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酒店衛生亂象監管要再硬些

11月14日,一名博主發佈視頻曝光14家五星級酒店,無一例外都存在用同一塊髒抹布、顧客用過的髒浴巾等擦拭杯子、洗手檯、鏡面等衛生亂象。而售價高達約4500元一晚的上海寶格麗酒店甚至被曝光:客房服務人員從垃圾桶裡撿出一次性杯蓋繼續給客人使用(11月15日澎湃新聞)。

筆者忍著耐心看了一段視頻,如果不是視頻眼見為實,很難相信報道的場景會發生在五星級酒店,發生在一晚房價高達數千元的酒店。

目前,曝光的福州一酒店表示正在查,北京一酒店“堅稱不會存在這種低級問題”,已有6家涉事酒店致歉,其他酒店稱由公關部統一回復。事發後,上海市旅遊局表示正在核實調查,北京市衛生監督部門已到現場檢查。

曝光者稱,視頻都是他在入住的酒店拍攝的。他當為視頻真實性負責,如有虛假將面臨不小的法律風險。從內心而言,筆者寧願視頻並非事實,還顧客一個舒適衛生的居住環境,但從近年來多次曝光的此類問題看,心裡還是不免要犯嘀咕。14家被曝光酒店,以及博主未曝光的另外18家酒店是否存在問題,有關部門有責任儘快調查並向社會公佈。

酒店衛生亂象,並非什麼新聞。酒店慣用手法是拿當事服務員開刀,以此做擋箭牌,把功夫用在輿情公關上,大不了再被有關部門罰幾個錢,酒店照開不誤。這次曝光的酒店衛生亂象如屬實,筆者也擔心依然走此套路。2017年9月,北京5家五星級酒店就被曝光,存在不換床單、不洗馬桶等問題,引起廣泛關注。時隔一年,五星級酒店再遭曝光,足見行業衛生狀況讓人不放心。

事實上,對於酒店業的衛生清潔,有關法規、規範規定得十分明確,為什麼總是出現同樣問題?一方面,酒店管理不嚴格,沒有按操作規程進行清潔,《旅業客房衛生間清潔操作規程》《旅業客房杯具洗消操作規程》等都有具體規定,如杯具清潔要在“專用的杯具洗消間內進行”;另一方面,有的酒店基於運營成本考慮,節約清潔費用,往往會降低衛生質量。

不少人把這樣屢犯屢改、屢改屢犯的問題歸結為法律不夠硬。依筆者之見,制度不是沒有牙齒,關鍵是監管能否硬得起來。根據《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36條規定,“未按照規定對顧客用品用具進行清洗、消毒、保潔,或者重複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並可處以2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依法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衛生許可證。用“浴巾擦拭杯具、馬桶”,從“垃圾桶裡撿回一次性杯蓋”,這些行為難道不夠“情節嚴重”嗎?對酒店衛生亂象監管,責任部門要硬些!再硬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