南曲。南音也稱“弦管”,最早可以追溯到漢代。其後晉、唐、宋等朝代的中原漢族移民把音樂文化帶入閩南地區,並與當地民間音樂融合。千百年來,南音始終保持著古代中原的古風古味,而福建南音與智化寺京音樂一樣,同屬中國最古老的樂種之一,有“中國音樂史上的活化石”之稱。

翩翩妙樂 念念滄桑

經法安大師傳承下來的曲譜,傳承形式獨特,作為“神曲”一直在涉縣寺院內部師徒相傳,佛家弟子只能恭敬地學習,不敢有絲毫更改,所以保持了曲譜的原生態系。在中華民國前,寺院生活相對穩定,曲譜傳承正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法安大師還俗,帶出了曲譜和吹奏技藝。後來,因緣際會,王玉川得到了古樂譜,並根據法安大師現場演奏的韻律,把天書一樣的古曲譜譯成現代簡譜,讓中華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得以在當代繼續奏響梵音妙曲。

文 / 高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