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勁遭百度索賠5000萬,自動駕駛這門生意都吸引了哪些創業者?

王勁遭百度索賠5000萬,自動駕駛這門生意都吸引了哪些創業者?

■文 | 李威

■來源 | 人民創投(renminct)

12月22日,百度以侵犯商業秘密為由,將剛剛於今年3月離職的前副總裁、技術戰略委員會主席、自動駕駛事業部總經理王勁,及其所經營的自動駕駛創業公司景馳科技起訴至北京知識產權法院。

據媒體報道,百度方面向法院請求判令兩被告立即停止侵害百度的商業秘密,包括並不限於停止利用該商業秘密從事與百度相競爭的自動駕駛相關業務;並判令兩被告共同賠償其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5000萬元,同時兩被告公開聲明消除影響,並承擔全部訴訟費用。

百度稱,其在自動駕駛領域投入甚多,並已經處於國內外領先地位,擁有大量商業機密,而王勁在任職期間完全知悉和掌握百度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商業秘密(包括技術秘密和經營秘密),並在離職後未向百度返還存有百度重要商業秘密的電腦等物品,亦未做離職交接。

更為重要的是,百度認為,王勁離職之後創立景馳公司,招攬僱傭百度自動駕駛技術人員,並利用其所持有的百度自動駕駛的技術秘密和商業信息從事景馳公司的自動駕駛業務,並在中國國內拓展市場,是違反了公司高管忠實義務和競業限制義務

針對百度方面的起訴,景馳科技方面回應稱,百度的起訴完全沒有事實依據,將在事實和法律層面上予以回應。景馳科技還同時表示,作為一家創新的創業公司,無懼競爭對手的體量,“景馳總部即將搬回中國,兩週內我們就將在中國展示我們的技術實力。”

跑得最快的景馳

公開資料顯示,王勁自百度離職一個月之後便在美國註冊成立了景馳科技,專注無人駕駛出租車技術方案的研發,並獲得3000萬美元天使輪融資和5200萬美元Pre-A輪融資,啟明創投、華創資本和英偉達GPU Ventures都參與了投資。景馳公司同時吸引了原百度自動駕駛首席科學家韓旭、百度技術大牛陳世熹的加盟。

景馳科技在創立一個月後,完成了首次封閉道路無人駕駛測試。創立兩個多月後,完成首次開放道路無人駕駛測試。今年9月,景馳科技表示其首批超20輛無人駕駛車隊將於年底在安慶市展開試運營。就在上個月,景馳科技宣佈其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將在2020年6月實現大規模量產

“我在2015年12月就說五年後要大規模量產無人駕駛汽車,我可能是全世界第一個這樣說的。現在全世界共有19家車廠和公司,說他們要在2021年量產無人駕駛汽車。在無人駕駛領域我曾在大公司走了四五年的路,今天在景馳科技用了半年時間就趕上來了。” 王勁曾這樣表示。

跑得最快的景馳事實上已經在某種程度上給百度的自動駕駛業務帶來了壓力。從大公司出來的創業者們,在經歷了自動駕駛的拓荒期之後,已經積累了相當的經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會有可能比巨人走得更快。巨頭之間在相互競爭的同時,也難以避免地會迎來更多意想不到的新挑戰者。

王勁遭百度索賠5000萬,自動駕駛這門生意都吸引了哪些創業者?

王勁遭百度索賠5000萬,自動駕駛這門生意都吸引了哪些創業者?

參與者不會只是一兩家

事實上,王勁的景馳科技並不是唯一從百度出來創業的自動駕駛團隊。2016年12月,百度首席架構師彭軍和百度最年輕的工程師樓天城離職創立小馬智行,並拿到加州自動駕駛路測的牌照,獲得紅杉、IDG等機構的千萬美元融資。幾乎與王勁同一時間,佟顯橋、衡量、周光從百度離職,創立聚焦Level4無人駕駛的Roadstar.ai,同樣獲得了千萬美元融資。

