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夏秋攻势」万山:龙头引领科技给力 现代农业效益倍增

「脱贫攻坚·夏秋攻势」万山:龙头引领科技给力 现代农业效益倍增

今年来,万山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种植蔬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同时,在“九丰农业+”模式的带动下,全区各乡镇(街道)的标准化大棚蔬菜遍地开花。为什么要这么干?“九丰农业”模式到底划不划算?老百姓的心里,自有一本账。

「脱贫攻坚·夏秋攻势」万山:龙头引领科技给力 现代农业效益倍增

“两三亩地,打3000斤谷子,一亩地打1000来斤,人累得不行,一年才3000来块钱,喂出来2头猪,日子不好过。”万山区大坪乡苏湾村村民吴志友心里不好受。

在村民吴志友看来,过去种玉米、水稻不但产量不高,也卖不上价钱,辛辛苦苦干上一年,只能勉强达到温饱线。现在吴志友把自家的地改种大棚蔬菜,在大棚采收虹豆的心情与原来种水稻时大不一样。

「脱贫攻坚·夏秋攻势」万山:龙头引领科技给力 现代农业效益倍增

“现在一亩地可以分到一万块钱,三亩地可以拿到三万,我一年的工资又是两万多,总的五万多,这就足够了嘛,过得去了嘛,和以前比是大大的不同了。”万山区大坪乡苏湾村村民吴志友心里乐开了花。

2017年,苏湾村在区乡两级政府的扶持下,引进了九丰农业大棚蔬菜种植模式,打造了精品蔬菜大棚基地,带动当地农户145户476人参与其中。

「脱贫攻坚·夏秋攻势」万山:龙头引领科技给力 现代农业效益倍增

现在,村里改种玉米水稻800亩,发展大棚蔬菜240亩,以种植豇豆为例,一亩地现在产量将近4000斤,市场批发价格是2.5元到2.8元,一亩地能卖到10000多块钱。

“这个开花的时候温度低,花不脱落,花不脱落造成灰霉病的发生。这个黑花,很容易产生灰霉病,就是光照不足,温度低。”有了九丰技术员的精心指导,大棚蔬菜的效益也能得到保障。

「脱贫攻坚·夏秋攻势」万山:龙头引领科技给力 现代农业效益倍增

比收益更重要的是农业产业升级带来的积极变化,九丰农业提供技术支持和销售渠道保障,并专门配备农业技术专家全方位进行跟踪指导。通过九丰农业先进模式的推广和技术帮扶,改变了苏湾村长期以来传统落后的种植模式,提升了村民农业现代化的职业技术素养。

「脱贫攻坚·夏秋攻势」万山:龙头引领科技给力 现代农业效益倍增

“技术服务的同时,首先考虑到把技术传授给大家,教大家所学、学会,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对将来的种植服务,打好坚定的基础。”万山区大坪乡科级副乡长 、九丰农业技术人员张文智说。

通过聘请九丰农业的技术员在各乡镇担任科技副乡长,亲自指导当地村民种植蔬菜,把九丰成熟的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在全区进行推广。

「脱贫攻坚·夏秋攻势」万山:龙头引领科技给力 现代农业效益倍增

“根据每个乡镇的地理位置,土壤的情况,决定他种什么苗,因为有些品质根据各个乡镇的需要,市场行情来育苗。销路是各个乡镇自己联系,要是联系不到的情况下,我们公司再帮助他销售,我们发展得越多,产量越高,菜商来得多,价格也越好,对老百姓来说是好事,对我们公司也是好事。”万山九丰农业生产经理王希泉介绍。

「脱贫攻坚·夏秋攻势」万山:龙头引领科技给力 现代农业效益倍增

按照“九丰农业+”模式,现在全区9个乡镇街道已建立57个蔬菜大棚,发展大棚蔬菜种植面积1.2万亩,形成了“一地一品”的产业格局。全区37个行政村的18000多名群众通过土地流转、扶贫资金入股,到基地务工等方式参与产业发展,靠着租金、股金和薪金,每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陈虹霞 余彦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