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巴“梟龍”想頂配?先得下決心換個發

今年的珠海航展上,因為沒有別的外國飛行表演隊來表演(唯一有計劃的沙特表演隊最後也咕了),來自巴基斯坦空軍第26“黑蜘蛛”中隊的“梟龍”戰機就成了本次航展上僅有的外國飛行表演。戰鬥機表演加上“梟龍”戰機作為一款中國國產飛機,讓這傢伙每次上天的時候都賺足了人氣。


小巴“梟龍”想頂配?先得下決心換個發


▲ 雖然在地上看是有點……太熟悉,但是天上真的響

當然另外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是小巴在飛梟龍的時候特別喜歡開加力,加上RD93本來動靜就不小,最後讓被戲稱為“半拉米格-29”的梟龍在天上愣是飛出了一隊表演機的效果,聲音甚至比使用大推力發動機的殲-10編隊還要響。


小巴“梟龍”想頂配?先得下決心換個發


▲ 借用大佬一張圖,梟龍升空啊~真的吵死了

對於梟龍這個型號,事到如今大家已經都開始老老實實期待Block

3型戰鬥機。作為;老樹新花的新成果,梟龍Block

3的最新成果毫無疑問就是機上新配備的KLJ-7A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作為一種供輕型戰鬥機使用的雷達,KLJ-7A在設計一開始的時候就追求幾樣外貿上很關鍵的指標:結構輕巧、價格便宜。


小巴“梟龍”想頂配?先得下決心換個發


▲ 2016年的KLJ-7A,算是我國第一款出口戰鬥機相控陣雷達

根據標準的介紹,該型雷達在KLJ-7型脈衝多普勒雷達的基礎上改進而來,採用了固態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工作波段為X波段,具備對空搜索、多目標跟蹤、空地和空海目標搜索與跟蹤、高分辨SAR成像、高增益ESM、電子對抗、地形迴避和氣象等功能,並著重優化了與空戰相關的相關功能,並可同時攻擊多個目標。


小巴“梟龍”想頂配?先得下決心換個發


▲ 在運-7上進行測試的KLJ-7A

之前的KLJ-7A樣機模型,施佬在2016年的珠海航展上見過一面,之後在南京舉行的雷達站上又見過一回。因為雷達展上人不多,加上那回是十四所邀請,所以就趁機認真地看了看雷達,本以為珠海航展上還能再見一面,沒想到沒有多久之後,施佬就在珠海見到了升級版的KLJ-7A。


小巴“梟龍”想頂配?先得下決心換個發


▲ 改進的KLJ-7A變化還是很明顯的

相對於“梟龍”戰鬥機的體格,KLJ-7A的性能其實已經相當不錯了,比起目前梟龍裝備的KLJ-7對於戰鬥機目標80公里左右的發現距離,KLJ-7A因其使用的對同類目標的探測距離已經增加了一倍,已經能有效對抗三哥的蘇-30MKI。在探測角度上,雖然KLJ-7A的天線陣面是固定的,其左右方向各60度,正面120度方向的探測範圍也能夠滿足一般需求。不過對於當代戰機而言,增大戰機雷達的探測角度,增強戰機的全向感知能力還是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所以本屆航展上有關KLJ-7A的兩個主要改進型號,其實都是基於這一目的進行的。


小巴“梟龍”想頂配?先得下決心換個發


▲ 鷹獅NG的雷達也是以類似的形式進行機掃的

對於固定陣面的相控陣雷達來說,要想增大掃描範圍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增加機械掃描結構,讓雷達陣面能夠搜索更多的方向。當然這一來要求雷達天線陣面本身的重量得到控制,二來要控制機械機構的尺寸,以便讓雷達在轉動時的運動範圍不超出雷達罩的限制範圍。


