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消失在互聯網


青年消失在互聯網



今天,人人網的全部業務被出售給多牛互動傳媒,換來2000萬美元現金以及價值4000萬美元的股票。有媒體評論說,創始人陳一舟終於解脫了。

人人的月獨立登錄用戶數約為3100萬。從2017年的數據來看,它依然是中國第250大網站,流量仍然高於虎撲、果殼,甚至唯品會。

只有每次人人網發生大變動,用戶才想起還有這樣一個陣地,找回密碼,翻翻當年發的狀態,去當初暗戀對象的主頁看一看,發一會兒呆。

陳一舟做出過Chinaren和貓撲,山寨過開心網,收購了王興的校內網並發展成了人人網,他的產品裡,埋葬著一代年輕人的青春和黑歷史。

對於人人死去的原因,每個人有不同的看法——它太封閉,校園用戶數量很難增長;它太開放,湧進了大量低俗內容;它的用戶沒有消費力;它的用戶體驗太糟糕;創始人和產品經理一直在作死;它沒有抓住移動互聯網的機會......

每個理由都看起來正確,但又似乎站不住腳。陳一舟自己曾經公開反思:

公司千辛萬苦於2011年上市之後,騰訊幾乎同時推出微信......在先進生產力之前,老的生產力只能讓步。

這樣的理由,其實並不能完全令人信服。微信出現後,新浪微博也曾陷入了低迷,也曾被認為是“老的生產力”,但是最終挺過了低潮期。中國沒有Facebook,但是有了自己的Twitter。

周鴻禕說過,湖北的企業家裡,最聰明的是陳一舟。聰明人看不上很多笨功夫。人人和微博等SNS社交平臺的興起,符合政治學中的“政治機遇結構”概念:

人們持續生活在某種痛苦之中,但在穩定的社會政治條件下一般無法宣洩,直到“政治機遇結構”發生改變,改變人們集體行動的能力。

人人網最初的網紅,是各大高校的校花校草,當然,也有一些理想主義的花骨朵。

現在在微博上靠顏值拍vlog的井越,當年是靠著《信仰分級制度》等哲學文章在人人走紅的;北斗被美國媒體評為“中國最大的獨立大學生組織”;有人單槍匹馬挑戰“世界最大的青年學生組織”埃塞克,還有人想去競選區人大代表。

PC時代,聚焦式的場所捧紅了水木、天涯、貓撲,而人人網是唯一帶有強社交紐帶的網站。

人人網代表了這樣一個時代:

年輕人們不是隻會一起學貓叫,一起喵喵喵喵喵,他們聚集在一起,關心歷史的進程。

很多為人人網默哀的媒體提到,2014年,人人網不行了。那一年,智能手機的價格被國產品牌打到了地面,很多O2O公司在這一年蓬勃發展,因為提供服務那一端的人用得起智能手機了。大眾對於PC網站的興趣發生了不可逆的轉變。

而人人與微博的幾乎同時衰落,這並不是一個巧合。

2012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微博用戶活躍度下降了近40%,並且在之後持續下降。人們退守朋友圈,歲月靜好替代了理想主義。

微博進行了脫胎換骨的調整,改變了流量機制,讓明星、UGC獲得了更多資源,藉助明星和網紅重新崛起。

也因為這樣,微博成了今天大家所看到的樣子,在熱搜榜整治之前,大半熱搜是被娛樂明星承包的。

愛表達自我的花骨朵們,也不知道去了哪裡。

人人網沒有翻身的機會了,它的核心用戶已經大學畢業,他們厭倦了熟人關係,被兇猛的陌陌、探探、甚至抖音、映客瓜分殆盡。

馬化騰對用戶習慣的變化做過總結:

可能你什麼錯都沒有,最後就是錯在自己太老了。

陳一舟今年四十九歲。在互聯網行業,這真的是骨灰級人物了。

說這話的馬化騰,只比他小兩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