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运20?

季大鸿


图为测试阶段的运20


运20运输机的作战范围和功能涵盖了过去的伊尔76运输机和运8运输机所具备的一切,融合战略和战术空运能力于一身,是当今世界上少有的可以同时适应战略、战术任务的运输机。运20适应于快速将部队部署到主要的军事基地或者直接运送到前方基地的战略运输,必要时该飞机也可胜任战术运输和空投任务。


这种固有的灵活性和性能帮助人民军队大幅提高了空运调动部队的能力。可以讲,运20的出现,直接改变了人民军队的空运体系,过去解放军只有运8战术运输机、伊尔76战略运输机。运8长期存在水平尾翼结冰无法及时清除导致陷入尾旋无法改出的老毛病,同时如果遇到长距离空运,其燃料很容易便捉襟见肘。


图为美国波音制造的C17运输机


至于引进的俄罗斯生产的伊尔76,其诞生于冷战中期,其设计已经不再是当今的主流思路了,同时随着解放军装甲力量的进一步增强,空军也不得不考虑空运主战坦克,而伊尔76货舱宽度连96式主战坦克都装不下,更不要说近期集中亮相的99式主战坦克三期改进型了,同时伊尔76很多时候无法在跑道粗糙的野战机场进行起降,发动机较小的涵道比也不能让伊尔76在短距离内起飞。


珠海航展上与C17同台的运20运输机


由此可见,运20的出现不仅是改变了空军机队的组成,更是强化了中国常规力量远程投送的结构。这都是在战术层面的评价与对比,站在更高的层面,运20是改革开放以来,航空工业向国家,向人民交出的一份满意的答卷,带动了全国的航空产业升级,为民族自信,体制自信奠定了基础,迈出了实现中国梦征程上的一步。


军情解析是悟空问答的签约作者,欢迎大家关注提问,科普更多的军武知识。


军情解析


运20 是由西飞研制的新一代大型战略运输机,是我国第一款自主研发的大型运输机,设计参考了俄罗斯伊尔76与美国c17,采用了先进的超临界机翼并大量使用了复合材料,极大提升了载重比。而且运20又优化机体设计,宽大的货舱可以达到320立方米,可以装载体积更大的装备和货物,而且能减小阻力,增大升阻比。220吨的最大起飞重量和66吨的最大载重量在世界上处于中上水准,可以运载包括99式和96式主战坦克等重型装备,满足未来解放军的需求。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先进水平运输机。

在运20出现之前,中国主要使用的大型运输机是伊尔76,然而伊尔76落后的性能已经不能满足解放军未来的发展和投送需求。更主要的是,没有先进的运输机,就是没有先进的平台,影响了中国预警机加油机等的性能。中国必须有一种更先进的运输机。相对于伊尔76,运20 拥有更大的运载能力,远远超过伊尔76的航程,更先进的航电,在未来,运20会取代伊尔76,作为主力运输机,并作为预警机,加油机等飞机的平台,提升预警机的,加油机的性能。还会抢占国际运输机市场,与国外的运输机竞争,为国家创造利润,可谓一机多用。

运20代表了中国自主研发大型运输机从无到有的突破,标志着中国拥有了独立研发大型运输机的能力,摆脱了受制于人的局面。唯一的遗憾是云20使用的还是从俄罗斯进口的D30发动机,但是未来随着ws20国产发动机的研发,云20 将会在不久使用上更强大的中国国产发动机,性能也会更加强大。近日,网络曝光了 运20排列的照片,说明运20已经开始大量生产,且产能强劲,未来必将成为解放军的主力。


兵器次元


前不久,中国的首款国产大型运输机运-20正式装备部队使用了,中国军方也给了这款运输机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做鲲鹏。运-20的正式入列服役将标志着中国也将具备独立研制大型运输机的能力,成功填补了我国在军用大型运输机领域的空白,终结了此前中国空军中大型运输机只有伊尔-76一种型号的局面。

从运-20的参数来看,其运载能力和美国的C-17、俄罗斯伊尔-76大型运输机都是在一个水准的,并且在机身材料、航电系统等方面相比于上面两款运输机要更加的先进。同时运-20大型运输机的货仓还专门考虑到了可能要搭载坦克装甲车等重型武器装备,为此做了扩充处理,而中国空军列装的伊尔-76大型运输机则无法搭载这类的武器装备,其差距一目了然。

