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麥產量?

手機用戶60366526187


小麥做為安徽省主要糧食作物之一,那麼近些年全省播種面積基本在3600萬畝以上,可謂播種面積大、區域廣,基本皖南以沿江和沿淮以南區域主要以稻麥輪作,皖北主要以沿淮以北區域主要以玉米、大豆與小麥輪作,區域不同這對於種子的選擇及其後期管理就有了不同的要求,那麼我們怎麼才能做才能提高小麥產量,降低管理成本呢?我們通過與植保專家交流結合大農戶反應心聲,總結以下幾點注意事項,與您分享,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四個注意堅持

一、注意堅持精耕細作

近些年來政府高度重視秸稈還田問題,秸稈還田做好了可以培肥地力;對於北方玉米秸稈、南方水稻秸稈還田都是一大問題,這樣對於我們播種的時候的墒情環境要求很高;那麼我們要如何改變造墒?

1、北方玉米田土壤板結嚴重不利於小麥後期生長和抗逆境,所以秸稈還田時候儘量深翻耕。目前採用的都是旋耕方式,需要旋耕2遍以上,旋耕深度20公分同時旋耕過後上實下虛,需要耙田鎮壓,否則導致後期小麥黃花根系沒有鬚根!

2、南方水稻秸稈還田時候儘量收割之前提前10天斷水採用低茬口收割,同時把部分秸稈移除田塊,由於水稻田塊比較潮溼,採用二次淺旋耕方式打碎水稻根,旋耕深度15公分,根據土壤溼度適當鎮壓,秸稈長度儘量小於5-6公分,減少田間長秸稈存有量、減少爛田播種,注意播種後開溝!

二、注意堅持精選良種

對於常規品種小麥來說,一般目前存在的自留種和廠家繁育;原則上攻高產不建議自留種。播種前注意精選種子,清除爛種、病粒、癟子和雜質;那麼對於現在安徽省南北種植結構方式不同品種選擇也不同,我們該如何選擇適宜品種?

1、北方一般在10月15-20日前後播種基本結束,這樣就要選擇冬性、生育期在235天左右,同時選擇多年種植表現好,分櫱強、成穗率高的品種,尤其種植大戶不要盲目大面積嘗試新品種,對於我自己家田多年種植菸農19、淮麥33表現不錯,但是菸農19需要注意防治倒伏!

2、南方水旱普遍播種比較遲,一般播種在11月5-10日左右播種,這樣就要選擇春性、弱春性,生育期在205天左右的品種,對於近幾年赤黴病發生比較嚴重,建議大家選擇相對抗赤黴病、抗性好、穩產的紅麥品種種植,通過與種植大戶交流了解,種植面積比較大相對產量穩定的品種;揚麥15,鄭麥9023、羅麥10號等等

三、注意精準施肥

目前針對小麥施肥多數農民朋友都是採用“一炮轟”,同時對於肥料含量的選擇、廠家、品牌選擇都不同,前一段時間與農民朋友交流,問到這些問題他們都不清楚,他們最關注的就是化肥的價格問題,其實這樣是不對的,另外農民朋友沒有意識到中微量元素的補充促進秸稈腐蝕等問題!

1、“麥收胎裡富,底肥是基礎”對於小麥一定要施足底肥,以有機肥+化肥+中微量顆粒肥合理施肥,對於北方小麥田建議選擇18-15-10含量的肥料60-70斤,同時增加我們要每畝要增加10斤尿素和中微量元素600克(能丹),主要培育壯苗,提高加快秸稈腐蝕!

2、南方小麥田播種遲我們要施足底肥的同時,促小麥分櫱和早期壯苗更好抗逆,水旱輪作田普遍對於鉀肥、鋅肥缺失,土壤有機質差需要均衡施肥,所以一定要增加有機肥,對於南方建議選擇:15-15-15含量的肥料80-100斤,另外增加高含量鋅肥200克(大粒鋅)或者中微量元素600克(能丹)

四、注意堅持精播全苗

我們俗話說:“七分種、三分管”;對於小麥來說我們攻高產保穩產首先要做的就是一播全苗,禁止裸種下田,一定給種子包衣,同時注意合理密植,播種深度超過3-5公分,且播種均勻。我們調查過安徽省由北至南由於播期不同導致播種量不同,其實小麥產量的形成注意有播種量與品種的分櫱成穗有關,籽粒大的品種適當增大播量,籽粒小的品種適當降低一下播量!

