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流大学的小公司员工,生存在TOP互联网大厂的265天……

“你希望在我们公司有什么样的个人发展?”

“我希望能做用户和产品之间的连接器,而不仅仅是个能写文案的市场人”

“你最快什么时候能入职?”


就这样,学历和工作经历完败的我,打败了4A、世界500强、更知名的互联网公司的候选者,入职了某BAT公司。

二流大学的小公司员工,生存在TOP互联网大厂的265天……


二流大学的小公司员工,生存在TOP互联网大厂的265天……


入职BAT


入职第二天,被拉入了一个项目组,扔给我一个文档,让我两天后完成市场传播方案。整个项目的前情提要、文档的数据参数、专有名词完全不懂。

我试图找人咨询,但同组的成员不是忙着开会永远找不到人,就是以一副不耐烦的态度反问“你是看不懂文档吗?” 跟Leader反应了一下情况,他说“我觉得以你的背景一下就能弄明白,我太忙了,你遇到不懂多问问同事。”

我只能硬着头皮、稀里糊涂敷衍的完成了市场传播方案。

二流大学的小公司员工,生存在TOP互联网大厂的265天……


入职后1个月,与大领导 1on1面谈上,他鼓励我:“你知道为什么在5个候选人中选你吗,因为你最接地气,大概率上我觉得你最有可能作出脑白金那样的洗脑案例,那才是最有效的花钱手段,讲那么多营销方法论、做所谓的创意完全没用。不过我还是希望你有产品思维的能力,能用产品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用市场手段解决。”

脸上保持得体的职场微笑,心里有无数只羊驼飘过。虽然是二流大学小本科,虽然没进过高大上的公司,不代表我没有自己的营销方法论,不代表我不知道什么营销是好的。

不过,失业3个月好不容易找到工作的我,知道什么场合需要选择沉默。

二流大学的小公司员工,生存在TOP互联网大厂的265天……



二流大学的小公司员工,生存在TOP互联网大厂的265天……


你来我往的抱团取暖


“大公司员工们对待彼此的态度,和冷战时期意识形态斗争没啥区别。”

某一天晚上我刷着脉脉,突然看到我司员工X同学的匿名评论,点头如捣蒜的我顿觉遇到soul mate,于是我们开始你来我往的抱团取暖。

与二流学校、小互联网公司出身的我不同,剑桥本硕,国际咨询公司从业三年的X同学,是我司主流人才,对于背景相差这么多,我是如何成为他的同事,在后来相处中不断被他开玩笑问起。

“不过学历背景没啥用,再牛不还是在一个做PPT的,你就算做过刷屏案例又如何,还不是在这里写产品使用说明书和易拉宝。”


二流大学的小公司员工,生存在TOP互联网大厂的265天……



是呀,不论过往如何,都经历着一脸懵逼的被安排在新项目里,厚厚入职手册中的新人融入团队体系只是写写,都被要求写一手逻辑经得起diss,美观度堪比设计师的ppt;

哪怕一个mini需求都要拉会探讨,对接4个以上的产品经理,还要接受灵魂拷问:你做这个项目有什么意义?

“雪上加霜的是,永远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同事身上,不然你就会感受到一样的绝望。”

某一天周五下班,早走的X让同事协同一份文件,这样他周六就可以在家里办公,只是点一下鼠标的操作,同事以太忙为借口选择了拒绝。

二流大学的小公司员工,生存在TOP互联网大厂的265天……



二流大学的小公司员工,生存在TOP互联网大厂的265天……


职场生存法则


聪明人学会了不作为,比如和我同组的传说中的4A创意、前五百强市场人,专业能力上我相信一定是一流,但面对我司的现状、市场部可有可无的地位,不作为或许是更好的职场生存法则。

反正多做少做同一级别薪水差不多,年终奖也差不多,如果你表现出一点点活好人nice的迹象,基本上你就背负了全组的希望。你的Leader会把所有的活都交给你,于是你艳羡别人中午12点到,吃饭,午休,下午两点打开电脑,6点准备“逃跑”。

而你早10晚12,还被Leader钉钉吐槽:“为什么加班的老是你,注意工作效率。”

难道Leader都是瞎子吗?他们看不到谁更努力?答案当然是NO,你在他心中的定位就是“一个干活好的人”,年终绩效考核时,他偶尔会想到给你一个A,他的领导会问:这人是谁,为什么要得A,她不就是个做易拉宝的吗。对公司的意义是什么?”

