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題作品|散文|魅力千瀑溝(太行人)

非主題作品|散文|魅力千瀑溝(太行人)

感謝閱讀!請選擇“關注”+“轉發”!



散文|魅力千瀑溝

如果有朋友問我,在炎炎夏日裡推薦一個地方,可以登山玩水,我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他:千瀑溝;如果再讓我找一個地方,可以全家在山水裡漫步,我還是會告訴他:千瀑溝;朋友如果接著問,找一個沒有開發,充滿野趣的地方,我仍然告訴他:千瀑溝!

千瀑溝在我的眼裡,就是有如此的魅力。

千瀑溝位於林州市黃華鎮郭家園行政村小碾自然村西部山溝。素以瀑布眾多、奇峰突兀、草木蒼翠而聞名。千瀑溝原來不叫千瀑溝,因為位於桃園水庫的裡面,當地人俗稱“桃園裡溝”。又因為千瀑溝屬太行山脈,大峽谷之系。美景獨特,氣候適宜。河床受河水常年沖刷,形成層層疊疊,河水流過宛如千個瀑布傾瀉而下,千瀑溝由此得名。這裡小溪流淌,叮咚作響,綠樹青草,飄逸搖曳,是休閒旅遊的好去處。

六月三日晨,我們同學一行十二人按照約定,驅車直趨林慮山腳下的僅有幾戶人家的小碾村,爾後徒步一路西行,就來到了郝家寨。在這裡看見的郝家山寨,就是郝家莊村的飛地。而郝家莊村位於林州市城西五里,屬於胡家莊村,怎麼會在這裡還有一塊領地呢?說起來這裡邊還有一個傳說。

據一個大約七十歲的老翁說,傳說1400多年前,北周武帝領兵14萬討伐北齊,向高歡起家的山西臨汾發起攻擊。公元577年,鄴城被北周大軍攻破,高緯、高恆父子帶著殘兵敗將逃上了林慮山,在四方堖,他們依仗天險才擋住了北周的追擊。周軍屢攻無效,只得退至山下屯兵駐防。數日以後,周軍在營外路口豎起了一塊木牌,牌上貼著招賢皇榜,上寫著誰有攻山良策,成功后皇帝把公主許配與他,大致這個意思。一天,郝家村的姓郝的老羊工趕著一群山羊路過此地,揭了皇榜,獻出一計,即用“火羊陣”攻山的計謀,即由北周軍出面,將附近所有羊群集中起來,每隻羊角上綁一支火把,待夜深人靜之時,驅羊爬坡上山。北周大軍在後,伺機向前進攻。

在一個漆黑的深夜,高居山上的北齊守軍突然發現,滿山遍野手執火把的“登山部隊”,如潮水般向山上湧來,用於守關的石頭、滾木根本無濟於事,士兵們被嚇得四散逃命。周軍乘勝追擊,北齊軍大敗。勝利之後,北周皇帝一想,雖說當初皇榜是這麼說的,但是,不能把公主嫁給一個放羊的呀!於是,一個大臣獻上一計,不如把此山賜予這個放羊的,讓他後人世襲此地。自此以後,郝家村便有了這塊飛地,直到現在,此山仍叫郝家山,此寨便叫郝家寨。

而在進山的必經之路處——郝家寨電站,農家老闆用鐵門將進溝的路封住,凡是進溝的遊客每人交8元錢。後來看設置在路邊的標識牌才知道,之所以收8元錢,是因為此山他們承包了,凡是進山的遊客每人交納8元的摘果費。此情此景,大有古代小說裡的那種“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若想從此過,留下買路錢”山匪做法。據說此人就是郝家村的人。

進了山溝,置身於山溝之中,大概是被這裡幽美風景所感染,剛才不快的心情很快沒有了。放眼望去,千瀑溝名不虛傳,還沒到水邊就已經被各色景緻吸引,遠處是千峰萬仞,連綿起伏,近處是奇峰羅列,怪石嶙峋!沿著山溝向上,你才體會到此溝為什麼會叫千瀑溝。千瀑溝的名字真的名符其實。自然形成的高低不平,一層又一層的小臺階,水從上面流下,真的是一個又一個的小瀑布,每向上攀登一節,就要這樣的情景出現。每一段小瀑布流過後都要形成一清澈見低的水潭,潭中不時有小魚、蝌蚪在無拘無束的遊戲,彷彿在給我們做表演。溝的兩邊是皺褶的懸崖,懸崖上或點綴著不知名的小花,或長著不知名的小樹,形狀各異。

