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平台的待收门槛又有要求了?


摘要

在这些基础上,再来看最近的平台清退结清公告,基本就可以理解这次的风声。

没有哪阵风的吹起,是没有原因的。

一、风吹起的地方

近几天行业内关于待收及清退的消息传播开来,首先是杭州地区的一家平台发布业务结清的公告:

什么!平台的待收门槛又有要求了?


首先,公告中予财缘这家平台是2017年10月上线的网贷平台,根据资料显示,注册资本2000万,平台规模暂未知晓,银行存管暂未上线。按照之前杭州当地的网贷行业监管情况,在今年年中的时候,杭州当地的一些区级金融监管,已经对辖区内的网贷机构进行了一轮整改预验收。当时这阵预验收的风给行业带来了积极的消息,随后北京、上海等地区也不断传出对当地网贷机构的整改新闻。

其次,再看看今年的网贷行业监管历程,最引人注目且最权威的就是“关于备案的108条”。在今年的8月中旬,网贷整治办下发《网络信贷信息中介机构合规检查问题清单》,加上之前的“一个办法三个指引”这些形成了一个网贷行业的合规检查核心依据。

(即《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备案登记管理指引》、《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

而在这之前,各地已经分别落实了禁止新增加网贷平台注册,之后又传来各地限制规模的双降要求。基本上,网贷行业监管的风早已吹起来,也说明行业已经处于被认可的状态。当然监管并不是仅仅针对网贷行业,整个金融领域都处在“强和严”的监管大环境中的风中,网贷仅仅是这其中的一小部分。

在这些基础上,再来看最近的平台清退结清公告,基本就可以理解这次的风声。

二、被清退并非突然

本月8日浙江地区的清退要求,当地开发区金融办相关人士表示,现在是按照要求逐步缩小规模,对于不能满足备案要求的平台监管要求清退。其实对于网贷机构的清退要求,追溯到再早些时候,北上广深以及杭州等地区,从2017年开始就陆陆续续出台了当地对于网络借贷中介机构业务退出的指引或规则办法。

三、仅以待收来划门槛清退较难普遍

即使是杭州当地的金融监管,对于平台的清退要求也是以“不符合备案要求”为由,并且,即使以待收作为红线的说法,也并没有官方表态证实具体的红线应该是千万还是亿的级别。

放在以“幅员辽阔”著称的广袤疆土上来说,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极不相同,试想,把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指标要求,直接拿到地处N线的城市来用,那样的做法脑袋要拍出什么样的动静。

四、备案的具体要求还是看地方

大佛了解到的情况,每个地区的监管对于辖区内的网贷机构的合规整治要求都会有所差异,即使是最近热议的待收这个指标,各地的差异就比较大,四川地区的个人私下咨询过当地平台是没收到有待收门槛的要求,个人最近在上海和深圳两个地方的多家平台线下调研时,也没收到当地要以待收划红线的说法,到是重庆那边的平台有要求,平台要过备案的必须先把待收业务清零,不过这个也是很久以前的政策,并非是最近的新政策,另外绝大多数地方其实早在年初的时候,要求的是平台不合规的业务必须清退,合规的业务在总量上要控制不增加。但都没收到具体的待收上、下限要求。

至于网贷机构的备案总体要求,主要还是依据今年8月发布的合规检查通知,但落实到各个地方的具体备案要求,还是要由当地的专项监管机构完成相关的合规性工作。108条中就写明了“各地因地制宜,稳妥安排”。

另外即使真要划下线门槛,我觉得各个地方划线的目的主要也是清退一些浑水摸鱼的公司,还有些空壳公司,有部分平台在外面搞的有一些小公司,抱侥幸的心里去试未来是否能过备案,那类平台平时都没什么业务,单纯就抱的是像买彩票中奖的心态去的。这类公司注册地其实主要也是集中在厦门和湖南攸县地区,厦门前段时间也公示过一批不通过的平台,全是些听都没听过小平台。真正稍微有些影响力的平台都不在上面。

最后,竞争永远都是客观存在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在金融界愈发的形象。不要觉得P2P监管严,活不好干,那你去看看其它活就好干吗?其实站在个人、公司、甚至监管自身,每天都在面临新的任务,每天都会有挑战,如果畏惧了,即使摘掉现在头上的紧箍咒,你也会被戴上其它的紧箍咒,因为任何行业任何工作都要付出努力,与其花时间去研究另一个新的紧箍咒原理,还不如花时间研究自己头上戴的紧箍咒规律,研究透了,自己遵守规律,按规律办事,反而会更高效。这么多年都过来了,有困难也没必要怕,加油干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