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什麼這麼想“搞垮”伊朗?

將軍也是戰士


這個問題需要從歷史和現實兩方面來回答。

從歷史上講,美國和伊朗的關係其實有很深的歷史隔閡,美國人覺得伊朗歷史上對不起他們,但是卻沒有任何悔改和歉意,反而變本加厲。

木叔說個小例子——

11月4日,也就是前幾天,這是美國人設定為伊朗石油禁運採取措施的日子,為什麼要用這個日子,而不是10月4日或者11月8日?

這不是隨便選擇的。

因為1979年的11月4日,對美國人來說,是一個很恥辱的日子。當年的這天,美國駐伊朗大使館,被上百伊朗學生闖入,館員成為人質,被綁架了444天之久。

這讓美國人非常生氣但又無可奈何,還直接導致了卡特總統選舉失利。

在美國看來,雖然伊朗和自己有矛盾,但是佔領使館,綁架館員,這簡直就是恐怖主義,完全違反了國際法。

更嚴重的是,伊朗從沒道歉,反而將美國使館舊址當作了反美的紀念館和博物館,這更讓美國覺得丟人。從此以後伊朗就成了美國的妖魔化對象。

11月4日對伊朗人制裁,就有這種“復仇”心裡的體現,也是美國和伊朗關係很難和好的歷史過結。

從現實來看,伊朗對美國及其盟友在中東的利益構成了巨大的威脅,甚至對國際安全體系帶來的威脅更大,美國要承擔道義責任和現實責任。

這個就好理解了。伊朗不僅對美國在中東的小兄弟以色列發出戰爭威脅,而且對美國在中東最大的盟友之一的沙特頻繁示威,導致美國在中東戰略利益受到很大掣肘。

伊朗前總統內賈德甚至說過要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這讓美國人和猶太人都受不了,認為這不只是威脅了,類似於二戰納粹的種族滅絕了。

特別是伊朗核計劃,使得他們生產核武器,乃至對國際核不擴散體系帶來的威脅也被放大。

因此美國人反對伊朗,更有了一些道義責任。

再加上伊朗支持敘利亞的巴沙爾政權,這和美國的意識形態以及中東戰略又產生了巨大沖突。同時伊朗支持黎巴嫩真主黨、也門反叛武裝、支持哈馬斯等,也讓包括很多阿拉伯人在內的中東多國不滿。

有了口實,又有了小兄弟們的幫襯,美國當然沒理由不對伊朗大規模施壓了!


你如何看待伊朗和美國的矛盾?


木春山談天下


民主的國家,全體公民是國家的主人,政府僅僅只是管理者,不是統治者,管理者們的工作是為國民提供公平公正的生活環境,國民也只要求生活能過得好,生活得自由自在就行了,因此對他國的領土沒有去霸佔的想法和要求。

而獨裁專制的國家,國家是“家天下”或“少數人利益集團”的,他們是國民的統治者,國家財富都屬於統治集團,他們可以任意調動國內任何資源,出於個人(或集團)利益貪婪的需要,存在霸佔他國領土和財富野心,所以,獨裁專制國家最容易發動對他國的戰爭。

由此看出,民主制與獨裁專制最大的區別是:民主國家,領導是管理者,由民選決定,有任期期限,手中權力極度分散,無權隨意調動國內資源,所以,對外發動對他國國土的侵佔,對他們個人來說沒有利益動機,故很難發動霸佔他國的戰爭。

