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獨立的“歐洲軍” 歐洲共同安全“舊夢”變“新愁”?

在歐洲各國利益日漸分化的背景下,把歐盟打造成一個“安全聯盟”已成為各國間少有的基本共識,歐盟在安全和防務上從資金投入、機制建設到能力整合,可以說是年年有進展。就在紀念一戰結束百年之際,法國總統馬克龍不失時機地再次強調“建設歐洲安全”的必要性,高調宣示歐洲要“獨立成軍”並加強對外干涉,這得到了德國總理默克爾的聲援和力挺。

在法德等歐洲大國看來,打造獨立的“歐洲軍”不僅是歐洲最終實現一統之夢的必由之路,也是在當前推進歐洲一體化不可多得的動力來源,更是軟硬實力不均的歐洲補齊短板、在多極化格局中爭得一席之地的本錢。

打造獨立的“歐洲軍” 歐洲共同安全“舊夢”變“新愁”?

近年來歐洲內外安全形勢的惡化成為歐洲推進安全建設的直接刺激因素。烏克蘭危機在歐洲東向製造出的“混合威脅”讓一些中東歐國家寢食難安,難民問題引發的邊界管控、恐怖襲擊以及公共治安問題層出不窮,來自網絡空間的對各國選舉的“干涉”更是觸及歐洲政治安全的底線。因此,儘管歐盟各國在財政、預算和政治領域齟齬不斷,但在籠統的共同安全理念上卻可以一拍即合、達成共識,2009年債務危機以來已經失速的歐洲一體化,得以借共同安全建設的名義重啟。

同時,作為軍事大國的英國即將脫離歐盟,加劇了歐洲加強安全能力建設的緊迫感,美國特朗普政府在北約軍費問題上屢屢對盟友搞“安全訛詐”,更是驅使歐洲大國要在軍事上獨立自強的強烈刺激。因此近年來,歐盟安全建設在法德的推動下,在共同研發新型軍事裝備、整合各國軍工體系等方面取得一些進展。

但來自內部的動力和盟友的刺激,還不足以讓歐洲共同安全這一舊夢照進現實。首先是各國難以形成清晰一致的安全戰略共識。身處歐盟邊界與深處歐盟腹地的國家對安全威脅的感知不盡相同,即便是同處邊界地帶的中東歐國家與南歐國家也都難有安全共識。如果缺乏對共同威脅和安全目標的認識,即便資金、機制齊備,歐盟安全建設也難以獲得持續推進的動力。為解決安全目標問題,馬克龍將安全建設的矛頭對準了俄羅斯而不是法國曆史上常常兵鋒所向的非洲,這顯然是要為持續推進安全建設而遷就了一些中東歐國家和英國的安全考慮,但這未必是歷來對俄態度曖昧的德國和意大利等國的初衷。

其次,北約依舊統領著歐洲的軍事力量,近來在特朗普的刺激下表演也很賣力,這將對歐盟軍事力量的作用空間產生限制和擠壓。特朗普用催繳北約軍費來回應馬克龍的“歐洲建軍”論,就道出了箇中深意:歐洲的安全建設只能在北約財政的殘湯剩水中覓食,還不能在安全項目上搶了北約風頭,否則美國是要還以顏色的。

雖然內部鬥法和盟友之間的較勁滿是苟且,但畢竟還有逐鹿於亂世的大好遠方,因此要尋求硬實力支撐並在大國競爭中站穩腳跟,也成了歐盟要搞安全建設的理由。為此,俄羅斯乃至在地緣政治上並無交集的中國都成了或明或暗的安全靶子,非洲、中東甚至亞太地區的熱點問題,自然也成了歷來“樂於助人”的歐洲要搞安全介入和軍事幹涉的對象。這其中包藏著法國要借歐盟來維護其大國地位的野心,也有一絲極端的歐洲中心主義者自一戰前“帝國歐洲”時代殘留至今的餘夢遐思,同時孕育著歐盟安全建設最終搞成利益小集團的風險,最近法國拉攏9個歐洲國家搞的歐洲“對外干涉能力建設”,就是這種曲高和寡的產物。

在法國看來,為保持與中美俄等始終處於大國競爭的第一陣營而不掉隊,就得通過對外軍事幹涉來彰顯其安全存在。這與德國等國推動歐盟安全建設主要出於維持一體化運轉的目的相矛盾,而且德國還有著難以卸掉的歷史包袱,在對外軍事幹涉問題上依然謹言慎行。因此在同一個共同安全的名目下,法國關心的是能力建設,開的是小灶;德國則更看重歐盟範圍內的機制建設,張羅的是大鍋飯。這也是當前歐盟安全建設鍋碗瓢盆齊備但還不能真正開伙的主要內因。

國際格局的劇烈變動伴隨著世界多極化的曲折進程,對此極不適應的歐洲生出“誰也靠不住、只能靠自己”的念頭可以理解,一個具備全面能力並不再依附於霸權的歐洲客觀上也有利於全球戰略平衡。但要讓歐盟的安全能力成為利己不損人的產物,而不是給變動中的國際局勢平添風險,心存何種念想去看待世界的變化以及由此制定何種指向的安全戰略和政策至關重要。

秉持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或將大國競爭的必然結局看做是硬實力的碰撞,顯然不是善念,由此發展出來的更多是充滿零和博弈思維的戰略和政策。近代以來,歐洲大陸佈滿戰略冒險和征戰殺伐的瘡痍,也正是在對硬實力較量必然導致毀滅性結局的深刻反思中,歐洲在內建立起以政治和解和經濟合作為基礎的一體化模式,對外則儘管仍有軍事幹涉舉動但也推行多邊主義和軟實力外交。

一戰百年紀念的警鐘聲餘音嫋嫋。即便在現實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堅持那些有益於世人的經驗,維護那些造福於歐洲的成就並將它們付諸安全建設的實踐,而非輕易地隨風而舞、改弦易轍,這對歐洲來說尤為重要。(作者是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