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學業有成立即回國,培養出華羅庚,兒子留學不歸獲得諾貝爾獎

民國時期社會動盪不安,充滿著殺戮和苦難,也充滿著流亡、變革和奮鬥,就學術界而言,那是一個新學和舊學碰撞的年代,中學和西學相互融合,誕生出許多大師級的人物,那些就職於大學校園的教授們,是哪個時代最閃亮的明星。

此人學業有成立即回國,培養出華羅庚,兒子留學不歸獲得諾貝爾獎

民國時期,很多人選擇出國留學,他們出去學習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謀生,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救中國,因為當時的中國實在是太羸弱了,那些有志之士紛紛走出國門,學習他國先進的技術和知識,學成之後毅然返回祖國,在各個領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楊武之就是這樣的人,他出生於1896年,武之是他的號,原名叫楊克純。楊武之的父親是一名秀才,後來不幸感染鼠疫去世,9歲那年母親也去世,楊武之是由叔父帶大的。1914年,楊武之於安徽第二中學畢業,隨後考入北京高等師範學校,畢業後他的文化水平在當時已經很高了,因此各地爭相聘用他。

此人學業有成立即回國,培養出華羅庚,兒子留學不歸獲得諾貝爾獎

畢業後他選擇回到母校--安徽第二中學執教,因他教學嚴格,對一些浮誇子弟管教的太嚴,這些學生企圖報復楊武之,便故意在學校鬧事,鬧事之後家長又偏袒學生,楊武之憤而離職,轉而去安慶中學教書。這件事對他觸動很大,萌生出“科學救國”的念頭,希望出國留學,振興中華教育。

1923年,楊武之順利通過了公費留學的考試,這年他的兒子還未滿週歲,楊武之告別妻兒,隻身赴美國留學,他學的是研究代數和數論,4年之後,楊武之成為了中國因數論研究而成為博士的第一人,1928年,楊武之學成後拒絕高薪挽留立即歸國,先是在廈門大學任教一年,之後被清華大學聘為數學系教授。抗戰之後,清華、北大、南開合併為西南聯合大學,楊武之還是擔任數學系主任。

此人學業有成立即回國,培養出華羅庚,兒子留學不歸獲得諾貝爾獎

在楊武之的組織和領導下,清華大學數學系的科學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他還培養了大批人才,華羅庚就是其中之一,華羅庚來到清華大學後,楊武之對他的影響很大,華羅庚曾說:引我走向數論道路的是楊武之教授。後來華羅庚赴英學習,成績卓越,楊武之對於這個學生能超越自己,感到非常的高興。華羅庚學成後,不顧國外高薪挽留,毅然回國,並在清華大學執教,後來他跳過講師、副教授直升教授,也是由於楊武之的力爭。

此人學業有成立即回國,培養出華羅庚,兒子留學不歸獲得諾貝爾獎

說起楊武之的兒子,成就比他更高,他的兒子是著名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楊振寧能有這樣的成就,當然和楊武之的教導分不開,楊振寧1942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1945年赴美留學,學成之後留在芝加哥大學任教,並於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