1、北方旱旱輪作一般土壤墒情好,那麼播種深度一般在4-5公分,不易播種太深,那麼播種量控制在25-30斤,基本苗12萬—14萬,同時注意北方土傳病害、地下害蟲防治,尤其近些年來發生比較嚴重的小麥全蝕病和蠐螬,這個一個破壞性極強的病害,也是唯一隻能通過拌種來預防;別無選擇。可以選擇正規登記種衣劑美國世科姆公司——禾佑(23%吡蟲.咯.苯甲)正規登記小麥全蝕病的種衣劑!

2、南方水旱輪作土質粘重,墒情不是很好,那麼一般播種深在3-4公分,但播種後注意及時鎮壓,踏實土壤,讓種子與土壤緊密吻合,那麼播量30-40斤,晚播基本苗25-30萬,那麼南方土傳根腐病和苗期蚜蟲發生嚴重需要重點預防,可以選擇正規進口種衣劑德國拜耳——奧拜瑞(31.9%戊唑.吡蟲),拜耳出品 必是精品!

五、化學除草

小麥3-6葉期,雜草2-5葉期適合化學化除一般年份小麥播種後2-3周雜草開始發生,但是今年安徽省由南至北整體推遲15-20天播種。化學除草整體也往後推遲了!對於小麥田雜草來說一般有2個發生高鋒,第1個發生高峰播後20-30天,這個發生高峰一般以禾本科雜草為主闊葉雜草為輔:野燕麥、節節麥、雀麥、日本看麥娘、婆婆納、豬殃殃;這些雜草基本與小麥同時出苗這些雜草密度大、生長快,尤其土壤溼潤田塊很快“草坪式”覆蓋整個麥田;那麼第二個發生高峰一般在年後以闊葉雜草為主禾本科雜草為輔:牛繁縷、播娘蒿、麥家公、野油菜、菵草、硬草;那麼這今年由北至南雜草變化比較大:例如:旱旱輪作去出現了野燕麥、節節麥等禾本科雜草;稻麥輪作去:婆婆納比較難防除、菵草發生量大!

對於目前市場的藥劑很多主要有幾類:

1、禾本科雜草

(1) 以精惡唑(驃馬)、炔草酯(麥極)為代表;對於沿淮以北地區主要以野燕麥為主的田塊可以使用

(2) 甲基二磺隆(世瑪、闊世瑪)為代表的單劑或者復配製劑:對於沿淮之間沿淮以南地區早熟禾、硬草、看麥娘為主可以使用

(3) 以啶磺草胺(7.5%啶磺草胺詠麥、4%啶磺草胺優先)為代表的製劑:對於沿淮之間及沿淮以南地區日本看麥娘、野燕麥、婆婆納、野老鸛的田塊可以使用

2、闊葉雜草

(1) 二甲四氯單劑及復配製劑(哈利、澳虎);對於婆婆納、牛繁縷、播娘蒿、刺兒菜田塊使用,小麥必須4葉一心以後拔節之前

(2) 氯氟吡氧乙酸單劑及復配製劑(使它隆、藤淨):對於豬殃殃發生嚴重田塊

(3) 雙氟磺草胺單劑及復配製劑(麥喜、銳超麥雙氟+氟氯吡啶酯):對於豬殃殃、薺菜發生嚴重

(4) 吡氟系列單劑及復配製劑(驕馬):對於婆婆納發生嚴重的田塊

六、一噴三防

對於目前市面上防治小麥赤黴病的藥劑很多,首先主要正式登記小麥赤黴病的藥劑,其次我們在選擇的時候要注意藥劑的復配和能否兼治白粉病、紋枯病、鏽病。這些病害主要危害小麥的最上面三片功能葉。同時針對今年安徽很多地方政府集中發放赤黴病藥劑,那麼我們農民朋友要根據田間情況來及時選擇藥劑,不要依靠或者依賴政府發放,我們要主動出擊。另外針對有些地方發放的藥劑劑量是不夠的我們要多當地植保站或者農藥店進行購買一部分藥劑搭配使用!於此做好一噴三防進行綜合防治!針對小麥穗蚜、乾熱風要復配使用!

