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法院|邵静娟:善待自己的选择


铁路法院|邵静娟:善待自己的选择

2008年,邵静娟怀着对法院的憧憬,对司法事业的向往,来到铁路运输法院,这一来就十个年头。“案无大小,每一起纠纷都不容小觑;事无巨细,每一件事情都勤勤恳恳”,从民庭到刑庭,再到知识产权庭,从书记员到员额法官,一路走来每一步她都扎扎实实,从不懈怠。

“多面手”的忠与孝

知识产权实行民事、刑事、行政三审合一,邵静娟在民庭和刑庭都锻炼过,既有刑事法官的庄重严谨,又有民事法官的亲和细致,刑案民案一起办,思路随时切换,让不同类型的案件都开展得有条不紊,是名副其实的审判“多面手”。


同样,生活中她也在多重角色间寻求平衡。2017年母亲遭遇车祸高位截瘫,彻底改变了邵静娟的生活轨迹。作为家中的独女,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重担在肩却不甘落于人后,她利用周末及午休时间加班加点,当年个人收、结案数在所在部门均名列前茅,案件无一被发回、改判。


铁路法院|邵静娟:善待自己的选择


化矛解纷从送达开始

知识产权案件在南京是跨行政区划集中管辖,很多当事人远在高淳、溧水,且多为小商超店主,文化水平低,对于法律的理解能力不高,甚至对法院有误解,送达是老大难问题。


作为和当事人接触的第一环节,邵静娟每次送达时都会向当事人介绍案件大致情况,消除当事人的心理负担和疑惑,能调则调,尽可能避免当事人的诉累;了解被告的实际经营情况,使送达及后期工作更有针对性;耐心地释法明理,善意提醒他们商店中还有哪些商品可能涉嫌侵权、不应继续销售,让当事人知法、懂法、守法,真正实现司法的目的和功能。


铁路法院|邵静娟:善待自己的选择

审案审成“程序猿”

知识产权案件涉及商标权、著作权、不正当竞争、商业秘密、特许经营等问题,专业性特别强,常常办理一个案件,就要死磕某个领域的专业问题,真可谓审到老、学到老。


她审理的一起计算机软件开发合同纠纷案,双方对关键指标“一万人同时在线”的理解有争议,原告认为“一万人同时在线”为一种负载状态,只是登陆,无操作;被告则认为“一万人同时在线”是指一万人同时进行线上操作即“并发”。为了解决上述专业问题,邵法官查阅了大量资料、学术论文,咨询了多家知名互联网公司的技术人员及高校专业人士,学习了大量软件开发的基础知识,以准确把握案件中涉及的专业问题,帮助判定软件是否为合格产品,终案子顺利审结,邵法官也变成了半个“程序猿”。


铁路法院|邵静娟:善待自己的选择

刨根究底识破律师“小聪明”

或许是曾经在刑庭担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将近五年,练就了邵静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也练出了一双让大家佩服的“火眼金睛”。哪怕是对待商业维权这种“流水线”案件,她都一如既往的细致严谨。


虽然是两个案件,但依据的是一份公证书,为何会出现两张公证费发票?律师解释“因为公证取证了两件物品,所以公证处收了两次费,开了两张票”。面对律师坚定的回答,邵法官并未选择轻信,即使只是一张数百元的发票,她依旧坚持“刨根究底”。经过亲自与公证处工作人员核实,最终证实一次公证行为只可能收取一次费用。最终邵法官对原告律师的上述行为进行了严厉训诫,原告律师亦撤回了上述证据。

不忘初心结硕果

2017年,邵静娟承办了涉及知名游戏“保卫萝卜”的侵害商标权、不正当竞争纠纷案,该案是将手机游戏名称、软件标识、游戏运营中的角色形象作为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称及装潢以主张权利的新型案件。历时近九个月,经过数次谈话、二次质证、两次开庭、数十小时的电话沟通及调解工作,最后,原被告达成和解,握手言和,该案得以圆满解决。


打击与保护并重。她承办的一起刑事案件涉案假冒产品为澳洲知名品牌,案值巨大且假冒情节恶劣,社会关注度极高,最终对五被告人判处相应刑罚并判处100万罚金,该案获得南京及江苏多家媒体的报道宣传并被作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典型。


深深足迹,点点履痕,十载岁月转身即去。邵静娟说,法官生命的修行,重要的是用心的过程,只有无愧,方能无憾。她会善待自己的选择。

个人荣誉:

2011年,获得上海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嘉奖;

2013年,被南京铁路运输法院评为先进个人;

2014年,被南京铁路运输法院评为优秀公务员;

2015年,被南京铁路运输法院评为优秀法官;

2017年,被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优秀法官;

2018年,被南京铁路运输法院评为优秀党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