所以,职场再进化本质上还是老一套,活好不如站队好,幕后英雄那一套或许是聪明人迷惑笨人的说辞。

二流大学的小公司员工,生存在TOP互联网大厂的265天……




二流大学的小公司员工,生存在TOP互联网大厂的265天……


何去何从


“我准备离职了,回之前的咨询公司。”X同学对我说。

“英雄不吃回头草。”

“最起码回头草薪水高,出差住的也好,以后谁要说咨询公司累,那就互联网公司瞧一瞧。作为为数不多我看的上的同事,我劝你也找个能发挥你特长的地方,在这里你可能一辈子都只能写易拉宝。”

X同学从西二旗离开了重新回到了东三环的怀抱。而我的易拉宝文案越写越“好”,我对产品文档的解读能力也越来越好。后来,我成功被“挖去”做了产品运营。

打动我的不是产品Leader说“与其有时间搞那些花里胡哨、自嗨的创意,不如一起用产品改变世界。你真的以为用户是因为just do it去买耐克,还不是因为同等价位,它最好穿。” 而是“产品运营薪水多,升职快。”这样我还房贷的压力也小。

二流大学的小公司员工,生存在TOP互联网大厂的265天……


前几天,我和X同学相约吃饭,在周五人挤人的北京十号线上,我听到了几个人讨论多年前的一个广告案例。

“哇,我第一次看到我就哭了,觉得写的就是我的生活。”

“据说写那个的人是我们的师姐,当年才气逼人。”

“要是有一天,我能也能写出让用户哭的文案可能会幸福的原地爆炸。”

“慢慢来,我们肯定可以的”

……

地铁到站,我失落了几秒,赴一场国贸三期的约。

二流大学的小公司员工,生存在TOP互联网大厂的265天……


二流大学的小公司员工,生存在TOP互联网大厂的265天……


关于职场的故事


气温骤降的冬日里,我讲了一个并不温暖的职场故事,但或许是更具参考意义的职场故事。

大多数时候,我们迷茫、焦虑不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要什么,恰恰是因为想要的太多。

比如我,选择了钱就不要纠结于“想当年我的创意也曾经被讨论过。”

比如X,迅速试错,最终选择自己更游刃有余的,也少了“要不要去中国互联网看看“的遗憾。

能把热爱变成事业并坚持下去的人少之又少,如果你正在践行着热爱那一定要珍惜,如果没做到自己喜爱的也没什么大不了,大多数人的职场都如同我和X,赚更多的钱让自己生活的更好。

至于实现自我价值这件事情,以我来看,不一定非要做到自己喜欢的才行。比如我经常被配合部门的同事夸奖:你的产品文档读起来最有人味。再说成不了广告文案也不妨碍对文字的热爱,空闲时间,写点自己内心认同的文字总比伺候甲方或者Leader而违背文字本身好。

二流大学的小公司员工,生存在TOP互联网大厂的265天……


其实,每个公司都有可爱的一面和面目可憎的一面,重要的是,我们要做出了自认为对的选择,并坚持下去。如何做相对而言对的选择呢?

强烈安利给所有职场人多刷脉脉,你会看到真实的公司评价和工作体验,帮你较为全面的了解你想去的公司的基因,看你们骨子里是否匹配。

二流大学的小公司员工,生存在TOP互联网大厂的265天……


又一年要过去了,2019年的金三银四也不远了,要想如我一样顺利进入名企,一定要早日开始准备。

二流本科、小互联网公司背景的我当初为了进入我现在的公司,各方面打听我司喜欢的人才类型,刷遍了脉脉上关于我司的各种信息,准备了4个月才顺利杀出重围的。

如果你还不知道自己适合哪一家公司,可以从由千万职场人X权威媒体X行业KOL共同选出的2018脉脉年度雇主开始挑选,切记合适的公司就像合适的婚姻,别人说的好不一定好,全面考察、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最重要。如果你说你只想要钱,那么一定要让公司知道凭什么你值得。

去脉脉好好"八卦"一下名企到底需要什么人才吧。

二流大学的小公司员工,生存在TOP互联网大厂的265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