小巴“梟龍”想頂配?先得下決心換個發


▲ 要是雷達都那麼厚……基本就告別機掃了

這一點上,本屆珠海航展展示的機掃+相掃的KLJ-7A雷達一方面減輕了相控陣雷達天線的重量,一方面使用了一個很精巧的旋轉結構,實現了雷達更大範圍的掃描,在重量幾乎沒有太大變化(KLJ-7A各種組建加起來的重量不足300千克),也沒有增加雷達散熱和電力負擔的情況下,較好實現了對機載雷達探測範圍的增加。


小巴“梟龍”想頂配?先得下決心換個發


▲ 梟龍鼻子就這麼大,也不能讓天線太佔地方

對於梟龍Block 3的研製來說,因為該機的動力系統與Block1/2相比並無明顯不同,控制雷達與冷卻系統的耗電量就成為一個相當重要的課題,按照研製方中國電科十四所的介紹,目前該型雷達已經裝上了梟龍戰機進行測試,並不會過多增加戰機的電力負擔。


小巴“梟龍”想頂配?先得下決心換個發


▲ 動力是限制梟龍升級更好雷達的一個重要因素

考慮到該雷達的主要競爭者——中航工業607所研製的LKF601E機載風冷有源相控陣雷達在本屆航展上仍然以固定的相控陣面形象示人,機掃+相掃的KLJ-7A雷達所具備的大探測範圍這一技術,顯然是更勝一籌。


小巴“梟龍”想頂配?先得下決心換個發


▲ 兩家的產品暗地裡還是……嗯

當然比起這個不太引人注意的機掃+相掃的KLJ-7A雷達,三面陣的KLJ-7A雷達改進型顯然性能更加高端。這款雷達的主陣面依然是固定安裝角度的KLJ-7A雷達,同時在機頭兩側加裝兩個較小的有源相控陣雷達陣面,雖然其功率和探測距離都不如主陣面,但卻能明顯增加機載雷達的探測距離,使戰機雷達的探測範圍達到正負150度,即機頭正面300度。雖然側面陣面,也就是左右90度角度上的探測距離因為功率和T/R單元的數量限制要比正面短上不少,但其性能依然能夠滿足戰機側面觀測和告警的任務。由於三塊雷達陣面都是固定的,對於空域的掃描速度都要比機掃+相掃的KLJ-7A雷達高出不少。


小巴“梟龍”想頂配?先得下決心換個發


▲ 這個三面陣就明顯高端

更加有意思的是,由於按照設計,這兩塊側面雷達陣面的安裝角是面向側下方,因此包括對地探測相關的功能,在該雷達上也可以實現。理論上依靠這一功能,戰機甚至可以承擔諸如過去戰場電子偵察機的功能,利用側向雷達對寬廣的地面實施雷達偵察。


小巴“梟龍”想頂配?先得下決心換個發


▲ ……大概齊是這個意思

見多識廣的朋友在第一次看見這傢伙的時候應該就發現了,這種陣面佈局實際上和俄軍研製中的蘇-57機頭的雷達陣面配置有很高的相似度。這一點十四所的相關技術人員也並不諱言,畢竟這是一個增強雷達掃描範圍時常用的辦法(雖然當年蘇-57在研製的時候將這一設計吹得神乎其神的……)。按照十四所的說法,這種設計不光適用於梟龍,還可以應用在其他飛機身上。


小巴“梟龍”想頂配?先得下決心換個發


▲ 這也說明蘇-57所謂5臺雷達的事兒……也就這樣

這也不難理解,這種三陣面的雷達系統在重量、耗電量和散熱功率上都要遠遠超出單陣面,對於戰機的供電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對於巴基斯坦的梟龍戰機而言,目前使用的RD93發動機用來支持單陣面的KLJ-7A雷達已經算是一個不小的挑戰,要真來上三個陣面……如果不換髮電機功率更大的發動機的話,顯然是頂不住的……但是巴基斯坦出於降低成本和簡化後勤的考慮,對於更換新發動機一直持牴觸態度,這就意味著如果要讓這種三陣面雷達上機實用,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是雷達本身,而正是動力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