對於藥劑選擇,以前多菌靈、甲基硫菌靈的復配製劑比較多,對於安徽省來說對於這類藥劑的抗性比較大,我們不建議選擇使用,那麼當前主要藥劑可以分為幾大類:

1、氰烯菌酯——勁護100-150毫升(防效單一、抗性增加)

2、戊唑.咪鮮胺——穗滿多40-50毫升 (產品質量混輪,尤其在劑型和溶劑上)

3、戊唑.噻黴酮——勇護40-60毫升(水乳劑型、安全高效、防治病害多樣性)

4、戊唑.肟菌酯——拿敵穩15-20克(調節增產比較明顯、唯一登記赤黴病)


農作物農技110


說到小麥產量問題,也可說是有同行沒同利。有的人把麥子種上就永不再管了,有的是今天到地塊看看,明天到地塊瞅瞅,又上糞,又打藥,又澆水。到頭來有的一畝只打七八百斤。有的一畝打一千三四。比起來,將近快差一半。看起來人勤地不懶,莊稼全靠管呀。

實際上,今年各地的麥子長勢己經有差別了,有的是種得早下種多,加上前期雨水足,麥子長得又稠又高,片葉有點發黃,這種麥子根部己經鏈根了。應該上追肥,最好在正月後半月上糞肥或牛鋪糞肥。過上一段時間再澆一水。這樣以來將來還是好收成。如不然,你的麥看著怪稠,將來分櫱的麥子,由於營養跟不上,必會慢慢枯萎或死掉。

另外,有的麥子種的較晚,子苗也不算稠密。不過這樣的麥還可以,只要你覺得下種合適,將來還是好麥,不少打。

現在最怕有的麥子種的晚,地力再不足,恐怕壟頭也稀。這種麥子長勢可能在正月前再次分糵。但要上糞肥進行補救。估計將來還成好麥,不少打,就看後段時間天氣怎樣。



農村土秀才


說到提高小麥產量的問題,其實比較大,並不是說做好某一件事就可以提高產量的,不論是小麥還是其他農作物,它都是一個系統的種植過程,每一個環節都不可缺少,同時還要加上天氣的因素,最終才能保證高產,下面以小麥來說:

小麥從選種開始,一直到收穫,中間需要經過很多環節,簡單給大家分享下。

選種:選擇適合當地種植、抗逆性較強的種子,這點相信大家都知道。

整地:建議小麥播種進行深耕,經過旋地以後,進行適當鎮壓。

拌種:播前用拌種劑拌種以後,能有效預防一些地下害蟲以及蚜蟲的危害,另外一些病害也會被預防,減少生長過程中病蟲害的侵襲。

播種:播種時注意兩點,一是深度,二是密度,深度建議3-5cm最佳,播種密度,以播種量來衡量比較直觀,標準畝一畝地25-30斤之間即可(特殊情況除外)。

底肥:正常的地塊,一袋三元素的複合肥即可,大概100斤。

除草:根據區域不同,小麥田間的草向有差別,常見的尖葉草有野燕麥、看麥娘、硬草、菵草、節節麥、雀麥、早熟禾等,闊葉草有播娘蒿、婆婆納、薺菜、豬殃殃、澤漆、牛繁縷等,根據雜草的發生輕重以及雜草對於除草劑的抗性, 選擇合適的除草劑,除草效果才能滿意。

控旺:針對旺長的小麥,還要對其進行控旺,不僅能預防凍害,還能減少倒伏發生的幾率,控旺可通過鎮壓來進行,也可以噴施多效唑或矮壯素進行。

殺蟲:一些地下害蟲,比如蠐螬、金針蟲、螻蛄等,一般通過播前拌種預防,而蚜蟲、紅蜘蛛、吸漿蟲,則需要在年後打殺蟲劑防治,對於發生面積嚴重的地塊,根據蟲情,多噴施幾次。