千瀑溝很長,水不大,細流潺潺。因為有了水,也就有了靈氣,也就有了讓人羨慕的美。溝有多深,水就有多長。這次我們決定不走尋常路,踩著河裡的石頭逐水而上。向前走數百米,水聲漸漸大了起來,轉過一道山灣,汩汩水流倏忽而至。行走在谷底的亂石之中,那大大小小的瀑布彷彿跟人們捉迷藏似的,往往在不經意間飄忽而至。或從石縫間噴湧而出,或從一圓頭圓腦的大石塊背後偷偷流出來,或從高石臺飛濺而下。這裡沒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壯觀場面,瀑布是靜靜的,柔柔的,高石臺上,石縫間,潺潺而下,白白的,亮亮的,映著青青的綠苔。這是一幅大大小小的寫意畫,這裡的每一個細流,每一條瀑布,都是一首詩,一首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水詩。此時的我不時閃現兒時在小河裡無拘無束、無憂無慮玩耍的情景,如今已漸行漸遠了,於是不免有些黯然傷神。掬一捧溪水,飲之,甘甜醇郁,沁人心脾,頓時神清氣爽,我的心都要化了,好久沒有這麼爽的感覺了。

此時,我們穿行在其中。時而,涓涓細流從腳下緩緩流過;時而,一水簾掛於石縫綠苔間;時而,有水珠在綠苔上迸濺飛跳。溝兩側樹木鬱鬱蔥蔥,石縫間不知名的小花兒、草兒在風中搖曳弄姿,鳥兒在樹林中歡唱。這裡是那樣的溼潤,深深地吸上一口,那股清涼,帶著青草的氣味和花的芳香,如啜甘露,令人陶醉。

兩山之間的溪水,順溪而下,層巖相疊,跌水成瀑,瀑瀑相連,溪水沿澗而下曲回迂折,叮咚作響;峽谷受雨水長年沖刷,形成高低不同,大小各異,宛如千個瀑布傾瀉而下。也許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原因吧,這裡來的人比較少,且沒有太多人為雕琢的痕跡。慢慢往裡走,越往裡景色越美,一步一景,景景不同,移步易景,景景稱妙!清澈的溪流歡快地跑來歡迎她的來客,在這美好的時光裡她一直伴隨著我們。

一路走來,千瀑溝的瀑布各有特色,各具魅力。這裡的瀑布不莽撞,不急躁,倒像一個閱歷豐富的智者從容不迫,自高山之巔飛瀉到諸多橫壁上,形成錯落有致的飛瀑景緻,然後順勢徐徐走下山來,與多處瀑布在山下交匯成河,彎彎曲曲向東流淌。此地三面環山,河的兩側是身披綠色盛裝的巍巍高山,置身其中,涼氣習習,讓人暢快淋漓。小瀑布更是綿延不斷,這個是“二龍戲珠”,那個是“浪花飛濺”,這邊是“涓涓細流”,那邊是“一線直下”,千姿百態,像歌者,像舞女,讓人浮想聯翩,不忍閉目錯失每一處風景。溪流發出動聽的聲音,平緩處是脈脈的,斷崖處是嘩嘩的,從十幾米高處奔流而下的是怒吼的。瀑布有時似剛睡著的嬰兒,有時又似健壯的青年,讓人愛憐不已。這裡的瀑布有的寬闊如扇,層層疊疊,錯落有致,水在平鋪的石板上散漫地流淌,濺起了一朵朵或一片片白色的浪花,依著落差或是叮咚優雅的泉鳴或是龍然作響,在陽光的照耀下,像苗家黎寨的姑娘身上的銀飾熠熠閃亮;有的狹窄成澗,嶙峋怪石突兀其間,水與石塊產生著激烈的碰撞,像脫韁的野馬,決絕地噴湧而出,激射而下,銳不可當。忽然覺得脖子涼涼的,抬頭一看,水從壁立千仞的懸崖上下來,一滴一滴的,像大珠小珠落玉盤,千根萬根的銀線細細密密地斜織著,像芊芊玉指撥弄著琴絃。山谷散佈著一片片清潭,或深或淺都清澈見底,猶如仙境般迷人。

千瀑溝的水真靜呀,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千瀑溝的水真清呀,清的可以看見水底的沙石;千瀑溝的水真綠呀,綠的彷彿是一塊無暇的翡翠!