而獨裁專制國家,國是他們的“家天下”,霸佔他國的財富,就是自己的財富,對他們來說,有很強的利益動機。

因此,民主國家會將獨裁專制的國家視為“危險性國家”或者“邪惡的國家”,這是很容易理解的。


用戶56529715913


★美國為啥這麼想搞垮伊朗?因為伊朗對抗性強,不聽它的話,美國最恨最怕。

“從不聽話”:美國視一些國家為眼中釘、肉中刺,伊朗始終排在第一位!這些國家曾經被美國“定義”為“邪惡軸心”“流氓國家”“受關注的國家”,有6個:2002年1月伊朗、伊拉克、朝鮮被列入,2002年5月古巴、利比亞、敘利亞被加上。為此,美國給這些國家冠以種種“罪名”,核心的一條是:違背其他國家的願望。說穿了,就是不聽美國的使喚!伊朗首當其衝。2002年,美國聲稱伊朗試圖獲得核武器以達到更為流氓的恐怖主義目的。2015年伊朗承諾永不尋求獲取核武器,但2017年又被美國列入旅行禁令名單中。

“文化衝突”:據稱美國已經被猶太人控制了,伊斯蘭的伊朗和猶太民族的以色列極端對立;而伊朗是西亞古老文明中心之一,或成為伊斯蘭世界的核心,這將對整個西方與伊斯蘭鬥爭都產生極其重大的影響,會令美國乃至整個西方世界不寒而慄。

“潛力對抗”:伊朗地處世界石油天然氣最豐富地區,為世界石油天然氣大國,經濟以石油開採業為主,石油出口是經濟命脈,是石油輸出國成員。作為對手,美國無法直接控制伊朗油氣流向,而是通過施壓伊朗油氣進口國,限制伊朗經濟發展,卻很難湊效。本月4日23時59分始,美國政府對伊朗的制裁正式生效,但伊朗人卻不買帳,仍底氣十足同美國人叫板出口石油,當然也有美國的制裁沒有得到國際社會支持的因素。

“很難搞垮”:美國為了搞垮看不順眼的國家,會軟硬兼施,歷屆政府前赴後繼從不放棄:伊拉克、利比亞已被搞掉;搞朝鮮、古巴,進入戰略對峙時期;搞敘利亞已有一陣子了,進入僵持階段;撥伊朗這根釘子,美國最上心,但始終未得逞。伊朗有7000多萬人口,有廣闊的土地,深厚的戰爭潛力,頑強的鬥爭意識,始終對美國形成挑戰。


生態號


從伊斯蘭革命發生,到巴列維王朝被推翻,美國人是目瞪口呆的看著伊朗從親密的朋友發展成最危險的敵人。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之前,伊朗同美國的關係非但不是今天這種橫眉冷對的仇敵模式,相反還是美國在中東地區信得過的堅定盟友,巴列維王朝統治下的伊朗人對美國人很是友好,當時美國對伊朗的關照要好過沙特等國家。
伊朗由於受到了老大的照顧,石油出口和富庶程度在中東也是名列前茅。


然而美國人自己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讓美伊關係開始向相反的方向發展。當年的美國政府以為拉攏住巴列維國王,伊朗就是拴在自己戰車上一匹跑不脫的戰馬。
卻忽視了伊朗另一位真正可以呼風喚雨的大人物的存在,伊朗是什葉派宗教領袖國家,穆斯林對宗教領袖的崇拜就是神一樣的存在。國王雖然身份尊貴,也超不過宗教領袖在伊朗民眾心中的地位。得罪了神一樣的宗教領袖視若無物,結果也就招致了穆斯林的憤怒,彷彿一夜之間,巴列維國王丟了王位,美國人也從朋友變成了敵人。
伊朗成了政教合一的國家,與美國親密的關係也變成了激烈的對抗。美國人從來都是座上貴客,在伊朗卻落了個被驅逐出門下場,這讓高傲的美國人如何能忍受。七九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後,美國就從來沒有在心裡承認伊朗是一個正常國家。雙方明裡暗裡鬥了幾十年,雖然美國一時也拿伊朗沒辦法,卻也通過圍困讓伊朗從巴列維王朝時期的富翁;變成了今天捉襟見肘的窮國。