治病:小麥常見的病害有紋枯病、白粉病、鏽病、赤黴病等,其中任意一個病害,如果不及時防治,都會造成不小的減產,所以根據不同的病害,噴施不同的殺菌劑,也能起到增產作用。

澆水:如果田間出現乾旱時,近期沒有降雨的前提下,儘快進行灌溉,澆水在不同的生育期都可進行,根據田間墒情的具體情況,做好澆水工作。

收穫:小麥收穫的時間早晚,和產量也有一定的關係,一般情況下,小麥在蠟熟期時收穫,產量是最高的,建議大家注意收穫的時間。

天氣:天氣原因,我們控制不了,希望年年都風調雨順吧。

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想要提高小麥產量,要做的工作有很多,這是一個系統性的內容,希望大家在種植過程中,穩紮穩打,一步一步的來,勤管理,最終的產量一定不會少。

關於此,小幫手就說這麼多,如果你在種植過程中,還有其他好的種植經驗,歡迎在下面評論中留言,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農民的小幫手


小麥作為栽培歷史已有1萬多年的我國三大谷物之一,其產量的高低一直是大家關注的對象。小編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享提高小麥產量的方法。

肥水管理

首先要選擇優質小麥品種作為種植對象,其次選取土壤肥沃,通風狀況良好的土地,且需增施有機肥。前期追施氮肥為主,後期施磷鉀肥為佳。小麥在拔節期間氮素需求最多。小麥施肥需根據各階段對營養需求的不同,適當調整施肥量及種類。

例如,小麥苗期追肥,可選擇使用每公頃碳酸氫銨100千克左右或尿素50千克左右用以促進苗勻苗壯,早施苗肥效果好。越冬期追肥

小麥拔節期追肥能夠提高成穗率。壯苗可施少量氮肥,每公頃施碳酸氫銨200千克或尿素50千克,配合施用磷鉀肥,每公頃施過磷酸鈣100千克,氯化鉀50千克。弱苗每公頃施碳酸氫銨300~600千克或尿素200千克。


抗旱保水

使用保水劑拌劑能促進小麥返青及中後期生長,抗旱保水劑在土壤中能將雨水或澆灌水迅速吸收並保住,變為固態水而不流動不滲失,長久保持局部恆溼、天旱時緩慢釋放供植物利用。能夠通過生物產量提高籽物產量。

越冬時期要加強田間管理,澆越冬水。越冬水能防止春旱且保證小麥越冬期有適宜的水分供應的作用。此外,還能夠加速有機肥料分解。越冬水澆灌適宜在氣溫穩定在3℃左右時進行。


防治病蟲害

危害小麥的病害有:葉鏽病、赤黴病、葉斑病等。蟲害有小麥蚜蟲、麥種蠅、紅蜘蛛、葉蟬、麥葉蜂等。當出現葉鏽病、赤黴病、白粉病發生後及時噴藥防治,可噴施植物抗逆增產劑、惠滿豐、促豐寶、萬家寶等。

葉鏽病可使用1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70克或12.5%速保利可溼性粉劑每50千克種子用約60克拌種。赤黴病藥劑每畝可選用25%氰烯菌酯懸浮劑100~200毫升,或28%烯肟·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95克,對水30~45公斤細霧噴施。

紅蜘蛛蟲害可使用2.0%天達阿維菌素或15%噠蟎靈乳油20毫升每公頃。


【雲種養APP—匯聚全國農技專家為你免費服務,點擊“瞭解更多”】


雲種養


如何提高小麥產量?

