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的分析給臺灣的啟示

林毅夫的分析給臺灣的啟示

從臺灣投奔大陸的林毅夫,是一位享譽國際的知名經濟學者。最近他受邀在英國劍橋李約瑟年度紀念講座演說,分析了三十多年來中國的經濟崛起,內容豐富,在臺灣流傳甚廣。

中國自滿清末年積弱不振,歷經各帝國主義者的鯨吞蠶食,戰亂連連。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擺脫了三座大山的壓迫,中國取得政治獨立,中國人民站了起來。當時全國上下希望儘快趕上發達國家,但是全球的先進產業都有專利權的保護,引進專利需要付高額費用,而且與國防安全有關的科技,付錢也買不到。

當時中國非常貧窮,是一個資本極端缺乏的農業國家,發達國家沒有意願在中國投資。政府需要直接動員資源、配置資源,做市場干預、保護、補貼,才能把制定的產業建立起來。中國能夠在1960年代成功試爆核彈,70年代發射人造衛星,但中國的整體發展效率低。

從1978 年起,連續38 年,中國保持較高的GDP增長率,而且屢屢創造紀錄: 2009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0年,中國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家,獲“世界工廠”的稱號。在此之前,唯有英國、美國、德國、日本得到過這個稱號。2013年,中國超過美國,是世界第一大貿易國;2014年,以購買力平價為衡量標準,中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為什麼連續38 年間,中國能保持較高的GDP增長率,以快速度持續這麼長時間的增長,有人稱它為人類經濟史上未曾有過的奇蹟!許多世界上的經濟學者,都在思索尋求答案。林毅夫教授說:

“我的答案非常簡單。中國在1978年之後如此迅速發展,得益於‘後來者優勢’。經濟發展的人均GDP與人均收入的持續增長,有賴於勞動生產率的持續提高。如何做到這一點?從新結構經濟學的觀點來說:需要在現有的產業內不斷有技術創新,以及新的更高附加值產業不斷湧現,可以將勞動力和各種資源從附加值低的產業做重新配置,成為附加值高的產業。想提高收入的發展中國家,必需提升勞動生產效率、發明新技術,發展中國家可以從發達國家借鑑成熟的技術,以此大大降低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成本與風險。若能夠充分利用這些優勢,它們會比發達國家發展得更快。

二次大戰後,全球共有13個經濟體系,懂得利用發達國家的技術與產業差距所給予的“後來者優勢”。他們實現了年均7%或更高的GDP成長,持續了25 年或更長時間的經濟發展。1978 年後,中國也是這13 經濟體的一員。

但是中國是如何在這個轉型期維持穩定,並且取得了快速成經濟增長?中國採用的是與眾不同的的策略:“雙軌漸進轉型”;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給傳統資本密集重點工業提供轉型期的保護和補助,因為他們缺乏自生能力;同時開放批准符合優勢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加入。那時中國的基礎建設還十分落後,優勢勞動密集產業的產品,想要自國際市場中取得競爭優勢,完善的基礎建設非常重要。短期內在全國將基礎建設做到完備不大可能,所以中國設立經濟特區、工業園區,在這些區域把基礎設施建好。

當時中國的營商環境不佳,政府在經濟特區、工業園區推動一站式服務。之後在世界銀行的營商指標評估上,中國經濟特區、工業園區內投資、經營等項目,在全球名列前茅。就在這個雙軌轉型制度下,中國維持了穩定,有效的利用“後來者優勢”,取得強勁的經濟發展。

20世紀八九十年代,國際經濟主流觀點認為:一個國家從計劃經濟轉型為市場經濟,必須採用“休克療法”;完全停頓計劃經濟;雙軌制曾被認為是最糟糕的轉型方式。中國經驗證明:原來認為最好的方式並不好,最差的轉型卻成為最好的方式。

林毅夫看好未來的中國經濟發展。他認為:從現在起到2028年,中國仍有年8%的增長潛力。但是潛力只是一種可能性,中國需要內部深化改革,把雙軌制遺留下來的弊端消除掉,同時也要看全球的經濟發展環境。

林教授的分析很具啟發性,中國大陸的經濟成果並不是憑空從天上降下來的,值得臺灣地區經濟決策者、企業界仔細參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