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靠譜目測 十年後智能家居實現你的“烏托邦”

時間:2028年12月22日18:00場景:小Z下班回家,已到家門口

“歡迎主人回家!”房門緩緩開啟。鑰匙?早就消失了。智能門鎖?早就淘汰了。 現在都用面部識別好吧!

走進家門,小Z說到:“把門廳、客廳、廚房的燈打開。”燈隨之亮起。

“窗簾拉上。”小Z又說到,所有屋子的窗簾緩緩閉合。

小Z走進廚房,冰箱屏幕上顯示著冰箱裡存儲的食材和天數,並根據食材推薦了菜單——尖椒炒肉、醋溜白菜。

小Z突然想起啤酒喝完了,於是通過冰箱屏幕又下單了一箱啤酒。在等待的同時,小Z把米燜上,此時,門鈴響了,啤酒到了。

“打開油煙機”,小Z開始炒菜,還時不時的看看冰箱屏幕上的做法。菜炒好了,小Z的女友也回來了,盛好米飯,開兩瓶啤酒,開吃!

酒足飯飽後,女友將碗碟放入洗碗機,一鍵啟動,連同早餐的碗碟一起洗。二人轉場客廳,小Z一句“打開電視”,只見牆上掛著的一幅“畫”變成了電視屏幕。

“親愛的,今晚想看什麼?”小Z問道。

“這幾天《聖誕夜驚魂》正在上映,口碑不錯,我們就看這個吧。”女友答道。

“播放《聖誕夜驚魂》。”小Z說完後,屏幕上上出現幾個選項:4K 10元,8K 15元,16K 20元。小Z脫口而出:“16K。”好戲開場。

客廳的燈光和電視四周的氛圍燈隨著影片畫面變換著顏色,二人彷彿身臨其境,女友嚇得緊緊抱著小Z。

電影看完了,兩人被嚇出一身冷汗,小Z拉著女友去泡熱水澡。“開燈,浴缸水42℃,播放《天空之城》。”小Z嫻熟的發號施令。熱水緩緩流入浴缸,空靈的《天空之城》前奏響起,二人相視一笑,踏入浴缸……

泡完澡後,二人站在鏡子前,身體數據便顯示在鏡子上。

“親愛的,你肚子上脂肪超標啦,以後要多運動哦!”女友對小Z說。

“不要以後,就現在吧。”小Z壞笑著一把抱起女友走進臥室……


以上就是我想象的2028年的一天,你可能會覺得我是毫無根據的YY,10年之後我們的居家生活真的會變成這樣?其實,當智能家居普及後,這樣的場景是很普遍的。

在剛剛結束的IFA(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覽會)上,我就親眼見證了智能家居浪潮下我們居家生活的改變。其實,智能家居離不開兩個關鍵詞:萬物互聯和語音控制

萬物互聯,操控從未如此便捷

這裡的“互聯”可以理解為“物聯網(IoT)”,就是將現實世界中的物連到互聯網上,使得物與物、人與物可以很方便的互相溝通。如果把家當成一個小世界,那麼“互聯”可以理解為把所有家電都聯網,理論上任何家電都能獲取其他家電的信息並進行操控。

比如說,通過冰箱屏幕可以操控空調開關、設置空調溫度、開啟掃地機器人等等;比如說,空氣檢測器探測到空氣汙染自動開啟空氣淨化器、探測到空氣乾燥自動開啟加溼器等等。除此之外,不少廠商都把手機作為物聯網的總控設備,通過手機APP,可以隨時隨地掌握聯網設備的狀態並進行操控。


編輯靠譜目測 十年後智能家居實現你的“烏托邦”

IFA西門子互聯技術展示

IFA西門子展區,有很大一片空間在展示“互聯”技術。冰箱作為是一個交互的入口,內部安裝有攝像頭,可以自動識別食材並根據食材推薦最佳的儲存區域。此外,還可根據食材推薦相應的菜譜。如果想買哪些食材,冰箱會根據你需要購買的食材制定出最佳購買路線併發送到你的車上,你直接開車跟著導航走就行了。