在溝中,除了瀑布,奇形怪狀的石頭也是一道獨特的風景,大小的石塊都沒有稜角,正與溫潤的溪水相宜。有的斜躺在地上,如一位在酣睡中做著甜密夢的美女,撫媚而動人;有的如力大無比的壯士,站立在溝的中間,似乎在告訴人們,洪水能奈我何?不知道是誰根據自己的想象,再結合溝裡的環境、水勢給這些石頭起著各種的名子,或用這些石頭記載著這裡的美景,然後用大紅字刻在這些石頭上,如“醒”“悟”“生死相依”“圓夢”等等。

我們在石縫中穿越,在亂石上舞蹈,小溪流似乎一點也不恐高,我們走多高她就伴隨我們有多高,始終不知疲倦地歡快著。

從圍城裡出來的我們這些上班族,此時好像與大自然徹底融為一體,盡情沐浴陽光雨露,汲取著天地精華。這些平日的秀女型男們再也無法矜持,索性甩了鞋襪,跳進了水裡。儘管千瀑溝的水感覺挺涼的,可是他們絲毫不介意,涼意從腳底一下竄到頭頂,從每個毛孔滋滋地往外鑽。掬一捧飲,甘甜醇郁,沁人心脾,頓時神清氣爽。一場戲水之戰又打響了!吶喊聲歡笑聲響徹峽谷,同學們似乎徹底陶醉痴迷了!

古人云:“世之奇偉瑰麗之觀常在於險遠。”山溝盡頭的這段路實在難走,或者說根本沒有路。除現靑和三兩同學外,其他人都不再向上攀登了。溝的盡頭,是高達百米的直立的懸崖,是瀑布之水的發源地。最壯觀的要屬黑龍潭裡的瀑布了,先看見的是一個大水潭,這就是黑龍潭,再往深處看就是一個大大的瀑布。這瀑布真高呀,高的讓我看不見它的源頭,這瀑布真急呀,就像千軍萬馬奔騰而下,打在潭裡激起一層層浪花,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

千瀑溝的水,一年四季不斷。雨季,水量豐沛,流得歡快;旱季,再旱也在流淌,只不過水量小,流得慢,碧波盪漾裡,多了一些對山裡的眷戀。

返程的時候,沒有原路返回,而是順著溝的北岸下山。在山裡的一家農家院,坐下休息,才有心大量四周的風景。河邊,青草葳蕤。有的淺髭寸許,一片一片的,像鋪了一層綠油油的、厚厚的地毯,鬆鬆軟軟,舒服極了;有的纖長如纓,像少女飄逸的秀髮,微風輕拂,搖曳生姿。灌木叢鬱鬱蔥蔥,即便是現在,總還是有少許野花吐得正豔,開得正濃,點綴其中,恰似“萬綠叢中一點紅”。水滋潤萬物,因了水,千瀑溝生出勃勃生機。山前坡後,溝裡溝外,到處都是樹,構成千瀑溝另一道風景。樹木有的剛勁挺拔,有的虯枝龍爪,枝繁葉茂,蒼翠欲滴,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到地上,斑斑駁駁,如剪影般生動。斑斕的蝴蝶翩翩起舞,展示著曼妙的身姿;野蜜蜂不知疲倦、不辭辛苦地忙碌著、勞作著,在每一朵花瓣間穿梭,採著花香,釀著瓊漿,詮釋著生命的意義。精靈的鳥兒在枝杈間蹦上跳下,穿來鑽去,或短促清脆或宛轉悠揚地耍著花舌;躲在荊棘、禾葉上或石縫中的蛐蛐、蟋蟀輕聲低吟,述說著誰也不知道的衷腸;青蛙喉音低沉渾厚卻中氣十足,彷彿美髭白眉的老者在講述古老的傳說…….這是天籟之音,這是大自然最美妙的和聲,令人心馳神往,沉浸於無盡的遐想。

千瀑溝裡的農家,隨山勢而建。因有了水,有樹,也就有了翠綠掩映,有了小橋流水。登高俯瞰,雖不是整齊劃一,卻是一戶一景。石牆石頂,取於大山,融於大山,接地氣,冬暖夏涼。夏日住,沒有空調,需蓋被。夜裡,在涼爽宜人中入眠;早上,在百鳥歡唱中洗漱;白天,在陽光普照下舒展。

千瀑溝裡,因有了水,有樹,空氣特清新。坐在水邊樹下,便是一種享受。微風拂面,芳香襲人。不常戶外運動的人,深深地吸上幾口,會有點暈。不知誰說了句,這叫醉氧。如同喝了幾杯美酒,人便陶醉在其中。其實,踏進千瀑溝裡,瀑布、溪流、樹木、田園、峰谷、群峽,遊人都沉浸於精彩絕倫的山水畫中,雖不自知,心早已醉了。

是啊,此時感覺,千瀑溝的美,美在它的真、它的原始、它的本色、它的質樸,美在它不施粉黛、不嬌柔不造作,美在它渾然天成、天然去雕飾。

千瀑溝真美呀!美得讓我流連忘返!


非主題作品|散文|魅力千瀑溝(太行人)

【作家簡介】太行人,本名張長貴,男,1966年出生,林州市橫水鎮人。本科學歷,高級審計師,安陽市作協會員,林州市作協會員,林州市詩詞協會會員,林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常務理事。現為《散文詩歌分享畫》創作團隊首席作家,常務理事。

非主題作品|散文|魅力千瀑溝(太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