并且运-20运输机的国产化程度非常高,飞机上基本所有的部件都能自主生产,受国外限制的影响很小,产能完全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进行合理的调控。未来运-20大批量装备中国空军后,肯定能对目前大型运输机的空缺做一个很好的填补,来配合陆军部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规模的兵力投送,打造类似于美军那样的全球作战体系。

还有中国目前现役的大型运输机、加油机,都是用伊尔-76运输机为平台改装的,运-20的出现无疑是给这类机型的改装一个更好的平台。毕竟伊尔-76运输机不是中国自行研制的,改装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的,而运-20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可能要作为这些平台的载机,提前预留了飞机内部的空间来方便改装,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运-20已经成为了中国空军保障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的存在。


利刃军事


运-20是中国航空工业对大型喷气式军用运输机的首次尝试,起点高,技术先进,直接瞄准了世界军用运输机的最高水平,可以说基本达到了设计目标。

运-20采用了大型军用喷气式运输机广泛采用的上单翼,T型平尾布局,翼下吊挂4台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尾部设置大型舱门,可以快速装卸各种货品,也可以在空中打开执行空投任务。机头尖锐,下视视野良好,不再设置伊尔76那样的人工导航空投窗口,也不再设置尾部机炮,在设计理念已经较伊尔76领先,更加靠近C-17,A400M这类西方先进军用运输机。

目前判断一种军用运输机是否先进,主要看其机身货舱的尺寸。随着发动机推力加大,气动减阻设计,机翼气动设计的进步,货舱尺寸逐渐向加宽,加高且尽量形成全贯通同高度货舱发展,运输机外形更加粗胖。这样才能运载日益宽大的主战坦克、防空导弹、步兵战车等重型地面武器。运-20在机身和机翼处形成高耸的鼓包,说明大翼翼梁从机身上部通过,为大型货舱空间提供了条件。据网络消息,运-20可以运输我国96和99式主战坦克,达到设计要求。真正使我国军力,尤其是重型装备快速对外投放成为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另外从运-20在珠海航展上的飞行表演来看,其气动设计,飞控设计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比美国的C-17和欧洲的A400M飞行性能逊色。运-20起降距离短,机动性好,野战机场适应性好,生存力强。总体来说,运-20达到了这个级别军用运输机的国际先进水平。在近日成功地进行了空投实验。

不过,运-20的发动机依然依赖进口,这也是困扰中国航空工业的老大难问题,希望能够早日解决。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中国航空图库www.aerophotos.cn


航空君


在西飞厂房躺着一架伊尔76运输机,他是我国逆向工程的范本。

2008年汶川地震,让我国重型直升机、高原10吨级通用直升机、重型运输机的需求赫然捉襟见肘。于是我们上马了一批次20计划,其中有一款运-20。

这款飞机其实不全算我们自己研发的,是在拆解伊尔76运输机逆向工程出来的产品。外形借鉴美国C17运输机,机翼以及结构和内饰大量借鉴76。目地很简单,从没有设计和生产过重型运输机,为了做到风险最小化,借鉴是最好的方式。

但是无论是借鉴,还是逆向工程,运20是成功的,至少说明我们已经完全吸收消化了。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能够有能力逆向重型运输机的,至少我们在学习能力上是很厉害的。

爱我中华


风马牛66666


运-20好不好,我们的飞行员说了算,运-20入役两年来,他们在多空域编队集结,立体空中布势,低空精准投送,以实战化的姿态和各种作战需求,投入日常训练,完成了从勤务保障部队到成为空中战略投送力量的根本性转变。大飞机,有与没有不一样,自己造的与购买人家的完全两个概念,与伊尔-76不一样,由于使用了新的技术,飞行阻力小,着陆速度小,飞行员一人要干好飞行、领航、通信和机械师四个人的活,完全颠覆了过去使用伊尔-76的经验,有了要真正用好,对于军用运输机飞行员来讲,能飞不是军用飞行员的终极目的,要求能战的飞机,更要求能战的飞行员,所有的飞行即战斗飞行,无论山岳纵横,不惧低空能见度低,也不管气流如何扰动多变,面对大侧风干扰和“突发”的险情不断,组织考核,要“遭遇”了一台或两台发动机“故障”,不能躲避雷雨区,亦不能误入“敌方”对空火力封锁区,“战地”特情不断,一切围着逼真的战场而设计,要接受非常极端的考验,每个战斗员都要过五关斩六将,锤炼了飞行员队伍,也证明了我们的运-20是合格的,过硬的,一流的。