小麥是農民主要種植糧食作物之一,小麥減產農民收入就回大大降低,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產量。

首先要選用好的小麥品種

我國目前主要是發展優質專用小麥,應儘量選用優質專用品種。根據我國小麥品質區劃研究和生產示範結果表明,山東省的氣候、土壤適合優質強筋和中筋小麥生產。

在此基礎上,冬季較冷的地區應選用抗凍性強的冬性品種;高產田選用耐肥、增產潛力大的品種,中產田選用適應性強的品種,低產田選用較耐瘠薄的品種。

加強病蟲害防治:

依據麥田生態調控和區域控制的原則,以小麥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和安全生產為目標,以重大病蟲害為對象,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針,因地制宜,採取農業栽培耕作措施、抗性品種與化學防治技術相結合,應急處置與可持續長期治理相結合,專業化統防統治防治與群眾聯防相結合的防控策略。

主要技術措施 推廣種植抗病蟲品種為基礎,採取治理菌源區初始菌源,農業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技術措施。

在小麥不同生育期推廣相應的防治技術,確保小麥生產安全。

農業引擎助力鄉村振興戰略!via憶風

>>>持續抒寫超20萬字的三農原創答主——【農業引擎agrisky】 歡迎關注,互動交流; 有鄉村振興戰略規劃、返鄉下鄉創業項目、農業農村發展規劃、休閒農場建設運營等相關方面的問題,可以給我留言或者在下面評論。


農業引擎


如何提高小麥產量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播種小麥要選擇地勢較肥沃的田快,水肥條件要充足,做到旱能澆澇能排。

(二)用肥是豐產的先決條件,農民說的好;種地不上糞,等於瞎胡混。你虧它一季,它坑你一年。所以說要合理選用肥料!每畝可施磷肥50公斤,尿素40公斤,鉀肥

30公斤。也可用小麥專用肥50公斤,農家肥適量。當然,現在灰土糞較少了。或添加有機無機肥40公斤……以保證小麥全季的營養需求。

(三)播種小麥做到合理密植,現在大多農民朋友追求高產的同時,一味加大播量以圖有好的回報。但是,麥苗過於稠密,造成通風不暢,使麥苗細而弱。一旦大風雨降臨,麥子極宜倒伏,反而造成減產。此時應加強田間管理,促成壯苗生長……

(四)麥子也不能過稀,沒土難垛牆。麥子叉頭律低,也就不能高產。播種期也是重要一環,越遲產量越低哦!




黃河奔流


首先非常感謝對小麥生產的關注。提高小麥產量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種,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高產創建的技術模式,不知道您是在哪個地區?隨著模式多種多樣,內容豐富多彩,但歸結起來,也離不開土肥水種密保管工這幾個方面,從小麥生長髮育進程來講,簡單梳理一下,影響小麥產量的幾個關鍵因素和環節,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我們都知道小麥從種到收,橫跨秋季,冬季,春季,夏季等四個季節,一共經歷240多天,生育期特別長,農事操作特別多,影響因素也比較複雜。

首先看一下整地播種。從整地方式來講,精細整地(重耙,耕翻,旋耕等),要比免耕播種更能夠提高產量。從播種來講,精細播種機也比免耕播種機更能夠提高小麥的出苗率,從種子角度來講,從正規渠道購買的良種產量潛力也會更高一些。

播種之後的田間管理,可以分為水肥藥三個方面。小麥全生育期重要的水有三水,分別是凍水,把節水和灌漿水。肥料主要分為底肥和追肥兩種。底肥以複合肥為主,追肥以尿素為主,在春季拔節期施用最為合適。比如草害防治也是一個關鍵的方面,返青以後起身之前是防治草害的關鍵時期,拔節期是防治吸漿蟲,蚜蟲的關鍵時期,開花期是防治病害的關鍵時期。在防治病蟲草害的同時,在農藥中添加相應的葉面肥如磷酸二氫鉀等,可以起到一噴三防的作用。

以上幾個方面,是高層必須要注意的環節,當然還有許多需要注意的細節,以後慢慢道來。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歡迎多提寶貴意見。


南繁北育2017


小麥產量是由畝有效穗數、每穗平均粒數及平均粒重構成的,一般每畝穗數達到一定數量後,提高每穗平均粒數,增加粒重可以提高產量。但若超過一定種植密度後,平均粒重或每穗有效粒數則會有所不同程度影響,所以要協調好三者之間關係,使其各自達到最大值,能確保提高產量。所以生產上要注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保障提高小麥產量:


1、 選用好品種。品種要適合當地氣候與種植技術條件等。同時還要具備高產優質及抗病蟲等特點。進而保障了高產基礎。

2、 科學施肥。提倡測土配方施肥和氮肥後移技術,避免偏施氮肥,根據小麥長勢等及時追施返青肥、拔節孕穗肥及粒肥,以保持養分持續供應,最大滿足小麥對養分的集中需求和持續供應,以利壯稈大穗,粒重增加。

3、 適期播種,根據小麥品種特性適期播種,避免過早播種越冬凍害,影響壯稈大穗,或播種過遲不能形成壯苗越冬,影響基本苗數及有效穗數、穗粒數等。

4、 合理密植。根據小麥品種特性、土壤肥力、播期早晚、播種方式、土壤溼度及整地質量、小麥芽率等因素,綜合考慮小麥播種量、一般播種早、土壤溼潤、整地質量好播量要少,播種晚、土壤乾旱要增加播量,機條播播量少,撒播要增加播量。土壤肥力高田塊播量要少,土壤貧瘠,水肥不足田塊要增加播量。

5、 提高播種質量。土壤要深翻細耙,整平,土壤墒情較好時機條精量播種,適當增加行距,播種不宜過深或過淺,以3-5釐米為宜,具體可以結合土壤類型和天氣情況綜合考慮,確保一播全苗。避免缺苗斷壠。

6、 水分供應要均衡。搶墒播種,以利出苗,同時在小麥分櫱期、越冬期、返青期、拔節孕穗期、灌漿期等需水量較多生育關鍵時期,要及時澆好分櫱水、越冬水、返青水、拔節孕穗水、開花灌漿水和麥黃水,以利保證分櫱,有足夠苗數、並形成壯苗大穗,減少灌漿期間乾熱風或水分不足脫肥早衰影響,增加粒重,通過產量。同時也有注意做好清溝瀝水,避免雨水較多時田間積水,引起病蟲害發生或根系不好,進而影響產量。

7、 及時做好田間病蟲草害防治。病蟲草害防治好是確保小麥高產的關鍵技術措施。注意選用吡蟲啉、噻蟲嗪、戊唑醇、苯醚甲環唑、咯菌腈、硅噻菌胺等單劑及其復配劑藥劑拌種或包衣處理,預防紋枯病、白粉病、根腐病、全蝕病等種傳、土傳病害及地下害蟲為害,地下害蟲常年嚴重地區結合選用毒死蜱或辛硫磷土壤處理防治。可以小麥初花期及時選用氰烯菌酯戊唑醇、氰烯菌酯己唑醇、氰烯菌酯和戊唑醇福美雙等藥劑噴施預防赤黴病。另外注意防治小麥鏽病、蚜蟲、麥蜘蛛、麥葉蜂或吸漿蟲等病蟲害,具體可以結合當地病蟲害發生情況選用對路藥劑防治,或結合小麥一噴三防,一噴多治,減少防治成本。

8、 適時收穫。小麥正常成熟時,臘熟期至完熟期粒重為最高,也是收穫的最佳時期,過早收穫影響產量,過晚收穫產量與品質都會下降,如果因天氣或機械不足影響,可以適當提前收割,以減少產量損失,並防止雨水過多引起穗發芽,影響品質。種子生產田最好在晚熟初期收穫,以免過晚降低種子活力。


玉米花生大講堂


小麥、水稻、玉米是三大谷物之一,是人類的主食之一,我國兩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麥的地區,也是世界最早種植小麥的國家之一。國內小麥的產量與玉米相當。儘管如此,我國每年還要從國外進口小麥及其製品。那麼怎麼在耕種面積有限的情況下,提高單產量呢?