亓官仁



美國想要搞垮伊朗,既是歷史的需要,更是其中東政策和地緣政治的需要。

在歷史上,由於伊朗的伊斯蘭革命事發突然,完全超出美國的戰略預想,激進的伊斯蘭革命迅速推翻了美國的中東盟友——巴列維國王。出於道義與面子,美國外交庇護了巴列維國王。這一來,就惹惱了革命群眾,於是上演了青年學生攻佔美國駐伊大使館的事件,美國的拯救行動又失敗了,搞的美國懊惱不已,灰頭土臉,從此心生怨恨,與伊朗結下了難以化解的樑子。

其二,美國的中東政策是以以色列為楔子,打入中東心臟位置,離間中東各國關係,控制中東局勢。原本美國的盤算是一個鋒利順手的以色列加上一個實力雄厚的伊朗,再有忠心耿耿的土耳其,就構成了控制中東的鐵三角,可以牢牢鉗制中東各國,完成對中東地緣政治和石油資源的掌控地位。

誰知伊朗形勢的突變讓美國始料莫及,伊朗從朋友一夜之間變成了敵人,美國的戰略鐵三角從此跛腳,這讓美國憤恨不已,也因此讓美國始終無法順利全面掌控中東局勢,還給了蘇俄可乘之機。



由於伊朗壞了美國的好事,伊朗自然也是美國的肉中刺眼中釘。再者,伊朗的戰略地位特殊,如果控制了伊朗,不但在地緣政治上可以擠壓俄羅斯,還能輻射東西亞,而且控制了霍爾木茲海峽,又可以掐住一些潛在敵對國家的咽喉。反之,美國的行動自由反而被霍爾木茲的限制。這對一向傲慢無禮,喜歡到世界各國家門口耀武揚威的美國來說,豈不如芒刺在背?


謝金澎


你說,假如中國的一個大使館所有工作人員被一個國家的政府劫持為人質,長達400多天,難道我們還要感謝哪個國家的政府嗎?霍梅尼領導宗教運動那是他自己的事情,但是為啥要劫持美國人質?而且是大使館工作人員?本來伊朗和美國是盟國,當年就是在美英的堅持下,斯大林才從伊朗撤出了20萬駐軍。講歷史就要講全過程,你就是宗教人士上臺執政,最起碼能做到不得罪美國吧?這是很簡單的事情,為啥非要樹立一個敵人啊?當年,美國人質獲釋的時候,美國幾乎家家戶戶都在門口掛上了黃絲帶,歡迎飽受折磨的大使館工作人員榮歸故鄉,而且這也是美國人民心中永遠的隱痛,這可不需要教育,所以現在美國總統對伊朗採取什麼制裁措施,美國人民都會支持的!當然也會有不同的聲音,可不是主流。


你若安好我就開心


因為美國和伊朗的意識形態上的矛盾加上全球霸權與地區霸權的衝突:伊朗已成為美國在中東的眼中釘,故不惜一切手段從:軍事,經濟上對其實施制裁,還常借核大棒對伊朗實施高壓政策!由於伊朗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石油出口國,而我們卻是世界第一大的石油進口國,加上我們實行的是:一帶一路的政策,目的是求發展共和平,在思想上符合伊朗與我們建立長期合作的動力!再有就是美國要把控石油資源遏制俄羅斯和中國的發展,因此必須打壓伊朗.


鍾江海


國家利益決定國際關係。美國謀求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企圖建立單極世界,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為此,各屆領導人上臺後,為增加選票,往往不停止對外干涉他國內政的步伐。他們像黑夜中的貓頭鷹,目光如炬,搜索著獵物,準備在恰當時機扼住獵物的咽喉,而伊朗是不二人選,是一顆棋子,可使美國在中東指手畫腳,擾動中東格局。

伊朗不像印度,菲律賓一樣,可在大國間左右逢源,夾縫中生存,唯一的選擇是與美國冰火不相容,擺強硬姿態。





龍貓千與千尋天空之城


就要搞垮伊朗這樣的神棍組織。。。統治者帶領全國反美,然後把他自己家人移民美國享福。。


目標年收入破100w


極端宗教獨裁政權遲早會被人民推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