目前,小馬智行選擇兩條腿走路,一方面打造無人車方面世界最領先的技術,以保證能夠真正做出來真正安全的、多場景下的無人車。另一方面,尋找目前狀態下的落地應用,保證企業的生存。小馬智行此前宣佈將落戶廣州南沙開發區,並計劃於春節前在南沙推出無人駕駛車隊。Roadstar.ai則在10月上路了首輛自動駕駛原型車。

正如樓天成在清華大學的一次內部分享中所說的那樣,很多自動駕駛領域的創業者都相信這個市場足夠大,能容納下的參與者絕不會是一兩家。而且,這個行業的成熟期也不會很快到來,在整個產業真正落地之前,大家都會覺得自己有機會爭一爭。

中投顧問發佈的《2017-2021年中國無人駕駛汽車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認為,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汽車有望在2020-2025年之間出現,以平均每輛車的無人駕駛系統為5萬元保守估算,2035年全球無人駕駛市場空間將達6000億,國內市場空間接近1500億。而另有預測認為,自動駕駛汽車市場的規模在2050年將達到7萬億美元,超過40萬億元人民幣。

更為利好的消息則來自於北京市交通委等3部門聯合發佈《北京市關於加快推進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有關工作的指導意見(試行)》。《意見》指出測試車輛應配備有三年駕齡以上、且無毒駕、酒駕經歷的測試駕駛員,測試駕駛員應具備隨時接管測試車輛的能力,並且測試機構還要受到相關部門的監管。

這個意見被媒體和從業者廣泛解讀為代表了政府層面對自動駕駛的認可與接受。

王勁遭百度索賠5000萬,自動駕駛這門生意都吸引了哪些創業者?

尋找自己的定位

但是,儘管大前景一片大好,也有一部分人對創業公司在自動駕駛領域是否能夠和互聯網巨頭、汽車廠商、一級供應商分庭抗禮持不太樂觀的態度。Uber的自動駕駛技術分部ATG部門領導人Meyhofer就曾表示,自動駕駛或者更高級別的無人駕駛實際上非常難以實現,要是20人的小團隊,那得花上50年,即便對於已經擁有1500人團隊的ATG來說,時間也依然很緊急。

即便如此,創業者也都還是想在這場盛宴中分得一杯羹,其中的關鍵就在於從自己擅長的角度出發,找準自己分羹的姿勢。

因此,絕大部分的創業者會選擇與汽車廠商、一級供應商分工合作,甚至被巨頭所收購。開發商用車自動駕駛技術的圖森公司CEO陳默就曾多次表示作為創業公司,圖森做技術運營商就可以,只對自動駕駛故障負責,而不是去做一整套自動駕駛系統,與車廠合作生產搭載有圖森自動駕駛系統的貨車。

51VR則選擇從VR、AR的角度切入自動駕駛市場,推出了“Cybertron”自動駕駛系列產品,包括用於訓練自動駕駛系統的“Cybertron-Zero”VR強化訓練場;讓消費者通過Matrix感受自動駕駛汽車沉浸式駕乘體驗的“Cybertron-Matrix”VR體驗測試場;以及藉助AR增強現實眼鏡,讓自動駕駛實路測試人員在關注道路狀況的同時,能夠監督自動駕駛系統運行狀態的“Cybertron-Eye”AR增強測試場。

另一家人工智能創業公司地平線則推出了面向智能駕駛的征程(Journey)1.0處理器,能夠同時對行人、機動車、非機動車、車道線、交通標誌牌、紅綠燈等多類目標進行實時監測與識別,同時滿足車載環境及不同環境下的視覺感知需求。並提供智能駕駛解決方案,通過對駕駛場景中的目標精確定位,實現車道偏離、車輛及行人碰撞預警等高級別輔助駕駛(ADAS)功能。

此次百度與王勁的糾紛,一方面再次將離職創業後如何與老東家保持好關係這一創投圈的永恆命題擺到了明面上,另一方面,也從側面說明了在自動駕駛這個領域中,不只是創業者在感受巨頭的壓力,巨頭們也已經感受到了來自創業者的挑戰。市場很大,前路很長,一切都只是剛剛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