★空域编辑器。1962我们对印作战,准备了多长时间?作战物资靠人扛马托,整整准备了一年,才打了一个月。再看美国用兵海湾,一个星期即可实现一个重装师的集结,无非多烧一点油的事。战略运输机的能量,在常人看来无非一架大飞机,而在军人手里,则成为战略投送力量的重器与利器,可在全疆域展开,再得力于大型加油机,可到达全球任何角落,因此称做作战空域编辑器,一点都不为过。运-20的列装,“迈出关键性一步”,这是我们国防部发言人讲的,以为是的,毫不为过。带着这样的认识,再去背一段《庄子》,豪情会油然而生,“其翼若垂天之云,不知其几千里也”,这正是今日的我们。再想想,如果能改为预警、加油、电侦、电战、海巡、反潜这样的特战飞机,那也是刚刚的。一句话,运-20一出,茫茫群山,再不能成为军队的阻碍,军队对时间,对地形的认知,可以讲完全不同了,天地为之一新。所以绝不可低估了战略运输机的能量,有了是般利器,我们的生意做得放心。

★可以造出更大者。也许我们落后得太久了,“胖妞”甫一出世,就有人讲更大不比C-17,几乎小了一圈,这也是可以商量的,什么C-17去年就停产了,也是可以讨论的。我们从开始设计,即注意到了C-17空间的浪费,充分吸取伊尔-76的设计经验,不再最大化盲目跟人攀比,适合了自己者才是真正实用的好装备,即可以装载重型坦克,亦可战略战术兼具,超临界机翼的设计,实现内部容积最大化,保证了货舱的最大有效高度,结构重量轻,有效提高了载荷。唯一一点可诟议的,使用了4台俄制D-30KP-2发动机,油耗大,噪音高,然而D-30只是一个代用品,未来的装配对象是涡扇-20呀,有人讲,现在的运-20最大载重量可达60吨,换装涡扇-20以后,载重可以再增加10吨,即70吨的样子,要知道C-17也不过77吨,我们比C-17小一圈,运力应该说是惊人的,原因正在于在我们出色的设计,在技术上有后发优势,与C-17大小和停产没有多大的关系。如果我们要造更大者,当然,可以超过C-17,只是没有意义。

★外媒怎么说。印度的网友讲,装载72吨的情况下实现航程4500公里(C-17载重77吨航程5000公里),如果中国再掌握了发动机,将是惊人壮举。巴基斯坦的网友们说,敬佩中国,可能不是最好的,但它是最重要的,95%的武器自己能造,而印度的武器80%严重依赖外国。德国网友说,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生产新的飞机。美国网友讲,该死的它可真大,白人充满了自大和无知,他们总瞧不起其他国家的发生的任何一切。韩国网友说,中国做出来了,我们照之差远了,连拷贝都不会。日本人泛酸道,快一点,也许第四名就是中国的了。嘻嘻,日本航空制造缺胳膊短腿,可以讲严重失去了大飞机制造能力,其东拼西凑出来的最大飞机C-2,最大起重140吨,运力不到38吨,犹存在掉零件,机体大梁开裂的问题。


魂舞大漠


虽然我是军工单位的,但是不接触飞机这一块,就我的理解,现代战争已经不是靠人的数量取胜,是靠各类高科技武器,虽说隐身技术还在发展,但是毕竟体积小才不容易发现,而运20是那么大个家伙,个人以为运20,象征性的意义大些。纯属个人看法,别取笑。


芸芸百姓


我国航空发动机一直落后于美欧俄等国,我国的航空发动机要想弯道超车,走在世界前列,必须要有技术创新。航空发动机的四大部分,进气风扇,涡轮增压器,核心机,尾喷管,在这些领域都要有所突破,在这四大部分中,进气风扇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受关注较少的部分,但也是更容易突破,出成绩的部分。多向异面进气风扇,进气量相比目前所用进气风扇有显著增加,而作为以空气为工作介质的机器,进气量增加也能增加航发的推力和推重比,新概念风扇将是我国航空发动机取得突破的可能方向之一。


新型异面风扇


运20的意义对于我国来说非常重大,运20可以承载我国最重的99式主战坦克。有了它我国就可以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战略空军,而且运20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它可以在前线野战场降落,这点美国的C5等运输机就做不到。


异知猫


运20必须有 还不能少 国产大涵道比发动机需要飞行小时数才好成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