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其实还有第四个女人,端庄优雅,却因徐志摩的多情没在一起

大家都知道,徐志摩一生有三个女人,第一个是第一任妻子张幼仪,第二个是《再见康桥》的女主人公林徽因,第三个是第二任妻子陆小曼。但是,徐志摩其实还有第四个女人,那就是凌叔华。凌叔华很少被后人所知,所以,她被埋没在了那个年代里。

徐志摩其实还有第四个女人,端庄优雅,却因徐志摩的多情没在一起

现在凌叔华不如张幼仪,林徽因以及陆小曼那么有名气。但在民国时期,凌叔华也是很有名气的,她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她的父亲很喜欢她的聪慧、才情以及温柔大方,所以,在家里面,凌叔华很受父亲的宠爱。凌叔华的出身决定了她的高雅,她与徐志摩相识是在徐志摩刚刚失恋于林徽因的时候,所以,徐志摩向凌叔华倾诉了自己的心声。对凌叔华来说,徐志摩是那么多情而又富有浪漫情怀的诗人,对徐志摩来说,凌叔华本身的气质与内涵也深深吸引了他。于是他们两个经常通信来往,几乎每天都会通信一次。他们不仅谈诗,甚至还会谈一些生活中的小事。

徐志摩其实还有第四个女人,端庄优雅,却因徐志摩的多情没在一起

徐志摩其实还有第四个女人,端庄优雅,却因徐志摩的多情没在一起

但是,当时凌叔华知道林徽因在徐志摩心里的地位,所以,她并没有表露自己对徐志摩的欢喜。而徐志摩本就多情,在经历失恋后,凌叔华确实能给他带来心灵上的安慰。所以,他们用心交谈,甚至某些话语之间也会出现暧昧的话语。

徐志摩其实还有第四个女人,端庄优雅,却因徐志摩的多情没在一起

但是,凌叔华一面和徐志摩通信,一面还和徐惠民通信。因为当时徐惠民正在追求凌叔华,而凌叔华也没有直接拒绝。凌叔华只是想观察他们两个谁是最好的择偶对象,可见,凌叔华的情商还是很高的。

徐志摩其实还有第四个女人,端庄优雅,却因徐志摩的多情没在一起

凌叔华之所以不马上选择徐志摩的原因,一是因为就是徐志摩心中还没忘记林徽因,二是因为徐志摩心太野,太多情。凌叔华怕自己无法栓住徐志摩的心。所以,最后,凌叔华还是选择了一个与徐志摩相差不多的徐惠民。一方面,凌叔华有点喜欢徐志摩,所以,她不想找一个比徐志摩差很多的男人,但是又不能和徐志摩结婚,而徐惠民就是最好的人选。毕竟,徐惠民只爱凌叔华一个,而徐志摩爱的女人却很多。

徐志摩其实还有第四个女人,端庄优雅,却因徐志摩的多情没在一起

凌叔华把徐志摩当成了知己,徐志摩也把凌叔华当做最好的朋友。无疑,这是最正确的选择。因为与徐志摩接触的女人太多,徐志摩又是一个多情才子,选择与他做知己而不是情人,是最好的选择。凌叔华一直很爱徐志摩,爱他的浪漫,最后徐志摩死后,凌叔华还会经常想起他。

徐志摩与凌叔华的情感纠葛本可以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桩公案,可是却极少有人愿意提起,或许是关于徐志摩的感情方面做的文章已经太多,或许是这牵涉到一些当事人,人们就不愿意提起。最初由徐志摩交给她的“八宝箱”起。他俩相识时,正是徐志摩追求林徽因而不得的失恋之时,才女与才子,年龄又相仿,所以二人关系进展很快,相识半年光通信就有七八十封,差不多两天一封,再加上聚会,可以说这显然超出了一般的友谊。也有人引用1983年凌叔华写给陈从周的信“我对志摩向来没有动过感情,我的原因很简单,我已计划同陈西滢结婚,小曼又是我的知己朋友”。

徐志摩其实还有第四个女人,端庄优雅,却因徐志摩的多情没在一起

1931年凌叔华在《晨报·学园》发表了深切悼念徐志摩的《志摩真的不回来了吗?》,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我就不信,志摩,像你这样一个人肯在这时候撇下我们走了的。平空飞落下来解脱得这般轻灵,直像一朵红山棉辞了枝柯,在这死的各色方法中也许你会选择这一个,可是,不该是这时候!莫非你(我想在云端里真的遇到了上帝,那个我们不肯承认他是万能主宰的慈善光棍),他要拉你回去,你却因为不忍甩下我们这群等待屠宰的羔羊,凡心一动,像久米仙人那样跌落下来了?我猜对了吧,志摩?……你真的不回来了吗?”

这是一种怎样锥心的痛疼?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刻骨铭心的相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