小麥是旱地作物,如果地塊板結也會影響產量。因此在播種前翻地的時候要儘量增加深度。一般情況下,老百姓給麥田犁耕的深度在14公分上下,如果增加深度到20公分以上,就能解決土壤板結的問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犁耕不當,會把下面的生土翻到上面,而上面的廢土被壓埋到下面去,這樣影響了肥力的吸收。這個環節做好了,然後施肥,整平,播種就可以了。

要想獲得高產,還需要施足底肥。有機肥料、棉籽餅、尿素、磷肥等含有不同的營養成分,做到科學施肥,請專業人員對土壤中的營養成分進行測定,根據他們的建議科學高效的施肥,既要保證足夠的肥力,有不造成浪費。這是保證高產必不可少的。

加強田間管理很重要。春季麥田管理的重點是促苗早返青、早生長。要在土壤化凍時鎮壓鋤劃,彌補裂縫、踏實土壤、提墒保墒增溫的作用。四五月間要分佈噴灑高效複合肥,保證有足夠的肥力。搞好早春病蟲草害除治。在噴灑肥料與澆水的同時,可以噴藥防止麥蚜和白粉病。天道酬勤,一分辛勞,一分收穫。如果農民朋友把這些工作做好做實了,提高小麥產量是必然結果!


農學谷


題主的問題非常簡短,但簡單明瞭,直擊問題核心,“就想提高小麥的產量”。

OK!!!

構成和影響小麥產量的因素有幾個,分別是畝穗數,穗粒數,和千(qian)粒重。通俗點講就是:每畝要達到足夠的

麥穗;每棵麥穗上要有足夠的麥粒;每(千)顆麥粒的重量要正常,飽滿等。這幾條如滿足或達到該品種的最大化的話,那麼豐產,提高小麥產量是必然的!。

首先,要選好適合本地區種植的優質麥種,儘量選擇抗逆性強,生育期和當地輪作農作物相符的品種。好的品種既要保證出苗率,又要保證對病害和自然災害有將強的抗性,最終才保障了每畝的成穗數。

冬前的播種要齊苗,壯苗,既要保證有效分櫱(4個左右),又要控制其徒長。如今,由於氣候原因逐漸變暖,小麥的播期可適當推遲。旱地小麥要施足有機肥,每畝5000斤左右,輔以氮磷肥100斤左右。播種密度要適當,每畝用種35斤左右(也可根據品種說明使用),不可過度密植,否則加重小麥的倒伏和病害程度。

播種後要保證齊苗。對於墒情不足澆灌又不方便的旱地來說,精耕細耙土壤和播後適當鎮壓,是彌補這一“缺點”和提高出苗的有效方法。對於播後缺苗斷壟,應及時補播,可針對性的管理。如為晚播的小麥澆水,保溫等。

氮肥是提高小麥產量和改善品質的關鍵,田間肥力好的地塊冬前一般不做追肥,春季返青後也要根據長勢,墒情適量追肥。拔節時要追肥一次,以氮為主。磷肥也是小麥產量的保障,特別是旱地麥田要重施磷肥。在小麥揚花期時,建議噴施尿素,磷酸二氫鉀做葉面肥,可顯著提高穗粒數、產量。

注意:在追肥時要考慮小麥的長勢,土地肥力,基肥用量,天氣等因素,酌情把握追肥的用量和濃度。若過量追加,不僅造成浪費,還會對小麥造成負增長。

最後,病蟲害、乾熱風、倒伏等都是影響小麥千粒重的原因。其中在管理中過量施氮肥時,會引起徒長倒伏,小麥鏽病的一個原因。在播種時選無病害種子和拌種,土壤處理也是保證齊苗,後期無病害的一個關鍵措施。乾熱風是比較普遍,和易帶來小麥減產的一個重要因素,一旦受乾熱風的危害,降低小麥的千粒重,形成“雀舌”麥粒。產量,質量將會大打折扣。

乾熱風的具體預防,還要在後期管理中做起。時間原因,具體怎麼做就不講了。關於如何提高小麥產量,簡單為您總結以上步驟和注意事項。具體的操作實施,還請結合當地的實際種植情況操作。

希望可以幫到您,謝謝!!!

同名微信公眾號【鄉土依舊】歡迎關注訂閱!專注三農,分享農作物種植經驗、技術。有問必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