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市值跌掉五个小米 “自作孽”还是有“黑手”?

据彭博社报道,周三,苹果股价下跌2.8%,连续第五天收低,创下逾6个月来最长连跌。苹果五天累计下跌约11%,抹去约1070亿美元市值。而若与超过230美元/股的高光时刻相比,已累计下跌16.88%,市值蒸发超1800亿美元,这超过了整个中国平安在A股的市值,也相当于近五个小米集团的市值。

苹果跌落神坛,或许说明了在宣布要“隐藏”手机具体销量后,反而激化了市场对其真实销售情况的担忧;又或许是果粉不买账、供应商不接盘、评级遭下调等一系列厄运后的连锁反应。此外,市场上还有这样一种声音:苹果股价大跌的背后,有瑞士央行的影子。

苹果市值跌掉五个小米 “自作孽”还是有“黑手”?

中国商网 付颢琬/摄

瑞士央行在“背后”

瑞士央行,也就是瑞士国家银行(SNB),其实也是苹果的股东。而根据近日瑞士央行发布的最新13-F文件,其在三季度出售了价值70亿美元的股票,其中就包括110万股苹果公司。

抛售是暴跌的幕后黑手,这是华尔街讲的故事。

事实上,苹果公司多年来都是瑞士央行的第一重仓股。瑞士央行曾豪掷11亿美元爆买苹果股票,震惊市场。在这家央行亲自下场炒股的投资履历中,对苹果股票的持仓规模曾接近30亿美元,可谓是为苹果的万亿美元霸业添过砖加过瓦。相比之下,此次抛售的110万股只是皮毛,且苹果作为瑞士央行第一重仓股的地位并未动摇。

事实上。瑞士央行拥有美国前五大科技巨头公司FAANG(脸书、亚马逊、苹果、奈飞、谷歌母公司Alphebet)以及多数美国药厂的股票,截至2018年二季度,瑞士央行美股总持仓市值近875亿美元,约占其外汇总资产的10%。

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曹啸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瑞士央行“炒股”的目的不在于赚钱,而在于通过投资美股,对其外汇储备资产组合进行调整,进而调控汇率。随着瑞郎资产升值,瑞郎负债价值也在增加,同时也会导致瑞士企业出口竞争力降低。而投资美股可以推动美股上涨,有利于美元升值,从而调贬瑞郎,实现其汇率调控目标。

苹果“钱途”如何?

据悉,投行Guggenheim在周三发布的研报中,把苹果股票评级从“买入”降级为“中性”。本周二,投行高盛给予苹果股票“中性”评级,并将其目标股价从222美元下调到了209美元,原因是认为新款iPhone的需求可能会“继续恶化”。

高盛分析师将iPhone的预期销量下调了6%,并下调了它的目标股价。此前,负责为苹果Face ID摄像头生产零部件的供应商Lumentum称,它的一个大客户大幅减少了订单。分析师预计,这个大客户就是苹果。“考虑到这个新的情况,我们下调了iPhone XR/XS Max/XS的预期销量,同时提高了低价位iPhone的预期销量。我们担心新款iPhone的市场需求正在恶化,”高盛分析师在研报中表示。

此外,知名苹果分析师、天风国际证券(TF International Securities)的郭明錤周一发布研报,将苹果iPhone XR智能手机的出货量预期下调了3000万部。郭明錤还补充道,消费者可能会更加青睐iPhone XS和iPhone XS等更贵的机型,这些机型拥有摄像头更好等特点。最后,他还指出华为新推出的Mate 20系列手机将会使得iPhone XR迎来更大的竞争压力。

在郭明錤之前,摩根大通分析师沙米克·查特吉(Samik Chatterjee)在研报中将苹果目标股价从270美元下调到了266美元。这是他在本月第二次下调苹果目标股价。不过该分析师仍然给予苹果“增持”评级。

华尔街投行Longbow Research周一发布研报称, iPhone在中国市场的需求有下滑风险。上周有报道称,苹果已告知富士康等代工厂商,要求其暂停增加iPhone XR生产线的计划。该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富士康最初准备近60条生产线来生产iPhone XR,但近期仅启用约45条生产线。这意味着富士康每天要少生产大约10万部iPhone XR,与最初的乐观预期低20%至25%。

(综合自:国际金融报社、腾讯科技、证券时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