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錫山衣錦還鄉卻沒有大張旗鼓,為何走到村頭就下車步行?

亂世間,有一公穩據一省,左右逢源,矢志建設,最後把這個省打造成了一個人皆稱頌的模範省份,經濟文化軍事強省,當國府在推行“縣自治”時,此公已把政治經濟改革推進到村級領域。“興三利”、“除三弊”、“保境安民”,在這個獨立王國裡,執意創造完善他的“公道主義”、“按勞分配”、“適中制度”和“村本政治”。

閻錫山衣錦還鄉卻沒有大張旗鼓,為何走到村頭就下車步行?

這位軍閥中的奇葩即是閻錫山,閻百川自從1911年推翻滿清後就任山西都督一職,一直到1949年,穩據山西三十八年,山西省沒有一天不在他的直接影響之下,除了短期內署領綏遠,閻錫山的手並不像其他軍閥那樣伸得過長,某種程度上來說,進取心不高,但這樣才樹敵不多,能同時保障他的山西不被人染指。但閻錫山呂端大事不糊塗,從滅清到倒袁到反蔣到抗日,雖擅長縱橫開闔,也有著鮮明立場。

閻錫山衣錦還鄉卻沒有大張旗鼓,為何走到村頭就下車步行?

國際上對他的評論也是以點贊為主,除了稱讚他在山西省的建設之功,他的道德操守與其他酒肉軍閥相比,簡直也是一股清流,閻錫山不抽菸喝酒,戒聲色犬馬,注重自己的個人操守,致力於把自己塑造成一個道德標兵。

在閻錫山初登山西都督大位,過年返鄉,手下摸不準這位新任大都督的脈搏,給他臨行前準備了洋服、軍服、禮服等多套服裝備選方案和三十大車的禮品,以便他榮歸故里,在人前風光一下。閻錫山卻全都不採用,只是挑選了兩名老家已經沒人的副官,乘坐一輛破舊的汽車回鄉。汽車開到村子遠處即停,閻錫山在車裡把正裝脫掉,換上了老祖母親手縫製的便裝,與兩名隨從步行進村,堂堂山西都督,見了人都主動打招呼。自此行之後,下屬自然知曉了閻錫山的秉性,往後閻錫山再回老家,便不再安排鋪陳之事。

假使有為政者如閻百川,人前人後始終如一,即便是裝,也裝足一輩子的做派,我們就認他是好做派,好的為政者。

閻錫山衣錦還鄉卻沒有大張旗鼓,為何走到村頭就下車步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