狹義的來說,任何帶有屏幕的設備都可以作為交互的入口,比如說近幾年興起的智能手錶,也可以作為交互的一個入口。智能手錶監測到用戶的運動數據後可以進行相應的食譜推薦。

今年西門子幾乎所有展出的產品都可連接APP進行操控,傳統家電向智能家電的轉變,少不了“互聯”這一環。


編輯靠譜目測 十年後智能家居實現你的“烏托邦”

飛利浦智能照明系統Hue

另一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互聯”例子就是飛利浦展示的智能照明系統Hue,其實開頭故事中燈光隨畫面變化就是來源於此。以往的智能燈具只是能聯網通過APP開關、調節顏色和亮度,很多人只是玩個新鮮,這也是智能燈具沒有火起來的根本原因。

飛利浦智能照明系統則給出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通過照明與情景結合,將燈光與電影、遊戲及音樂同步,帶來更強的視覺衝擊和沉浸感。

語音控制,能用嘴解決的事就別動手了

語音控制,顧名思義,就是我們通過說話來操控設備。現階段,語音控制的主要載體是智能音箱。


編輯靠譜目測 十年後智能家居實現你的“烏托邦”

亞馬遜Echo智能音箱

2014年11月,亞馬遜推出了一款全新概念的智能音箱Echo,標誌著以智能音箱為載體的語音控制時代到來。Echo內置的“Alexa”語音助手可以像朋友一樣與用戶交流,同時還能為你播放音樂、新聞、網購下單、Uber叫車、定外賣等等。隨著越來越多設備的接入,通過Echo可以對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事物進行控制,比如說開頭故事中提到的開燈、拉窗簾、開電視……

亞馬遜Echo之後,越來越多的廠商推出自家的智能音箱:國際方面,谷歌推出了Google Home、蘋果推出了Home Pod;國內方面,阿里巴巴推出了天貓精靈、百度推出了小度……使用智能音箱的用戶也越來越多。

今年年初,就有調查顯示美國有3900萬人擁有智能音箱,而本週一Adobe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32%的美國人已擁有智能音箱,16%的人表示要在“Holiday Season”(感恩節和聖誕節期間)購買智能音箱。也就是說,到今年年底,有近一半的美國人將擁有智能音箱。

國內方面,智能音箱由於起步較晚、國外產品由於語言障礙無法進入,普及率遠不及美國,不過隨著人們對智能音箱的不斷了解以及產品價格的逐漸走低,奧維雲網(AVC)預測,2018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規模將達到525萬臺。


編輯靠譜目測 十年後智能家居實現你的“烏托邦”

IFA海爾智慧家庭臥室展區

從今年IFA來看,幾乎每個展臺都能看到智能音箱的身影。拿佈局“智慧家庭”的海爾來說,幾乎每個空間都放一個亞馬遜Echo智能音箱,在臥室,可以通過Echo語音控制空調和空氣淨化器;在客廳,可以通過Echo語音操控電視開關、選臺,可以控制掃地機器人運行……


編輯靠譜目測 十年後智能家居實現你的“烏托邦”

IFA LG電視內置Google Assistant

除了以音箱為載體,還有不少廠商選擇將語音助手內置於自家的產品中,實現語音控制的功能。比如說今年IFA,LG就展示了多款內置Google Assistant語音助手的產品,包括8K OLED電視、藍牙耳機、音箱等。


編輯靠譜目測 十年後智能家居實現你的“烏托邦”

IFA TCL冰箱展示

智能互聯和語音控制的關係,其實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說TCL今年展出的一款冰箱,除了可以自動識別食材並播報出食材名稱外,還支持AI語音交互,說白了就是內置語音助手。

看到這裡,你再回頭看一遍開頭的故事,還認為遙不可及麼?其實,大多數技術現已實現,只是一個普及問題,10年的時間,不夠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